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公司治理:不满意MBA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3日 15:51 经济观察报

  张衍阁/文 2006年8月底,记者前往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拜访湖南瑞翔新材料有限公司CEO唐顺国时,他刚刚开了高级管理人员会议回来。会议的内容是讨论正在进行中的股改,将有限责任公司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更有效的内控制度,设立审计专员、法务专员等,以实现更规范的管理,为上市做准备。

  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能顺利完成这一步。“大量的统计调查结果表明,管理问题是造成中小企业大量破产的首要原因,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缺乏管理能力和技巧,以及各种各样的管理不当行为。”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民营企业研究室主任李亚说。

  当年中国政府给中国国有企业改制拟定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最基本的内涵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这一点上,中小企业向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转型和国有企业改制可谓殊途同归。但是,现代企业制度是否适合于以家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怎样的管理才可谓科学?

  长期以来,很多研究者都将是否引入了职业经理人作为民营企业是否建立起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指标,我们的调查也发现,57.1%的企业急需中层经理,并且76.2%的企业表示最需要的专业人才是产品战略人才。但是由于中国的猎头市场发育不良,很多企业对于猎头公司的专业水平也颇有微词,企业要招聘这方面的人才缺乏成熟的渠道。

  但是职业经理人所起到的作用却并不乐观。我们的调查发现,47.6%的企业表示公司的MBA学历背景人士“远远不够”,但是对于现有已经聘任的MBA,52.4%的企业表示“不太满意”。

  近日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和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会联合发布的《中国第七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报告》显示,90%的私营企业主兼任企业总裁、(总)经理,上市私营企业的比例也超过80%。36.9%的企业重大决策主要由企业主负责,其中50%上市私营企业由“董事长说了算”。在已上市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中亲属占54.2%。但是因为我们的调查对象大都是行业领导型企业,这方面的数据就要乐观得多。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38.1%的企业股权集中在家族成员手中的比例低于25%。而61%的企业表示公司的一般商业决策是由管理人员决定。

  早年的媒体报道容易把经理与老板形容成一对冤家,经理人嫌自己的老板素质不高还不肯真正放权,而老板则对现阶段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信用度和能力心存疑虑。从我们的调查结果上也可以看到这一点。能力暂且不论,要培养职业经理人的信用度和忠诚度,最基本的办法无疑是股权激励。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魏杰教授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企业治理结构的内容已经从界定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相互关系,转向界定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相互关系。前者是出资人的资本,包括土地、资产出资等;后者是指人作为资本而存在,比如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

  但是,在浙江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看来,中国的众多家族企业所实施的,多是短期的激励,即赠与企业技术人员及职业经理人的多是虚股,人在企业时,可以享受分红的权利,一旦人离开,股权也就随之消失。作为长期激励的实股,就要让企业家们费一番思量了。

  我们的调查对象多为比较成熟的民营企业,在管理层持股这一点上,形势要比茅理翔的判断乐观一些。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28.6%的企业管理层持股在50%以上。但是这里不排除企业管理层本身就是企业主本人及亲属。

  “目前中国法制还不甚健全,信用体系也有待形成,职业经理人阶层也仅仅处于萌芽状态,在这种情况下,

家族制是成本最低的企业模式。”茅理翔说。在2004年,茅理翔、茅忠群父子之间的权力交接引发了对于民企传承持久而热烈的讨论。

  李亚说:“中小企业要深化企业制度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一是要选择好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制度模式,而不宜脱离企业实际简单地照搬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要注重企业的管理经验和现代管理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三是要重视信用管理,提升企业信用价值并有效防范信用风险。”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