让员工从金地的发展中能力提升更快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15:13 新浪财经 | |||||||||
让员工从金地的发展中能力提升更快,获得的回报更多 ——访金地集团陈必安监事长 “员工是企业的金矿”——金地之道第七条如是说。
即便在集团刚刚公布新的五年战略规划的背景音下,它仍然是适配而融洽的音符之一,毕竟,无论企业面对何种环境,有怎样的愿景,都需要员工——企业资源里唯一拥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元素——去执行和实现。 金地致力于给每位员工提供上升空间,而员工也在用价值创造回报公司,随着金地的不断发展,这种良性互动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在公司的发展节点时尤其如此。集团五年战略规划的实现,需要多个子战略的支撑,人力资源便是其一。为了解人力资源未来5年的工作思路,本刊编辑部特采访了陈必安监事长。 杨恒(以下简称杨):2006年是金地集团新一轮战略的起点,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雄心壮志,也能感受到任务的艰巨。您如何理解集团新公布的战略? 陈必安监事长(以下简称陈):首先,我认为不能孤立的去评价新的五年战略规划,因为战略的制定和规划本身就是一件严谨、严肃的工作,它必须遵循连续性和可实现性等重要原则,也就是说一定要建立在已有基础之上,并且通过努力能得以实现,不能是空中楼阁,更不能异想天开。在这样的前提下,新的五年战略就容易理解了。金地的2001-2005年,是一种全国化的规模扩张战略,这轮战略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奠定金地在业内的知名度,要努力进入业内第一方阵,使金地变得强大并且闻名。客观的讲上一轮战略目标基本得到了实现,比如全国化布局,但是我认为金地此轮战略中仍然没有进入业内第一方阵。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金地当初的起跳点比较低,或者说家底原本不太殷实,我们是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一路打拼下来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全国化布局是本轮战略的基石,没有第一轮战略的不懈追求,也就谈不上2006-2010年的新战略规划。 杨:那么,您能具体阐述一下新战略吗? 陈:我认为第二轮战略可以这样来概括的加以表述:用更快的速度和国际化的策略,去扩大金地的规模,把金地提升到业内第一方阵。 之所以提到要用更快的速度,这是因为房地产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所有从业者都在迅猛的发展,金地在奔跑的同时,别人也在奋勇向前,甚至比金地跑得还快,所以金地不能单纯的跟自己比,更需要跟别人比拼速度。中国房地产业已经到了“快鱼吃慢鱼”的阶段,所以我们所有的决策工作都应该快速高效,才能在这轮竞赛中胜出。 “国际化”是金地站在全国化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具体来说,金地的国际化体现在吸收国际化经验、吸纳国际化资本、招募国际化人才、采用国际化标准、进行国际化思考等方面。所以,我们的国际化并非简单的空洞口号、东施效颦,或者追求时髦,我们的国际化是为了更好的进入第一方阵。 而规模是金地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规模在房地产业内始终是重要的因素,它决定着一家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只有到了一定规模,才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不一定强,但不大一定不强,所以规模是本轮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这三者里,有着内在驱动作用、最重要的还是规模。比如国际化也是为规模扩张服务的,它不是最终结果。速度也是为规模服务的。这便是本轮战略的内在逻辑关系。 杨:新战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要实现这样的快速扩张,对人力资源提出了哪些要求?或者说,人力资源应该在哪些方面去下功夫以支撑战略的实现? 陈:新战略的实现,需要有很多支撑要素,比如足够的资金、商业地产、战略合作、国际化融资、产品标准化等等,但这些都是业务上的支撑,而最根本的是员工的能力是否与新一轮战略相匹配,所以人力资源工作承担了很大的角色,有很多工作要去做。 客观的讲,当前我们的人力资源体系实际上略偏保守。这种保守是相对于第二轮战略而言,因为现在实行的人力资源体系较好的支撑了第一轮战略,但放到第二轮战略中来看则比较保守,有一些不适用的地方,比如绩效考核、薪酬体系等都需要改进,我们也看到了这些问题,正在着手研究。从大的方面来讲,员工激励、人力资源规划、员工培养、企业文化是改进和变革的重点。 此外,人力资源要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层面的高度,注重修炼敏锐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包括:能感知到与战略的匹配度、员工士气的高低、骨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变化等等,从而做出及时的针对性调整。