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石油:特色文化演绎海外风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 14:09 《企业文明》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海外业务,让中石油真正品味了走出国门、纵横驰骋的发展真谛。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石油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安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英文缩写CNPC)作为国内最大的石油生产与供应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肩负着重大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走出去”的战略方针,中国石油确立了立足国内、发展海外、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思路,从1993年开始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海外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我们已在海外初步建成了苏丹、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等五个海外油气生产发展区,在全球25个国家执行着65个油气投资合作项目,形成了集油气勘探开发、管道运营、炼油化工、油品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石油工业产业链。2000年以来,海外原油和天然气产量以年均25%和40%的速度大幅增长。截止今年6月底,我们累计生产原油1.79亿吨,获得权益原油9440万吨,累计生产天然气173亿立方米,获得权益天然气115亿立方米;在海外工程技术服务队伍已达500支、作业国家达到45个,在地震勘探、钻井、测井、管道和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已成为世界知名的承包商和服务商;石油物资装备出口6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从零部件发展到大型石油成套设备,出口地域扩大到欧美、中东等国际石油高端市场;海外油气资产总价值超过220亿美元。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石油积极走出国门、实施国际化经营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亲自出席一些海外石油合同的签字仪式,专程到海外项目视察指导工作,听取工作汇报,对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温家宝总理2006年8月3日在“中国石油集团海外又一个1000万吨大油田建成投产”呈报件上批示:“看了这则消息,十分高兴。这是在对外油气合作中,运用中国经过多年实践产生的油气勘探和开采的理论、技术和经验,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是在竞争中以技术、管理和质量取胜的又一成功范例。”

  面对海外特殊多变的环境,面对众多国际竞争对手和各种困难与挑战,广大石油职工把中国石油“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与国际规范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之成为中国石油从国内走向世界的精神支柱。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构筑国际化经营之魂

  艰苦创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也是石油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在开拓国际市场中,石油人传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不畏艰苦、勇于拼搏,谱写出了一曲曲海外创业的新篇章。

  苏丹是中国石油开拓国际市场第一个成功典范。苏丹位于非洲东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号称“世界火炉”,夏季气温高达53℃以上,野外的一年有效作业时间只有60%,马来热等疾病常年流行,对施工人员的健康构成很大威胁。苏丹的经济基础薄弱,是联合国宣布的经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工业基础一片空白。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依托下,连实力雄厚的西方大石油公司也望而生畏,退避三舍。而中国石油职工硬是靠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义无反顾地走进非洲。从1996年开始,数千名中国石油工人云集苏丹,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海外大会战。中国石油人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以三项工程为主战场,与参与苏丹项目的10多个国家的石油同行“同台竞赛”,在苏丹大地上建起了一座座新的油田工程。一年时间开发了 6个油田,98口井,年产近千万吨油,并建成年处理能力1 000万吨的地面工程设施,油田提前一个月投产;一年时间铺设了1 506公里输油管线,质量和速度都超过了国际管道施工的先进水平;一年时间完成了苏丹炼厂的主体工程建设,所有施工项目100%合格。中国石油在苏丹的良好业绩,为开拓国际市场、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间树立了品牌形象。苏丹总统巴希尔对此动情地说:“苏丹石油工业的开创,做出贡献最大的是中国,干的最出色的是CNPC!”时任

国土资源部部长周永康在苏丹看望中国石油职工时题词:“建设一流项目,发展中苏友谊,造福中苏人民。我们为参加苏丹石油合作项目的建设者们而自豪。”2000年11月,时任副总理的吴邦国访问苏丹时,亲笔题词“艰苦创业楷模,中苏友谊丰碑”。200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访问苏丹时,高度称赞“中苏石油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是发展中国家自强联合的典范”,“中国石油的队伍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胜利的队伍。”

