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加快推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 15:43 《企业文明》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王瑞祥

  对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估价

  搞好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国资委和国资委党委对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始
终高度重视,2004年在大庆召开了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交流会,2005年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各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成效比较显著。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营造了浓厚氛围。各企业普遍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划或建设纲要,下发了相关文件,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内容和实施步骤。许多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之中,成为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工作之一,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从企业领导到普通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普遍提高。

  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体系,落实了工作责任。绝大多数中央企业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了责任人、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及其相应职责。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做好指导、规划和协调工作,同时发挥企业党委(党组)、董事会和主要经营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决策作用。建立了党政工团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和分工负责、关系协调的责任体系。注意加强专业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专题讲座、组织出国培训考察等方式,切实提高了企业文化建设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和实践能力。许多企业设立了工作的专项经费并纳入预算管理,加大了软硬件投入,进一步完善了工作载体和设施。

  加强督促检查,形成了工作机制。许多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管理,建立了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及时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一些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年度工作目标和月度工作计划,有的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对工作成效进行考评和奖惩、总结经验、发现典型、研究解决问题,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注重联系实际,一大批企业初步形成了企业文化。许多企业通过召开研讨会、深入调研、走访学习其他企业、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工作。召开不同范围和层次的工作会议,根据总体规划要求,从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等各个层面全面启动,提炼形成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经营管理理念,制定员工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树立企业形象,加强品牌建设。一些企业结合所在行业和产业特点,确立了主攻方向和阶段性目标,精心策划,选准载体,先简后难,分步实施,逐项落实,稳步推进。通过努力,一大批企业初步形成了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管理内涵,生动活泼、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几年来,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在铸造企业灵魂、塑造企业形象、培育一流员工、促进改革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发挥,积极推动了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

  对企业文化建设实质和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深化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是用先进科学的思想和文化理念武装职工头脑,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的管理行为和管理方法。企业文化及其建设是一门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和形成要素,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行为。

  建设中国先进企业文化,要注意从规律性上去研究、把握和推进。一是必须加强指导,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形成组织保障机制;二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正确的工作原则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三是必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工作规划,扎实推动,循序渐进,不断创新发展;四是必须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体现企业特色,服务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五是必须融入企业管理,专群结合、全员参与,广泛认可并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六是必须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有力的物质保障和考核评价体系。

  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

  从中央企业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看,与世界许多一流企业相比较,目前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并不平衡,不少企业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和深化。有的企业没有把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放在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思考和把握,紧迫感和主动性不强,缺乏总体规划和部署。有的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员工素质能力有机联系起来,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改进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联系起来,就企业文化建设抓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有的没有深刻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和内涵,不去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系统的分析思考,虽有一定工作声势,但限于表层化的形式,缺乏实际效果。有的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是硬指标,行动迟缓,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的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或期望值过高,希望靠企业文化解决企业管理的所有问题,这些都反映出对企业文化还缺乏正确的认识。

  二是工作落实不够深入。一些企业提出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与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结合不够紧密,不切实际,缺乏特色,得不到员工认可,起不到应有作用。有的提出的价值理念没有贯彻落实到企业管理制度中,没有深入到员工头脑,更没有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和行为规范。有的在工作上只有部署和一般性要求,抓落实不够。有的投入不足,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一些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不能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存在领导不力的问题。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比较详细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但相关工作职责不明确,规划没有落到实处。有的企业把工作片面局限于职能部门和少数人员,没有形成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和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

  建立完善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框

  《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起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反映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实现这一总体目标,对于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系,搞好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的共同任务。在这方面,各企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去年6月在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会一届三次理事会上提出了进一步开展体系建设研究的要求并已经立项研究。从这次研讨的情况来看,一些企业注重研究、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框架,体系框架日益完善。我认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框架至少应包括三个基本内容和三个工作机制。

  三个基本内容

  三个基本内容就是要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是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理想道德的总和,包括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企业道德、经营管理理念等理念文化要素。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是使文化理念内化于心的过程。要把确定企业精神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通过组织引导员工广泛参与,开展理念确立和深入灌输,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对文化理念的认同度和行为的自觉性,使企业文化理念成为统一干部职工思想、凝聚智慧和力量的精神支柱,成为干部职工的行动指南和思想动力。

  企业制度文化是约束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规范,包括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等。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寓文化理念于制度之中,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和员工行为,提高管理效能,实现企业理念的制度化、制度规范的人性化和企业管理的柔性化,这是文化理念固化于制的过程。

  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物化形态,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表现形式的企业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不仅包括企业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等生产经营成果,还包括企业环境、企业容貌、企业广告、企业标识、司旗司徽司歌等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内容。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就是要使文化理念外化于形。要通过整合资源,统筹设计,全面推进,着重建立能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理念的企业标识体系,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美化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

  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密不可分。如果把企业文化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其树根就是企业精神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对企业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起着统领的作用,也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灵魂。其树干就是企业制度文化。它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固化,规范着企业和员工的行为,是企业精神文化落到实处的有力保证,也是企业健康运营的基本保障。其树枝和树叶就是企业物质文化。它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外化,是承载企业精神文化的基础,是展示企业精神文化、提升企业形象的物质条件和有效载体。这三个方面协调推进,企业文化之树才会根深、干壮、枝繁、叶茂,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取得丰硕成果。

  三个工作机制

  三个工作机制就是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机制、工作指导和载体支撑机制、考核评价机制。

