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人力资源 > 正文
 

最无奈的跳槽:周鸿祎再创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09:29 《人力资本》

  跳槽者:周鸿祎(雅虎前中国区总裁)

  跳槽原因:本土经理人成为跨国公司中国区总裁但得不到总部支持,创业文化和跨国公司文化不相融合。

  跳槽公司:雅虎中国

  跳槽目的地:IDGVC(国际数据集团风险投资基金)

  跳槽经过

  2005年8月10日,在离周鸿祎正式离开雅虎还有21天的时候,周鸿祎宣布加盟IDGVC(国际数据集团风险投资基金),为人们的猜测——去Google,自己创业,划上了句号。

  从雅虎到IDGVC,周鸿祎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年龄段不同,角色自然不同”,当创业企业的幕后财神、军师,“制造下一个盛大和腾讯”,始终是他的一个梦想。

  创办过3721、任职过雅虎中国总裁,周鸿祎的这一跳合情合理。在周鸿祎看来,风险投资对于创业者的意义,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经营管理上的指导更是一笔意义更加深远的财富。他希望在加盟IDG之后,去帮助一些小企业成长起来,去挖掘更多富有潜力的青年创业人才,以使自己多年的创业经验为更多人所用。

  无奈的周鸿祎

  周鸿祎这一跳或许还隐藏着另一层含义:他试图制造一个雅虎的对手,是另外一种东山再起。因为,周鸿祎从来就不甘人后。何况这次出走雅虎表面看是功成身退,倒不如说是被逼无奈。

  虽然,周鸿祎是成功抱走了1.2亿美元的收购价离开的。之前,雅虎收购3721时有个不被公开的附加条款,即,双方约定一个业绩标准,超额完成150%,1.2亿美元的收购价才能兑现;恰好完成,给1亿;若未完成,支付底价5000万。

  但只有周鸿祎知道,成功抱走这1.2亿有多难。

  “这两年来总部没有给我们一分钱额外投入,就靠3721挣的钱养活雅虎中国全部业务,包括新业务;总部对我们提出的考核指标全部是利润。苛刻的条件导致的情况是:我做一搜是为了雅虎,做1G邮箱是为了雅虎,门户招人也是为了雅虎中国,这都不可能一做就产生效益,做得越多、花钱越多,又会削弱利润,把我放在非常非常矛盾的局面。”

  “而且,给我的人头也是限制的,2004年是350人,又做搜索又做3721又做邮箱,还做门户、无线,可能新浪、TOM做无线的都比这个多。”

  “2005年的利润指标、收入指标全都Double了,还是没有给我钱。为了一搜我们申请1000万美元的费用,从1月份申请,到6月份也没有批。”

  “我们进入雅虎之后就成了他的雇员,进入了官僚体系,往上十几层啊,你这不就是基层吗?没办法跟他平等对话。我就跟以前的微软中国总经理一样的结局。你谈什么战略?你就是每个季度完成你的收入,一搜、1G全是我们自发做的,出于创业者的热情,先斩后奏。从两百多人发展到六百多人,用的全是3721的资源。”

  如此说来,周鸿祎确实得走,总部对你不搭不理,你还干个什么劲儿!

  对周鸿祎来说,以创业者的性格投身到雅虎这样的规范的跨国公司,本身就像是投错了“胎”。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后来,周鸿祎也后悔了,“不如像李彦宏那样独立发展”。可是,世界上什么药都有卖的,就是没卖后悔药的,所以周鸿祎只能是无奈地离开。

  跳槽借鉴:

  白玲(资深职业规划专家):

  周鸿祎一跳——起跳及时,延长职业寿命。雅虎收购3721,注入了企业活力,但是断了周鸿祎的职业生涯。他在3721这个孩子找到新归宿后,其实就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位置,毕竟,一个中年人,从创业者向打工者的角色转变,就好像从导演位置转向了聚光灯下的群众演员,非常艰难。这次跳槽,就是义务反顾地跳出了“过去”,跳离了一个不合适的位置,这对他来讲就是新生。

  值得学习的是:当把自己的心血“变现”之后,对于自己的奋斗有了“金钱”的交代,可以有机会获得新生。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自己还不愿把自己的职业生涯断了线,就要尽量地保留自己的地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