  弘扬求实创新精神

  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尊重科学,勇于实践,开拓创新,是中国石油工业致胜的法宝。几十年来,石油人在实践中形成了“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黑天和白天干工作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干工作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干工作一个样、没人检查和有人检查干工作一个样”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作风和管理理念,并在开拓国际市场中大力弘扬,发挥中国石油的整体优势,增强我们开拓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石油勘探开发是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也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依靠技术创新,提高石油勘探成功率,提高石油开发效率,是我们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保障。苏丹4区是一个面积大、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地区,美国雪佛龙公司经过10多年的勘探没有获得商业发现。联合作业公司勘探的头5年里,投入超过1亿美元,打了9口探井,也只发现了一个小油藏。中国石油科技人员面对这种极为不利的勘探局面,冒着巨大的勘探风险,以超前意识加强基础性研究,综合运用多项中国石油自主

知识产权技术,夜以继日刻苦攻关,并深入分析前作业者失利的原因,历经数月,完成了2万多公里的二维
地震
资料解释,进行了构造研究与成图,终于在这个几乎被放弃的勘探地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2004年5月一举在这里建成了年产100万吨的油田。在这之后,我们又运用自己的技术,仅用了5年时间,在苏丹3/7区又找到了千万吨世界级的大油田,并投入了产能建设。这是中国石油人运用自己的技术在海外找油获得巨大成功与突破的典型范例,它向世人证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是过硬的,我们有能力站在世界石油科技的最前沿。

  走出国门10多年来,中国石油在开拓海外国际市场中先后创造出了“被动裂谷盆地油气地质理论及勘探技术”、“多层、块状油田高效开发技术”等具有CNPC优势的海外油气10大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海外油气勘探开发。

  跨国经营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为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集团公司实施了人才开发战略,推行了经营管理者公开选聘,以此来带动企业机制的转变,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到位。集团公司出资3 000万元,在15所高校设立了“中国石油奖学金”,每年还选派一部分骨干去海外进修、培养,选拔国际化经营需要的高级财会、金融、法律、贸易、营销等专业人才,并把搞好职工的外语培训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实施,每年有数十万人次参加各类培训,其中外语培训是最重要的内容,集团公司上至领导下到基层员工掀起了学“外语热”、“电脑热”。几年来,经过苏丹、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印尼等大型项目的实际运作和加大职工队伍的培训力度,涌现了一批可以参与国际项目经营的总经理、部门经理和熟悉国际法律、商务的人才;培育了一批技术精湛、熟悉项目所在国地质、油藏、地面特征的工程施工和技术服务专家;锻炼了一批能按国际标准和规范实施现场作业的管理人员,在国际化经营中形成了自身的人才优势,提高了开拓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弘扬拼搏奉献精神

  打造国际化铁军队伍

  我们注重用石油文化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近年来,集团公司在海外施工范围越来越广,项目越来越大,人员越派越多,有中方员工1万多人。他们远离祖国和家庭亲人,在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牢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发扬艰苦创业的大庆精神,不畏艰难,顽强拼搏,不断创造一流业绩。

  选择了海外事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忘我拼搏和奉献。“石油总是和艰苦之神打交道”,我们的很多项目地处艰苦环境,气候恶劣,社会依托差,地方病多发,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几年下来,一些人皮肤黝黑、早生华发,但他们无怨无悔,矢志不渝。长期在海外工作,孩子教育、老人赡养都照顾不到,逢年过节难以团聚,甚至父母亲人病危甚至去世都不能回来;我们有的专家还患有高血压、胃肠等病,在现场一呆就是一年多;有的年轻人为工作多次推迟婚期。现在连续在海外工作5年以上的有300余人,有的甚至在海外已连续工作了10余年。大家一年又一年默默工作着,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迎接着来自事业和外方人员的挑战。这是一种奉献和牺牲,没有对石油的热爱和奉献精神,是难以做到的。

  在海外创业的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越复杂,条件越艰苦,越要加强党建工作,越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集团公司本着“哪里有海外项目,哪里就有健全的党组织”的原则,先后在苏丹、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利比亚五个地区建立起了党委,在25个国家根据党员人数分别组建了基层党组织,为海外石油事业的发展积聚精神能量,有力地促进了海外开发战略的实施。在事关员工生命安全的危急关头,我们基层党组织能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并带领全体党员和群众,临危不乱,沉着应对。2005年8月苏丹首都喀土穆发生了大骚乱,外国公司纷纷撤离,有些业主甚至扔下摊子望风而逃。危机之时,我们基层党组织临危不惧,周密安排,在撤离时,先是照顾其他国家员工,然后是中国员工,最后撤离的是共产党员;并率领广大员工认真组织安全生产,积极恢复被打乱了的生活和工作秩序,保证了中方人员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确保了各项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中方的利益。大家身处异国他乡,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成为项目员工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他们说:是五星红旗时刻在提醒着我们,再苦再累也不能辜负祖国的期望!一定要为祖国争光,为中国石油工人争气!