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使人力资源工作更具有灵活性和前瞻性,更好的为战略服务。 总体上看,我们希望改进之后的人力资源体系更国际化、更市场化。 杨:在您对人力资源未来几年的构想中,员工激励是首先提到的要素,您能不能对此做进一步介绍,比如员工非常关心的有形激励? 陈:有形激励是最容易被员工感受到和见效最快的一种激励方式。短期的有形激励主要是薪酬、奖金等,我们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目前的薪酬体系与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略显不适应,所以已经开始做一些调整,总体原则就是要加大薪酬水平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简单的说,就是要让员工的荷包更鼓、收入更丰厚。 以前金地普通员工的薪酬水平在市场上是50分位,现在要提到60分位;资深以上员工以前是70分位,现在要提到80分位;中高层是90分位,现在要尽量做到100分位,使金地在短期有形激励方面有较好的竞争力。其次是要根据市场规律,拉开不同层级之间、同一层级不同岗位之间薪酬的差距。我们以前对此也有考虑,但是差距还不够,无法准确体现真实的岗位价值。第三,要加大浮动的比例,让员工的业绩在薪酬中得到充分体现,因为金地从来就是崇尚业绩的。第四,要达到奖励的及时性。当员工在业绩上有表现时,我们会及时的予以激励。我们以前是每年发2次奖金,现在变成每季度都发。 至于另外一个广大员工关心的问题:集团员工和子公司员工的收入有没有显著差距,我们的回答是没有区别,因为两者的价值创造方式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从一线员工的角度讲,他们是非常重要的,是效益的来源点;从集团员工的角度讲,他们应该定位于经营管理阶层,虽然看上去跟利润没有关系,但是管理岗位的价值贡献是间接的,要给予充分的尊重。 长期的有形激励主要是股权,我们会借鉴国际化的做法,把公司高层和主要骨干的价值创造和公司的股票市值联系在一起,让中高层既关注当期发展,也关注长远发展。 杨:听您的介绍,金地的有形激励的确会有不少改动,那在无形激励和机会激励方面又有什么设想? 陈:无形激励主要有:员工个人品牌价值随着金地的品牌价值提升而提升、员工个人能力随着金地的发展而提升,以及员工个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随着金地的持续成功而不断提升。同时,我们努力为员工创造一个包容、宽松、和谐、崇尚业绩、尊重个性张扬、淡化人际关系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感到在金地工作很开心。 机会激励(发展空间)也是非常重要的激励方式。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员工在金地的晋升空间有多大,晋升速度有多快。为了满足新战略的需要,我们会让员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快的提拔和选用人才,这不只是一句口号。这是因为,机会的多少是跟公司的发展紧密联系的,公司的发展速度基本上决定了员工的发展速度,所以,对于前景我们不能静止的去分析,而是要看到长远的未来。比如在战略规划中,到2010年我们会进入21个城市,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缺口高达43%左右,巨大的人才缺口就意味着无数的晋升机会,发展空间无疑是广阔的。 同时,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对于员工能力的门槛要求也会有所降低,这是客观的需要。以前对于一个员工,假设他的能力达到目标岗位75%的水平,可能就会被雇用或提拔,但现在我们可能只要求达到60%的水平就够了,这实际上是降低了用人的标准,让他在实际工作中去成长。所以这也是规模发展以后、速度快起来以后,对员工有利的地方。 激励永远是人力资源的重点工作。我们的目标是与国际化接轨,成为一个open的体系,让员工把激情和智慧充分的贡献出来,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 杨:这样多的发展机会,意味着需要很多人才,为了支撑战略的实现,集团人力资源部是如何规划全公司的人才数量、人才质量和人才结构的? 陈:跟集团新战略相对应的是,人力资源方面也做了一个五年计划。在人才数量方面,根据战略规划,金地到2010年要进入21个城市,运作64个项目,所以需要大量人才,现有人才数量仅能满足一半左右;2015年进入49个城市,同时运作100个项目,人才缺口就更大了。并且我们将主要采取内部提拔的方式来弥补人才数量上的差距(内部培养70%,外部招聘30%),所以对于内部员工来说有诱人的前景。 如前面所讲,我们对人才的要求会略有降低。如果在高速发展时要求还那么高,就会阻碍公司的发展。我们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把人才放在实际岗位中去锻炼,在使用中提升能力,而不是在学习中提升能力。金地的员工自身基础是很好的,所以我们认为金地的员工只要能认同公司的文化、把自身利益跟公司利益结合在一起,那我们就要大胆的去用。