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是招 文化理念是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18:22 《管理学家》 | |||||||||
高贤峰 小时候学习武术,我爷爷教我们一招,叫“锁喉”——就是掐住对手的咽喉。爷爷说他曾经用这一招制服过很多人,可以称之为“绝招”,要我们一定好好练习……我的一个哥哥,学会了这个招数,一次跟别人打架,想用“锁喉”制服对方,结果刚一伸手,被对方抓住胳膊拧了起来……
同样的招数,为什么在我爷爷那里是“绝招”,到我哥哥那里变成了“死招”? 其实很简单,我爷爷教我们的“锁喉”,只是一个动作。这个动作能不能成为打人的“招数”,除了看动作本身外,更重要的还要看“功夫”:指力、腕力大不大,臂力够不够、速度快不快以及掐的位置准不准。作为动作的“招数”是可以从别人那里学习的,但是,动作背后的“功夫”不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而是自己练出来的。 我把这种规律称为“招可学、功要练”。 习武如此,管理也是如此。如果说管理制度、管理措施都是“动作”、“招数”,那么企业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就是“功夫”。管理制度和措施要有好的效果,一个必要条件是,这些制度和措施要与企业文化理念相匹配、相适应。 人本管理理论认为,每一个制度和措施,都被植入了特定的理念。这个制度能否被有效执行,取决于一个关键条件:制度中所植入的理念与企业文化中流行的理念是否适应。一般情况下,制度中植入的理念要能够被组织中多数人认同和接受,制度才能有效执行。先进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经验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这些制度经验是在那种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他们本身是适应的。一旦被其他企业学习搬用,学走的是“招数”,是制度,但是与这种制度相适应的文化理念却搬不走。如果企业的文化理念与这种制度不适应,失败就是难免的。例如: 在原山东水泥厂,流行着一个怪异的制度。上班迟到的员工,必须打直接上司两个耳光。开始时没有人相信真的能够执行。制度刚颁布,一个女工迟到,考勤主管要求女工打车间主任的耳光,女工非常尴尬,问主管交点罚款,不打行不行,部长不许,说你如果不打他,部长会打我。女工只好来到车间主任面前,满怀歉疚地打了下去……消息迅速传遍全厂,从此再无人迟到。 显然,对大部分企业来说,这个制度不能搬来就用。我经常利用在清华、北大、复旦等总裁班讲课的机会问那些总裁们,这么有效的制度敢不敢学,所有人表示,绝对不敢学。再问为什么?一个总裁推断说:“在人家那里,员工的心理逻辑是:迟到了就要打上司,这很尴尬,要想不尴尬,只有不迟到。我们企业的员工心理逻辑是:迟到了就可以打上司耳光,我早就想打,所以,故意迟到,然后……这岂不乱套!” 很多企业不明白这个道理,今天学海尔、明天学海信、后天学微软、再天学GE,学了十年,管理还是一团糟。就是陷入了“只学招、不练功”的误区。 其他企业的管理经验是招,大学教授课堂上讲的方法是招,咨询公司提供的方案也是招。所有这些招要真的管用,必须练好自己的“功”! 管理制度是招,文化理念是功。招可学,功要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