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提高保险业综合竞争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4日 00:55 金融时报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提高保险业综合竞争力 人才是提升竞争力关键因素

  记者 马晨明

  保险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在保险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当谈到保险业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竞争力”的时候,对保险业人才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储备、发展和战略规划等问题,就显得非常迫切而且不容忽视。

  实际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险业的人才资源在自身建设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表现在保险业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人才管理制度不断健全,人才流动性加大,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强等。但是,长期以来保险业人才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处理和解决。相反,随着近年来中外保险机构的急剧扩张,和保险业整体发展的迅猛形势,一些矛盾和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今年下半年,保监会首次开始全面调查保险业人才状况,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此表示,保险业的人才建设问题主要表现为保险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无序流动和人才成本急剧攀升等。

  在保监会的此次调查中,9张人力资源调查表中有4张都与薪酬有关,显然保险公司的高管薪酬已经成为调查中的重点。保险公司高管薪酬畸高,在业内早已不是秘密。既然这种现象能够非短时期存在,说明在我国目前的保险市场上,有其生长的气候和环境,虽然对于非高管的保险业人员及监管部门来说,尽早从机制和体制上,解决或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是人心所向,但问题的形成非一日之寒,解决起来恐怕也非一日之功。而另一个保险业人才问题,大家有目共睹的是,人员流动过于频繁、无序,这种现象对保险业应有的诚信、稳健等正面形象,已经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但显然,同前一个问题一样,解决起来也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近来有部分新成立的保险机构称,人员招聘将拒绝“保险跳蚤”(对频繁跳槽的保险营销人员的蔑称,其实大可不必)的加盟,这可能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在硬性的考核指标和经营业绩压力面前,有市场资源和客户资源的保险营销人员即使他频繁跳槽,又能有几家保险机构可以长时间拒绝呢?

  保险公司高管薪酬畸高和人员流动过于频繁、无序,是目前我国保险业人才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两方面应该属于保险市场环境的问题,但是,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对保险业人才市场和保险业整体发展产生重大不良影响。而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保险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对管理、展业、精算、承保、理赔、查勘和投资等环节人才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保险业已经呈现出日渐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规范化等特点,真正需要的人才集中为两类:即把握世界保险业发展趋势、精通国际金融和保险规则的高级人才,和具有诚信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水平的综合性人才。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保险公司各个岗位人才供需严重失衡,供需之间的比例约为1∶4。应该说,人才的培养和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有其内在的规律和自然周期,保险业人才建设目前面临的现状是我国整个人才市场面临的共性问题,但保险业自身同样大有可为。

  首先,实现保险业做大做强的目标,必须把保险人才工作纳入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更新观念,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同时,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培养保险人才。当前应积极开拓思路,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重点培养保险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创新能力。要通过实践锻炼、专业培训以及公司与有关院校联合办学等多种方式,在较短时期内培养一大批保险业急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管理和专业人才。要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人才。要把高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内国际保险市场、适应我国保险业不断开放和快速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其次,要拓宽视野,积极吸引各类人才。要解放思想,拓宽选人视野,把国际国内一流人才吸引到我国保险业来。要坚持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思路,在立足用好内部现有人才的同时,进一步消除保险业吸纳社会各类人才的行业壁垒,积极吸引相关部门、地方直至境外的优秀人才聚集到保险业来,让一切有利于保险业快速发展的资本、知识、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

  再次,要完善保险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规范流动。要加强保险人才流动中对公司商业秘密的保护,依法维护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保证人才流动的开放性和有序性。加强对保险人才市场流动的

宏观调控,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保险人才向西部地区、基层和艰苦地区等保险业发展需要地方流动。

  最后,要加大对保险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建立科学的从业人员考试制度,促进学习型行业的形成。要积极探索各种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将经营管理人才与各类专业人才的贡献、风险、责任和分配联系在一起,建立起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反映公司经营效益和发展状况的分配制度,充分激发各类保险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健全保险业的现代产权制度,探索产权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保险公司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行期权股权激励。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探索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选聘机制。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