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职场新人适应工作需要师傅领进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 06:58 中国青年报

  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毕业生对工作不满意

  本报记者 梁国胜 实习生 赵云

  “现在我真想有张床,躺下来好好睡一觉。”今年刚从大连水产学院会计专业毕业的方刚叫苦不迭。

  今年7月份以来,方刚一直在上海一家贸易公司工作,每天的劳动并不轻松:早上7时起床,7时30分打卡上班,对账、接电话、领物料,一直到20时30分,还要坐车到虹桥机场送货,回到住处已经是23时30分以后了,每天都是0时以后睡觉。

  方刚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里,“4个人挤20平方米的小房间,一点儿私人空间也没有。同宿舍的人晚上还会大声说梦话,很多次被吵醒”。

  劳动强度大、睡眠不好,这令方刚白天有些昏昏欲睡。“感觉很累。特别是晚上8点以后,困得不行。”几个月下来,方刚瘦了整整5公斤。另外,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领过一次工资,因为,单位说他还属于试用期。尽管对于工作的现状不满意,但方刚选择了默默忍受。

  日前,国内权威的专业人才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ChinaHR.com)对今年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就业情况调查,收到了2300多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大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工作不满意,其中12%的大学生表示很不满意。

  不适应人际关系以及低薪使他们萌生离开之意

  今年毕业于宁波工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卢军,对于几个月来的工作遭遇无法忍受。今年7月初,他经熟人介绍到杭州临安某银行当业务员,可银行的氛围让他受不了。

  由于是试用期,单位不给工资,只提供午饭,卢军每个月的开支都在1000元以上。“开销太大,比以前在学校里面的开销还大。我是来赚钱的,现在却在花家里的钱”。

  最令卢军无法忍受的是银行里面的人际关系。“在里面都是小心翼翼的,见到领导要点头哈腰卑躬屈膝,这让人窒息。另外,单位的勾心斗角也很厉害。”卢军还说,有个做临时工的女孩曾在领导面前说他坏话。

  今年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网络新闻专业的谢洵没有卢军这样的困扰,但对于目前的工作,他也不满意。“我的付出和收获并没有成正比,而且未来的前景令人担忧。”谢洵目前在浙江某一地区网站供职,负责采访编辑和论坛博客管理。谢洵的月薪已经由原来的800元涨到了1800元,但谢洵表示,在经济发达的浙江,这个工资并不算好,甚至可以说很低。

  谢洵明白,地方性的网站的效益并没有其他媒体好,所以,他觉得将来再提薪的幅度也不会很大,而且在网站发稿,没有稿费。另外,在他看来,网络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发展前景并不理想。谢洵表示,有更好的机会,他随时选择离开。

  中华英才网的此次调查结果进一步显示,超过六成(61%)的受调查者认为就业职位与原来所学专业“基本对口”,或者“完全对口”。这可以基本排除因为专业不对口而造成对工作不满意的因素。而薪资调查显示出正好相反的结论,19%的接受调查者认为薪资“太低”、38%认为“比预想的低”。这反映出薪资待遇是造成新毕业大学生不满意目前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在回答对目前工作的胜任程度如何时,调查结果表明,77%的大学生表示胜任目前的工作,但却只有65%的人能够留下来继续工作,而19%的大学生在企业的试用期结束后,将主动或者被迫离职。

  毕业生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今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安彭,现在杭州的一家电脑城销售电脑,他表示,现在他刚参加工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有一个供自己学习、体现自己价值的平台已经很好了,没有资格对工作挑三拣四,因为我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和准备。”“要说不满意,那是对自己的不满意。由于缺乏经验,销售业绩总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安彭也表示,暂时不会放弃这份工作。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来说,现在还处于工作的磨合期,还不能对工作说满意或者不满意。”今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小喻在某中央级媒体已经做了两个多月的编辑,他表示,“那些对工作不满意的人,他们只看到了不适应的地方,刚参加工作,不适应是在所难免的。他们应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工作,慢慢地适应,不能把自己的不适应变成对工作的不满意。”

  “对于大学生来说,对现有工作不满意不是一个良好的心态。”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的人力资源专家孟莉认为,大学生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因为新入职的员工最重要的是积累工作经验和提高工作能力,大学生最大的优势是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善于利用自己的这些优势,就能够较快地成长,并能够很快在企业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孟莉表示:“中华英才网今年推出了第一份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的研究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发现接近一半的毕业生面对就业时‘自我认识不清’,就是说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薪金期望值并不低。因而,出现了如此多的新毕业大学生对现有工作的不满意。”

  应提倡对新毕业大学生进行入职指导

  新毕业的大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后,传统上都会配备一名老员工担任“师傅”,来指导大学生适应工作,学习工作经验和技能。但是随着就业情况的多样化,这种传统的方式正逐渐受到冷落。在中华英才网的这次调查中,高达35%的大学生反映根本没有任何“师傅”指导自己,只有25%的就业大学生有“一对一”的师傅指导。

  同时,在有“师傅”指导的学生中,高达48%的大学生认为“师傅”的指导毫无帮助。这表明很多企业在吸收大学生之后,并未能给他们提供很好的就职教育和培训。孟莉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新毕业大学生就业后的稳定程度不高,因而造成企业在培养方面的投入也比较谨慎,这样的谨慎反映出很多企业在用人理念方面还不健全,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需要加强。

  孟莉认为,对新毕业大学生提供就职教育和培训非常重要。她说,新入职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如果没有专门的指导“师傅”带领,在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规章制度、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将出现无序现象,新员工迟迟不能进入工作状态,不能胜任企业交付的工作任务,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而员工也无法有效成长。

  据孟莉介绍,有一些企业十分重视新员工的入职指导工作,比如微软公司就有一个“终身师傅制”,每一个新入职员工都会配备“师傅”,在不同的职业阶段,也有不同的师傅来提供随时的帮助。英特尔公司也有这样一个“伙伴”规则,新入职的员工,经理都会指派一个“伙伴”给他,不方便询问经理的事情或者工作咨询、办公设施、规章制度等方面的疑问都可以随时问“伙伴”。在这样的“师傅”制度下,新入职的员工都能够很快了解在企业的行为方式和工作方式,能很快融入企业,获得发展。这些优秀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值得国内企业学习。

  (文中毕业生均为化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