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效率漫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 16:43 新浪财经 | |||||||||
商振 管理效率,一个近些时候非常流行的名词,但却也是现在众多企业所共存的一个问题。以我的观点来看,管理效率的问题实际上很简单,那就是,管理人员和自己的员工以及自己的客户失去了接触和联系。我这里所讲的“保持接触和联系”,不是指那些无休无止的会议,也不是通过计算机打印的文件或报表;而是指真诚的和自发的内心的交流和沟通。本文
什么是管理效率?就是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所在,并以最快的速度把问题处理掉。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究竟是谁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我想他可能是我们的客户,因为他们是直接“使用”我们产品的人,他们是企业进行经营的核心焦点;也可能是在车间生产的工人,因为他们是直接生产我们产品的人,他们是企业进行管理的核心焦点。好了,我们找到了两个企业的焦点所在,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两个焦点并不包含企业的管理人员或企业本身,那么我们就需要把关注点锁定在员工和客户这两个焦点上。 谈及管理效率,让我想起中国军事上的那句古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行兵打仗,对战局最了解的是在最前线的统军将领,而不是远在千山万水之遥的君主及其幕僚们。毛泽东先生也曾经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经过调查,就不会了解事情的真实状况,如果胡乱指挥只会导致失败。提及这两句话,不是让管理者不去管理、计划、指挥、控制,相反还有一些希望管理者在这些方面加强的意思。我们希望的是,管理者能够掌握事态的发展,以及了解真实的情况,而后根据这些情况来进行高效率的管理。 现在,我们已经明确,提高管理效率首先要了解真实的情况。那么如何来了解真实情况呢?我认为,方法只有一个------沟通,与那些参与了事情的人沟通,与那些事情的发展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人沟通。 沟通这个名词,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现在任意一本管理方面的书籍都会提及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方法。在这里,我不再探讨沟通的重要性,我讲一下我对于沟通的认识。 我对沟通的重视,并不是由于受任何一本管理书籍上的某些论点所影响,影响我的是一本关于儿童教育方面的书。书上有这样一句话:“每天抽出十分钟,听听少年心底梦”。每个人,都曾经是个孩子,还记得你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吗?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在我小时候,我最快乐的事就是同父亲聊聊天,也就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我并不像其他男孩子那样惧怕自己的父亲,而是喜欢把我的一切小秘密都同父亲讲。这里我将引出一个沟通的前提----彼此间没有隔阂。大多数关于沟通的讨论,都认为沟通可以消除彼此间的隔阂。但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沟通的前提是没有隔阂,有隔阂可能我就不会有沟通的欲望与动机,尤其是一些涉及我个人的一些隐私,而沟通的目的就在于挖掘这些非显性的事情,并及时的予以处理。因此,我个人认为有隔阂的沟通根本就不可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再回到那句话,为什么要“每天抽出十分钟”呢?这是一个培养沟通氛围以及沟通习惯的问题。我和父亲每天谈论的,并不一定都是一些诸如远大理想、修身养性方面的话题,我们一般的话题很可能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就是由于这样的习惯,使得我每天都会主动的同父亲做一次思想汇报,尤其是在我情绪有所波动的时候。父亲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谈话,来了解我的所思所想,以及我在某些事情上的进展。父亲也就可以及时对我进行劝告、讲解,甚至于制止。而我因为已经习惯于父亲同我的这种沟通氛围和习惯,因此也就能够接受并按照父亲所教授的去做。从父亲方面来讲,他达到了他的沟通目的。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也都曾经在企业的底层作过普通员工,其实我们可以回忆一下那个时候的自己,我们就可以发现:任何人都有一种沟通的欲望,尤其是同自己的长辈和上级沟通的欲望。但问题是身位长辈或上级的我们是否给别人这种机会。“养子方知父母恩”。现在我们身在其位,是否为我们的下级创造了这种沟通的氛围和习惯呢?我想,我们作的可能并不是很好。如果我们能够和下级很好沟通了的话,那么我们就不会存在管理效率的问题了。 同下级的沟通如此,那么同客户的沟通呢?同客户的沟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要知道客户的所思所想,我们要向客户提供他们需要的以及令他们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因为为了让企业走向卓越,我们必须要考虑诸如:在客户的眼中什么是最珍贵的?我们怎么做才会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如何使潜在的客户成为我们真正的客户?如何让客户对我们100%的满意?在当今这个市场营销时代,在这个客户关系管理时代,与客户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我来对以上做个总结。沟通首先的前提是彼此没有隔阂;大家有沟通的意愿和欲望;沟通需要一种氛围和习惯;沟通需要一种无偏见的倾听;沟通的目标是让了解别人的真实情况,并对此进行及时的处理。 (作者系中国人力资源网专栏作家,《职业精神》一书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