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创新型人才从哪里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 09:59 经济日报

  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是关键因素。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是一个综合培养的过程,教育是这个过程的源头和关键环节。究竟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近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记者采访了参加论坛的中外大学校长们。

  观点一 成长需要空间

  “过去,人们小时候有大把时间可以玩耍,我自己就曾经养过鸡、兔子等小动物;而现在的孩子整天上课、考试,没有时间和空间放松自己,保留个性和发展爱好,这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起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提出了:培养创新能力要从娃娃抓起,要给人才的成长充分的空间。

  人才成长也需要时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急不得。在吴建民看来,如果我们的教育从娃娃就开始抓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大学阶段和工作以后的培养会衔接得更为自然。倘若从小阻碍了孩子的创新精神,仅仅靠大学阶段或者工作以后来重新培养创新能力是不够的。

  当前,我国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模式是先紧后松:在中小学学业压力大,到了大学就相对宽松。而国外的教育则相反,在中小学比较宽松,到大学相对压力大,而且整个社会氛围使得人才“速成”的压力很大。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认为,教育除了强调对系统知识的继承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强调学生自己学习的重要,尤其是培养学生自己寻找事实、资料,自己独立做出判断的能力。鼓励大家从小就养成自己动手做事情的习惯。这将十分有利于其今后创新能力的培养。

  观点二 没有名师哪来高徒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教师队伍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以及创新的行动和实践。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共同经验证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决定一所大学核心

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是教师队伍水平的差距。

  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的问题,学科带头人培养的问题,教师培训问题,教师队伍结构问题,还有大学的文化氛围建设和教师素养提高的问题,教育理念的问题,教师人事制度改革问题,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人才的问题。

  “一些学生经历了多年的‘应试教育’,进大学时创造力已经受到影响;一些大学老师自身也是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这样的老师教这样的学生,怎么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创造力呢?”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教授提出自己的疑问。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认为,对教师而言,既要有大师、领军人物,又要重视高品位师资群体。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师队伍素质是相辅相成的。明智的大学领导者,必然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摆到学校发展战略最重要的位置,必然集中优势资源,创造各种条件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形成与发展。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刘志刚说,现在各校都在花大力气、出奇招建设师资队伍,包括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等各种办法,我们也提出“人才要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和国家有关部委协调、推进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解决好出口的问题,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

  观点三 重视实践环节

  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是以教师为中心,用灌输方式教学生,特别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去人类要掌握的知识还不太多,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优点很突出,能使学生很快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然而在最近一两百年中,人类的知识“大爆炸”,再用这种灌输方式教学生,学生的负担就过重了,其他素质就得不到发展,甚至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这样当然也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那么如何改?“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加强重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认为,通过科研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以前学过的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并有所提升和突破,这样才能培养创新人才。

  刘经南说,他正在学校进行一项改革,打破以前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属于学院管理的做法,通过学校的研究所、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来组织研究生的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在采访中,许多校长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通过强化本科专业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尊重学生的个性、天赋和兴趣,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观点四 人格培养有助于创新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看来,人文学科对于培养创造力有显著作用。“人文学科有助于开拓视野,形成思维的整体性;有助于养成批判意识,超越传统规范;有助于培养宽泛广博、触类旁通、交融互补的综合思维;特别是有助于培养人的想象力。”纪宝成说。

  学科交叉对于培养创新性思维也很有帮助。四川农业大学文心田校长给记者讲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单克隆抗体的产生。他说,国外科学家在开始实验时,怎么也培养不出来,后来受到普通遗传学的启发,实验获得成功,产生了新的细胞。这个实验并不复杂,理论也并不深奥,关键是用了学科交叉的方法,产生了创新性的成果。许多重大发明和发现,不一定是应用了多么高深的理论,建设了多大规模的实验室,而是进行学科交叉,只要思路对头,往往就容易出成果,这种例子在科学史上不胜枚举。

