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从海盗到慧眼 万科狂揽地产专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 02:32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叶加 发自北京

  4月1日,原丰田住宅中国首席代表伏见文明开始了他在万科的新工作——技术总监。作为万科的首位外籍高管,伏见文明将具体负责万科“住宅工厂化”方面的技术事宜。

  早在今年1月,为了邀请伏见文明加盟万科,万科的董事长王石、总经理郁亮、副总经
理张纪文和解冻都曾专程到北京与其会晤,这在万科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伏见文明来到万科,意味着万科的‘慧眼行动’已经拉开了序幕,集团高层会更多次地亲自出手。”北京万科副总经理付凯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慧眼行动”

  “我们现在都快忙疯了。”北京万科内部人士如此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一个人要顶三个人用。”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万科通过新设深圳、上海和北京三大区域中心公司,从二级架构转变为三级架构,总部的部分决策权下放。

  “未来区域公司将更多承担总部的职能,因此人才问题开始变得捉襟见肘。”那位万科内部人士讲。

  实际上,万科快速扩张和架构调整的背后,是人才的真空。特别是集团从量到质的转变之后,更需要专业人才弥补企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

  万科总经理郁亮曾表示:“万科的事业需要依靠团队,行业领域内的任何优秀人才,都在万科的考查范围之内。”

  付凯无疑是北京万科最为忙碌的一个人,除了本职工作之外,每周都要接触大量的人才。而万科总经理郁亮不管再忙,也要每周听取万科人力资源部的汇报,了解最新进展情况。

  负责人力资源的万科副总经理解冻介绍,今年以来,王石和郁亮在获取高级人才这方面的热情异常之高,他们都已经直接参与了“慧眼行动”,亲自进行高层人才的招聘工作。

  “配合‘慧眼行动’,我们正在行业内外广罗人才,公司每天都会有新面孔进进出出,选才的形式不拘一格。”北京万科内部人士说。

  从“海盗”到“慧眼”

  万科的“慧眼行动”可以追溯到2002年。其标志性事件便是当年9月份时任中海集团深圳设计中心总经理的杜晶开始出任广州万科的总经理。

  一位当时离开中海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当时中海正面临机构改革,相当一部分人离开了中海。而到万科的人才,可以成立两个以上区域公司。”

  万科看重中海人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海出来的员工作风比较严谨,二是大多有建筑背景——这两点都正是万科当时急需加强的。

  这一行动被王石写进了书中,并命名为“海盗行动。”

  王石在书中这样写道:“挖”人,不是“挖”一两个,而是整批、整建制地“挖”,让这些专业骨干到万科发挥整体的作用。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中海企业文化和骨干力量对万科有益的部分,而不是简单被万科的文化消融,以此迅速提高万科的质量成本控制水平。

  但同“海盗行动”不同的是,“慧眼行动”不仅仅只局限于委以高位,万科在薪酬制度上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3月21日,万科推出《首轮股权激励计划》草案,设定了最高可达净利润10%或者利润增加值的30%。这对于万科吸引高层管理人才是一个利好消息。

  “万科无形的品牌影响力和薪水在行业内都还算不错,但是高层的薪水偏低。要吸引优秀的高层人士加盟,这方面还需要更为灵活,特殊人群特殊对待。”付凯说。

  解冻告诉记者:“在与伏见文明洽谈过程中,万科给出了一份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薪酬支付方式的承诺,其中甚至还约定了因为不可控因素而导致的局面的处理方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