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200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等的通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1日 16:14 新浪财经 | |||||||||
关于申报200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征集200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200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论文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心城市企业联合会(企业管理协会)、企业家协会,全国性企业团体,直属企业会员单位,有关企业: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刚刚通过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挥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培育和树立企业文化建设典范,引导广大企业学习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和方法,进一步总结新的国际竞争形势下企业文化的经验成果,我会决定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组织200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200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200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通过对企业文化优秀奖、优秀案例和优秀论文的培育、审定、发布、表彰和宣传推广,促进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获奖结果将在每年一度的全国企业文化年会上发布。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 (一)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申报标准 申报企业应在运用现代企业文化理论、文化战略、文化管理、文化体系、机制、实施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成效显著,富有特色和创新表现。其基本标准如下: 1、先进性 (1)符合先进文化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 (2)符合科学理论,反映企业文化的最新发展、运行规律及方向; (3)理念、结构、体系、功能和运行等方面有优化创新的表现,达到先进水平,特点鲜明; (4)引进、吸收、融汇古今中外的经验、方法、智慧并加以改善、发展和创新; (5)企业文化系统管理方法具有科学性。 2、有效性 (1)价值观为员工普遍接受,在思维和行为模式上表现出自觉的特征,价值理念有效影响管理制度、作业流程; (2)企业内部有凝聚力、执行力强、管理效能高;外部有影响力、社会认可程度高、品牌美誉度高; (3)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持续赢利能力强; (4)企业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后劲,企业素质提高明显; (5)有效与学习型组织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 (6)有力保障企业基础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 3、系统性 (1)企业文化设计具有系统思考的特征,有规划、有体系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 (2)有企业文化路线图或实施纲要,有类似的企业文化目标体系、运行体系、检测考评体系等,有机制保障; (3)实施企业文化系统工程,如实施价值观管理工程; (4)在战略、管理、经营、形象、人力、市场、品牌等关键环节反映和贯彻企业文化,在组织流程中体现企业文化; (5)集团化公司母子文化关系符合企业产业和组织特征; (6)企业文化载体建设丰富,有支撑体系。 (二)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申报内容 1、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原因、形成、依据; 2、企业文化系统的内涵描述,企业文化体系的形成、发展、提升、创新及特点总结,主要包括目标体系、运行体系、评价与考核体系; 3、企业文化系统管理方法、理论、运行机制; 4、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系统、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中的经验成果和做法; 5、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解决所遇困难的指导思想和策略; 6、企业文化建设的成绩、效果以及基本经验和启示。 (三)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申报要求 1、成果总结,主要有以下五个要素:①先进的理念引导;②有效的制度保障;③系统化的实施;④完善的运行机制;⑤充分的理论支持; 2、成果总结的表述以文字为主,可结合少量图表、模型等展现,字数在5000-10000字之间; 3、申报企业原则上须创立5年以上,企业文化理念、模型、体系等要经过3年以上的运行及沉淀,所取得的业绩及成效,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企业素质、凝聚力、顾客满意度等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尽可能量化反映;提供3年连续主要财务指标; 4、企业文化成果属于集体创造的,应填写主要创造人1-2人,参与创造人不超过6人或者以企业整体名义。超过上述限额的人员由本企业自行表彰。企业的上级主管单位和推荐单位的人员,以及外单位咨询人员均不列为创造人; 5、申报、推荐的成果总结材料原则上要经过具有一定权威的机构审查、鉴定,按规定格式和要求推荐、报送。书面材料一式5份,同时报送3.5寸软盘(Word2000以上版本)或光盘1张; 6、申报截止日期:2006年8月31日。 (四)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申报办法 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主要由企业申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心城市企业联合会(企业管理协会)、企业家协会,全国性企业团体,可以向评选活动办公室推荐。国务院国资委所辖企业和上述推荐单位未能覆盖的企业也可自行申报。 推荐单位对所推荐企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严格的态度对其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坚决防止虚报谎报、滥竽充数等现象发生,要自觉维护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的严肃性、权威性。 (五)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的审定 审定工作分三个阶段:即初审、复审、审定。 1、初审:由评选活动办公室指定人员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审核。审查内容包括:(1)提交的材料是否合格;(2)资料是否齐全(申报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并盖章、推荐单位签署推荐意见并盖章)。 初审材料合格的企业,将在相关的网站上统一公示。公示期间,社会各届人士可以公开投票并发表意见。为了增加评选活动的公信力、可靠性,促使参评企业加深认识、提高水平,评选活动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调研范围涵盖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员工,调研组形成的调研报告和公示期间的投票结果将作为评审的参考依据之一。 通过初审的企业可列为候选对象,进入复审程序。 2、复审:根据初审情况对企业进行分组,将企业材料分送各位评委,评委根据评选标准打分,并给出点评意见。同时小组间进行交叉审核,由专人汇总审核结果,确定入围企业名单。 3、审定:评选活动办公室组织专家集中评审,结合调研报告、评委点评、复审结果和企业实际情况,对入围企业逐一审定。将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报中国企联理事长办公会审议,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如企业没有进行系统总结提炼,在自愿的原则下,评选活动办公室可委派专家帮助企业进行企业文化总结、咨询工作。 二、“200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200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论文”征集 优秀的企业文化案例,不仅对企业是生动的教材,还会在企业界、理论界及社会各界传播,给众多企业以启示,成为企业文化的研读样本。为此,评选活动办公室将同步征集“200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200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论文”。 征选活动将按照理论价值、研究价值、推广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评选标准,初审、复审、审定的评选流程,严格控制数量,按行业和领域选取案例入围样本,每行业入选企业不超过3家;推选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论文5-10篇。获奖作品精选编入《200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集》、《200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论文集》(具体要求参考附件三)。 三、宣传和推广 1、在“第五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开幕式上,隆重表彰荣获“200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的企业,颁发奖牌、证书,发布表彰决定(表彰文件另发);发布“200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优秀论文”征选结果,颁发获奖证书; 2、大力推动企业文化价值社会化,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主流媒体联盟。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企业管理》杂志、新浪网等中央级媒体与30多家省市、行业性主要媒体联合,以专栏、专版等形式对获奖成果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和组合推广; 3、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传播和推广获奖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4、编辑出版《200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案例集》。剖析获奖企业经验及其启示,评述获奖企业的典型做法; 5、收入中国企联企业文化案例库,部分获奖企业案例选入学术支持单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案例库,作为教学、交流使用; 6、编成培训教材。获奖企业案例将被编辑成培训教材,在全国企业文化年会及年会系列活动使用、推广; 7、网络直播。与新浪网、中企联合网、TOM网、中国企业新闻信息网等网站联合开设网上直播,邀请获奖企业的领导参加,与网友互动; 8、获奖公示。获奖结果将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华工商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企业报》等进行公示;获奖企业的文化成果将在《企业管理》等杂志进行专题报道; 9、现场展示。在年会举办期间,设立专门展位、展台,交流和分享获奖企业的最新成果; 10、培育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通过相关程序的调研、评审后,部分获奖企业将被作为“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候选单位,共同承担企业文化课题研究。 四、联系方式 日常组织工作由评选活动办公室负责(办公室设在中国企联企业管理宣传工作委员会)。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3号楼508室 联系人:王吉伟 陈西 蓝传仿 电 话:(010)68701124 68701126 68701148 68701378 传 真:(010)88413206 邮 编:100044 E-mail:2006qywh@163.com 附件: 三、 “200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优秀论文”征选报名表 二〇〇六年三月二十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