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中国复材集团偶得德国风电核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4日 12:3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刘伟勋 北京报道 进入2007年,德国风力发电机叶片制造商NOI Rotortechnik GmbH(下称NOI)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共同迎来了全新生活:他们成为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复材)的首批外籍职员,工资明显提高,并且每年都有机会到中国工作4个月。 这些变化源于中国复材近日刚刚完成的首次海外并购。1月6日,中国复材与NOI在京签约,全面收购后者的风机叶片核心业务,并以此为基础,在德国组建全资子公司SINOI有限公司。这一并购的投资额尽管只有300万欧元,但它开创了中国本土企业收购国外风电设备公司的先河,打通了国内企业获取海外风电核心技术的通道。 “我们不仅获得了德方多年积累的关键技术和管理经验,更拥有了对接海外市场的桥头堡。” 1月11日接受本报专访时,牵头进行收购谈判的中国复材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定金说。 获胜幕后 NOI的员工没有想到,一次意外变故会让公司面临生存危机,而这一危机却为曾向NOI购买技术的中国复材带来了飞跃的机会。 NOI成立于1998年12月,位于德国中部的北豪森(Nordhausen),总资产约1200万欧元,鼎盛时期曾是欧洲第二大风机叶片生产商,拥有国际领先的1.5-2.3兆瓦级风机叶片技术。但2004年7月,由于一个重要股东突然撤资,NOI陷入财务困境,进而申请破产保护。 得到NOI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并有意拍卖资产的消息后,张定金意识到,这是中国复材获取NOI核心业务,包括关键技术的难得机会。 不过对于能否获胜,张定金当时心里并没有底,因为中国复材2005年6月才通过购买NOI生产许可证的方式介入到风电设备领域,之前没有进行过任何风电研发和技术储备。与竞标NOI的西班牙、美国等知名风电制造商相比,在技术、资金、经验等方面,中国复材的优势并不明显。 事实上,据知情人士介绍,欧洲的这些对手最初也没把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复材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NOI理所当然会选择实力更强、距离更近的欧洲企业。 “不管能否成功,我们都要试一试。”张定金说。中国复材母公司中国建材集团董事局主席宋志平也给张定金打气:“集团全力支持,相信你们能成功。输了也没关系。” 2006年6月,中国复材对NOI的收购进入到实质阶段。张定金与中国复材副总经理、连云港中复连众董事长任桂芳多次率队飞赴德国,与NOI的托管律师以及债权人委员会进行商谈。尽管中间历经波折,但中国复材最终赢得了胜利。 在张定金看来,中方获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通过收购之前与NOI的技术合作,以及谈判中表现出来的坚韧和诚意赢得了德方认可,这一点甚至比出价还要重要。他举例说,谈判中一有“风吹草动”,中方高层就会立刻飞到德国寻求解决方案,这一点让德方始料未及。二是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以及中国复材在风机叶片等复合材料产品上的专业化程度让德方认识到,双方合作能互相提供资源和市场。未来15年,中国的风机叶片市场需求超过200亿元,这让NOI找到了二次使用其成熟技术的广阔舞台。 “这一点有些像打牌时,同一张牌可以打两次。”张定金说。 获取技术新路径 收购NOI核心业务后,中国复材在德国注册成立了一家名为SINOI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风机叶片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在中国复材的战略布局中,这家公司承载了两个职能,一是作为中国复材拓展欧洲市场的支点,为欧洲主机制造商提供配套叶片;二是担当中国复材的海外研发基地,为其设在连云港、内蒙古等地的国内叶片生产基地提供技术依托。 据中国复材副总经理任桂芳介绍,以SINOI有限公司为支撑,中国复材将加速技术引进和产能扩张,力争近期成为国产兆瓦级风机叶片的主要供应商,远期成为全球风机叶片市场的主要供货商。 目前,中国复材正在建设年产1000套1.5-2.0兆瓦的风机叶片生产线,2008年将投产,远期产能将达到3000-5000套。而在2005年6月从NOI引入技术之前,中国复材在这一领域从未涉足。 “中国复材的这次收购不仅迈出了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步,也为中国风电设备企业以收购方式快速获取海外核心技术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说。 由于起步晚,积累少,中国的风电设备企业普遍缺少核心技术。目前国内兆瓦级的风机,无论是整机还是叶片、齿轮箱等关键设备,大部分需要进口或依赖于国外技术。在兆瓦级叶片领域,国内只有中国复材、中航惠腾、上海玻璃钢研究所等少数企业具有生产能力,且最初的产品设计和核心技术基本都是来自国外。 此前,包括风机叶片生产企业在内,国内风电设备制造商引进国外技术的主要方式是购买生产许可证。这种方式企业拿到的只是生产图纸,难以掌握核心技术,而且由于外商提价和国内企业抬价,最近两年购买许可证的费用已经相当昂贵。 与外商合资以及并购外企是另外两条获取技术的现实出路,但目前国外企业普遍坚守独资路线,不愿与中方合资。在并购外企方面,由于风险较大且自身实力有限,在中国复材之前,国内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中国复材打通了收购的道路,以后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其他企业也可以采取海外并购的方式,不过要切忌盲目出手,也不要一哄而上。”一位业内人士说。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