我们可以把门槛降低一点,提供给他们平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员工整体素质降低,我们并非是降低门槛后就不管了,在提拔或招聘后,我们有一套日渐成熟的员工培训体系,以保证员工能很快弥补能力短板。 在人才结构上,以前主要是偏向业务方面,今后由于要国际化,所以可能会加大一些金融、并购、懂国际化会计准则的财务人才引进。在业务上也可以有一些高级人才,比如在国外做过大楼盘的设计师等等。 杨:看来员工培养也是人力资源将来的重点工作,您能否介绍一下金地的员工培养体系? 陈:员工培养是确保员工素质的重要一环。今后我们会更强调业务能力,所以关注的重点不再是拥有什么学历、上过什么课程,而会关注能力的高低,并且是房地产行业需要的专业能力。我们要把业内最优秀的一些做法引进金地,变成员工的技能。 一个很有价值的想法就是“金地大学”、“金地房地产MBA”。目前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MBA,已有的MBA仍然偏理论化、学院化,比如清华、人大的房地产MBA。我们认为,房地产知识要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结合起来才是最受欢迎的,所以我们计划打造金地房地产MBA。它与学院派有明显的区别:学院派不外乎是把MBA课程加上房地产理论,而我们则是将金地的多年实战经验总结出来,向学员传授,能马上加以运用。比如我们不会泛泛的讲战略该如何制定,而是结合当前市场环境讲房地产企业应该如何制定战略,肯定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这些知识都将在金地大学向广大员工传授,所以,金地大学并非是虚拟组织,而是一个实体,正如惠普商学院一样。当金地房地产MBA项目成熟之后,我们还会考虑对外输出,为行业做贡献。 对不同层级的员工,我们有不同的要求。中高层员工除了业务能力培训外,还要有人格修炼和道德修养的培训。因为他在群体里要担负起楷模的作用,他应该靠魅力,而不是靠权力去管理下属。基层员工则需要按照流程把工作做好,所以有ETP等培训,侧重于业务培养、满足岗位要求。 杨: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魂魄。金地创业至今,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金地之道》便是其精华。随着金地的不断发展、新战略的制定,您认为金地之前的企业文化还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吗?在这样的情况下,金地应该变革和倡导怎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的匹配战略、成为实现战略的旗手和精神指引? 陈:在新的战略形势下,企业文化也需要进一步丰富提炼,并且变革企业文化也是行业竞争态势所要求的。现在看来,金地之道以前比较追求完美,但正是在这种出发点之下使得有些面面俱到,从而缺乏个性。并且有些提法和为人做事的准则要求太高,已经不太适合,比如太过于追求完美和精准而牺牲了效率和速度等等。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要有意识的去改变一些文化,或者说“倡导”,虽然文化的改变并非朝夕之功,但这并不能成为阻碍变革的借口。《金地之道》以前是典型的东方文化,追求完美、崇尚共性、视野不够宽阔,我们希望今后金地的企业文化应该更国际化一些、吸收西方的文化,比如应该强调尊重个性,鼓励个性的张扬,因为人的创造性只有在个性的发挥上才能表现。此外,我们还要学习西方做事时极强的目标导向意识。西方人在工作时一切都为目标服务,只要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有利于目标的达成,便会坚决执行,强调目的和结果。而中国往往会因为各种外在因素而背离目标的实现。另外就是要强调良性的充分竞争,从而提高内部效能。如果我们在企业文化上能有这些改变,再加上体制的改造和流程的梳理,那我们就能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执行力得到增强、人均创利率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提升。 杨:站在新一轮战略的起点,您能不能对未来五年的人力资源系统做一番展望,并向公司员工表达您的祝愿? 陈:5年之后我们再来回顾这轮战略时,我们希望金地公司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很国际化、很open、让别人来学习的体系,培养的员工在市场上有鲜明的个性、体现新文化的个性,不再是以前单纯的“理科金地”。我们各个领域的员工都是让别人很羡慕的人才,参与业界交流时侃侃而谈。在企业文化上,金地具有国际化特征。 最后,我想对所有员工说的是:新一轮战略下公司的发展,会为每位员工缔造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只要你们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就会获得丰厚的回报。为什么不呢?你们的能力比别人强,眼界比别人宽,经验比别人丰富,比别人更有信心和成就感,你们就能拿更多的薪水,开更好的车,住更大的房子。这些都一定会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