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人力资源 > 正文
 

长虹人才新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9日 09:58 中国经营报

  在长虹的技术路线图里,长虹设置了技术创新战略的中长期规划。

  短期来看,2006年,长虹技术创新项目涉及创新管理提升、创新平台支撑、重点共性技术攻关、重点技术开发等4个方面;公司将设置600万元技术创新项目总裁特别奖,并投入巨额资金加强重点共性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及异地研发基地建设,将在成都、深圳、北京、上海等地设立创研中心,形成以绵阳总部为中心的全球化创新网络。

  中长期规划同样有条不紊。2005年12月22日,长虹“战略技术委员会”宣告成立。这个委员会规格很高,是长虹董事会下设的第一个专门委员会。根据规划,长虹战略技术委员会组织机构包括公司内部委员、外部委员及技术专家库,委员会将审定企业创新战略,确定创新资源分配方案,检查创新战略实施情况等。

  与此同时,长虹深刻意识到:创新的决定性力量只能来自于人才。

  经过近50年磨砺,长虹聚集了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但是,作为偏居西部的国有企业,如何与竞争对手在人力资源竞争方面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长虹提出,作为企业真正的核心资源,人才也必须与市场接轨。

  通过市场化手段提升竞争力,打破原国企的用人机制、用人方式、薪酬方式——一套崭新的“三打破”用人机制横空出世,旨在解决人才愿不愿意来的问题。2005年起,长虹开始尝试在几个新成立的子公司里,试行股权长效激励机制。长虹此举,符合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鼓励知识、管理等要素和资本一起参与分配”的政策,获得了政府支持。

  用较低代价,将老牌家电品牌

美菱电器收入囊中,一次性获取了冰箱的生产技术和能力;与朝华合资成立长虹朝华,获取了朝华集团最优质的资源,长虹一跃成为国内第四大IT分销商,并为其在IT业的发展奠下雄厚基础;在美国拥有40余项发明专利、IC设计界传奇人物杨刚博士,从美国硅谷归来,毅然投身长虹;曾长期担任IBM、西门子、三星电子、美孚、
保时捷
等国际大公司的设计顾问、世界一流工业设计大师高登·布鲁斯先生受聘长虹……通过并购、引进、合作等方式,长虹吸收了一大批世界顶级专家,为企业集成多方技术,在3C时代获取更大的技术协同效应提供了保障。

  要让人才发挥创新能量、要让技术集成发挥协同效应、要让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必须有一套完备的企业创新体系。

  “加强整合、注重效率、释放潜能”,长虹公司以此十二字方针为指导思想,构建全新的创新体系,从体制和机制保障创新活动的顺畅实施。

  整合公司内外部资源,建立开放式的技术创新网络,建立销产供一体化的技术创新流程,更好地面向市场集成创新。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完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将为创新工作提供来自管理制度的动力。建立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员淘汰等机制,以绩效评估为基础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薪酬制度,将会提升人员素质,优化人员结构,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创新积极性。强化

知识产权意识,实施专利战略和标准战略,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将最大程度地实现知识的商业价值。搭建公司内部的共性技术平台,建立研发与销、产、供衔接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渠道,将促使技术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

  激励制度、创新政策的连贯性,将确保长虹技术人才保持创新的信心和活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