  发挥企业文化融合功能

  营造国际化经营和谐氛围

  在海外项目运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立诚守信,言真行实”的诚信经营理念,恪守商业信用,履行公司的签约承诺,维护和树立中国石油的良好信誉和形象,10多年来,我们没有违反过一个合同,把中国石油建设成了具有感召力和震撼力的品牌。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评价:中国人是最诚信的合作者!《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称我们成功收购PK为“中石油式收购”,本质是一个“实”字,唯实而举,结果自然是实事、实绩、实效。

  “双嬴互利、共同发展”是中国石油的国际化合作战略。我们的市场区域大多在贫困、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生产方式落后,但人人都有民族感。我们在国际工程中尊重所在国和当地的文化信仰、风俗习惯,把当地雇员当作自己的员工和兄弟,与他们和睦相处,重视当地社会公益事业和环境保护,营造员工与员工、施工与环境的和谐,带动所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在苏丹,中国石油累计投资公益事业3228万美元,受益人超过100万,建学校22所、诊所101所、打水井156口,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还出资150万美元选派35名教师和专家到中国学习深造,为苏丹石油工业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向苏丹政府捐赠1000万美元,用于修建罗麦维大桥,并捐资修建机场以及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在哈萨克斯坦,我们为孤寡老人和参加卫国战争的老战士提供住房80套;建成了年可接纳1.2万名孩子的夏令营, 使他们享有学习娱乐的机会;为学校、医院、市政提供了400多万美元的无偿援助;建立了一个年产90吨蔬菜的温室农业基地,作为中国石油在哈的形象工程,受到哈国政府的关注与公众的好评。当地居民说:“中国石油公司不仅救活了我们的油田,还给我们做了那么多实事,我们欢迎这样的投资者!”

  “相互尊重、促进和谐”是中国石油企业文化融合原则。在国际化经营中,外籍员工数量超过一半,如何使他们真正融入公司,成为公司的一员,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引导中国员工形成雇员本地化和国际化是公司长远发展必由之路的共识,向员工传递“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分国籍,不分岗位,人人都是人才”的理念;对基层干部提出“不做好员工本地化和国际化的干部,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基层干部”的要求;严格招聘,甄选高素质人才,提升外籍员工的业务素质,使他们认同中国石油的企业文化理念;为外籍员工设立信箱,同步更新公司中文和英文网站内容,使他们及时了解公司信息;经常征求外籍员工意见,尊重外籍员工的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关心外籍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增强外籍员工的归属感。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针对该公司常年有外籍员工超万人、一个项目经常有几个国家的人员合作的实际情况,创新企业文化传播途径,促进企业文化融合。正因为如此,该公司能在西方大公司不能运作的地方运作项目,海外业务连续5年以50%的速度增长,其陆上勘探能力与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综合实力世界排名第四,取得良好的市场效益,显示出公司文化的强大竞争力。

  “以人为本、重视HSE管理”是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准则。在国际化经营中我们始终以尊重职工为出发点,建立健全了解人、关心人、提高人、激励人的工作制度;按照规范的要求和国际标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完善应急预案,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文体活动,缓解员工长期在海外、远离亲人的孤寂和紧张情绪,创造了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我们严格执行HSE标准体系,按照国际化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国际标准开展国际业务,在给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不破坏青山绿水,保护自然环境;与当地居民友好相处,营造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9401地震队获得了巴基斯坦政府颁发的“国家公园施工资质证书”,巴基斯坦国家媒体称中国石油勘探队伍为“环保先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