  纪宝成还认为,创新不仅取决于良好的思维能力,还要有健全的人格。现在有一些基础学科是国家不可或缺的长线学科,是喷涌出许多创新成果的源泉,但这些学科的毕业生往往无法从市场获得高额回报。这些基础学科的人才需要有甘于清贫的精神。因此,要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品质,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严谨勤奋的学风和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善于与他人团结合作的协作精神,以及敢为天下先的理论勇气。

  观点五 人才是熏陶出来的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文化、环境的熏陶非常重要。”南京农业大学郑小波教授说。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大学创新要有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大学文化氛围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二是科学的考核制度和学术管理制度创新,不能对引进人才急于求成,科研要有一个过程,要给他们时间。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害不在给多高的年薪、多大的房子、多少科研启动经费,关键在于改善软环境,创造一个令人心情舒畅、潜心学术研究的氛围和条件:第一,兼容并蓄,善待另类,允许表达不同观点,鼓励挑战学术权威;第二,从制度上解除学术研究的后顾之忧,搭建利于施展才智、团队合作的平台。三是学科交叉才能促进创新。学科分得太细,学院分得太小,都不利于创新。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说,有人曾这样描述牛津大学的教学:教授们每周把几个学生召到自己家里,抽着烟斗,与学生交谈。就这样,被系统地喷了4年烟的学生成了成熟的学者。这是对牛津导师制教学风格的一种风趣的描述,实质上则反映出一个理念,即大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学到一种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世界知名的古老大学都因其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令人神往,即便是新兴的知名高等学府也在构建大学精神及品格方面煞费苦心。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校长迪埃特·伦森教授告诉记者,心理学家对“什么是创新、创造力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遴选有创造力的人”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大家发现,要培养创新人才也许只有一件事情要做,即消除人才创新的障碍。历史上的天才,如爱因斯坦都不是大学毕业的,爱因斯坦是在专利局做小职员的时候提出了相对论。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家发挥创造力的环境,这最为重要。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香港城市大学张信刚还认为,必须有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他说,举个例子,在法国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以科学家命名的街道,这就是一种氛围。一个定律的发现,以发现者命名,就是对创新的最大奖励。

  相关链接一 大学校长眼中的创新型人才

  为创新型人才下定义其实并不容易。不过,有一些特征,还是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比如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创造性思维,具有创新人格、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创新型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

  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莱斯利认为,所谓创新,就是以新的方式应用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这与知识的原始性的创造完全不同。就是说,知识可能早些时候就已经产生,但却会以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得到应用,对知识的这种新应用就是创新。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认为,凡对社会和自然规律关注,其创造是为人类发展服务的人,都可称之为创新型人才。其个人特点是,发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并具备坚忍不拔的研究精神。

  广西大学校长唐纪良表示,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已有知识的获取和运用,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而且也表现为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

  虽然一般地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就是创新型人才”,但是,创新型人才必然是与创新性的业绩联系在一起的。

  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教授认为,当我们把研究生送出校门的时候,我们可能认为其中的一些毕业生素质非常好。然而,只有当这些优秀毕业生在社会经历了一定的社会实践,做出了创新成就时,社会才会认为他们是创新型人才。同时,正是社会的这种反馈,才是评价一所大学是否属于高水平大学的最终标准。这实际上对我们的评价指标提出了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因此,应当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创新型人才。

  相关链接二 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标准

  普林斯顿大学和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提出的本科毕业生标准,蕴涵着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对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普林斯顿大学的12项标准是:(1)具有清楚的思维、表达、写作能力;(2)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5)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6)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7)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8)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

  哈佛大学的5项标准是:(1)能够清晰而明白地写作;(2)应该对认识和理解世界、社会和我们自身的方法具有一种判断鉴别的能力;(3)对自己的文化和其他文化有广阔的视野,并在这样的考虑之下安排自己的生活;(4)了解并思考过道德和伦理问题,在做道德选择时具有判断力;(5)在某些知识领域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杨忠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