  在组织保障机制方面。一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企业党委(党组)、董事会和主要经营者要发挥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作用。企业领导人员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系统思考,长远规划,集思广益,出思想、出思路、出对策,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提出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二要明确和落实工作责任。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形成企业文化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全体员工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三要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定期组织开展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文化建设专职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企业文化专业知识,提高工作能力。注意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作用,广大党员要做好表率,发挥模范作用,体现先进性,团结带领广大员工积极投身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合力,保持企业文化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四要保证必要的投入。设立企业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并纳入预算管理,加大企业文化建设软硬件投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在工作指导和载体支持机制方面。一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针对中央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发现和选树典型,用丰富鲜活的案例启发引导企业推进工作。加强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探索工作规律,深化理论研究,细化操作方法,搞好分类指导,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规范有序进行。二要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进一步整合企业文化资源,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手段,丰富和优化企业文化载体设计,加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完善职工培训中心、职工文化体育场所、图书馆等企业文化设施,注重利用互联网络等新型传媒和企业报刊、广播、闭路电视等媒体,扩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覆盖面,多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提高员工文化素养。三要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协调。重视和加强对摄影、书法、美术、文学、体育等各种业余文化社团的管理引导,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广大员工识别和抵制腐朽思想、封建迷信、伪科学的能力,营造健康、祥和、温馨的文化氛围,满足员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考核评价机制方面。一要纳入企业考核评价工作的总体部署。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建立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一些考核评价标准。有的把企业文化建设情况作为考核企业领导人业绩的指标,有的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星级单位评定,有的开展了职工对企业文化的知晓度、认同度测评,有的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了企业文明单位建设、优秀成员企业以及干部业绩考核等企业综合考核范畴。这些做法都值得肯定。二要制定考核内容和标准。目前企业普遍感到缺乏系统科学、可操作的评估认定工具和标准。要努力学习借鉴国内外最新成果,加大研究的力度,加快研究的进度,形成符合企业实际、科学、管用的考核标准。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评价,就是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情况、企业文化体系的状况、作用、效果进行评估认定,肯定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考核评价重点是考核领导体制是否有利于工作开展,运行机制是否顺畅,文化理念是否融入相关制度并健全完善,价值理念是否反映企业实际、体现时代要求,企业标识体系是否健全、具有特色,投入是否有保障,员工对企业文化三个层面的内容是否认同,文化理念是否成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的作用是否明显等。三要明确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要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采取企业上下与企业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即企业管理部门与员工考核评价相结合,企业自行考核评价与企业外部有关部门和专家考核评价相结合。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管理,及时总结经验,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逐步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取得预期效果。

  搞好四个结合,扎实推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从搞好“四个结合”的角度,思考和推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一)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加强创新文化、服务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

  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和服务文化建设,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关于创新文化建设。中央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中央企业在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必须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发挥重要的作用。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没有良好的创新文化作支撑,可能会有单项的技术改进,但难以出现系统的整体创新;可能会有个人的发明创造,但难以充分发挥团队的创新潜能;可能会有暂时的技术跨越,但难以形成持续的创新发展。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引导创新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一要树立和提倡创新人人有责、事事皆可创新的理念;二要提倡敢冒风险和宽容失败的精神;三要完善鼓励创新的机制。

  关于服务文化建设。服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核心在于满足用户、适应市场,目标在于提高员工素质,提升服务质量,赢得用户满意,打造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服务文化鲜明体现着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贯穿于企业设立、产品设计、终端服务的全过程,在不同企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搞好服务文化建设,重点把握好以下要求: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二要重视服务增值的特点。三要把握推动企业改进管理的要求。四要体现促进企业与员工协调发展的作用。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公司责任,日益成为企业提升自身品牌和形象、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日益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对于中央企业而言,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拥有知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本身也是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全面履行公司社会责任的过程,体现了国家的要求、社会的需要、人民的希望、企业自身的利益。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提高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认识;二要把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三要强化责任意识;四要加强社会责任各项相关制度建设。  

  (二)紧密结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中央企业改革发展需要,加强对集团文化建设和文化融合问题的研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资委将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结构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着力培养和发展80-10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近期荣融同志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调整的方向是“四个集中”,即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领域集中,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集中,向中央企业主业集中。搞好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适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适应中央企业改制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快的实际,适应做强做大中央企业的需要,为国有经济结构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作出贡献。

  关于集团文化建设。中央企业大多是大型或特大型集团公司,下属企业多。加强集团文化建设,可以、也应该保持文化的统一性,这有利于增强集团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有利于树立起集团的整体形象,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统一的市场品牌,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加强集团文化建设,既要考虑全局又要照顾局部,必须妥善处理好集团文化与下属企业文化建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坚持共性的基础上,要给下属企业发挥个性留足空间和余地。在集团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上,结合集团的实际情况,可选择把视觉识别系统作为突破口,首先完成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和推行,实现视觉形象的统一,树立集团统一的视觉形象。《指导意见》提出企业精神、核心理念、价值观念和企业标识规范“四统一”,这只是指导性的要求,不是硬性规定。但作为一个企业集团,是一个有机联系、协调运转、分工合作、利害与共的整体,具有不可分性,必然具有许多共同特质,这些方面应该是统一的。许多中央企业是经过多年的改革重组而形成的,存在多种组建方式,一些集团存在的时间比下属企业存在的时间短,集团文化建设起步较下属企业文化要晚,这就更需要加快集团文化建设,把各子公司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吸纳进来,建设形成能够体现各子公司共性、涵盖集团公司全面、又能为所有成员单位接受认同的集团文化,形成以集团文化为统领、以子公司文化为展开、统分结合、有机联系、各具功能的文化体系。如何处理集团文化与下属企业文化的关系,需要结合实际,认真探索和实践,总的要求是要有利于集团品牌和形象的塑造,有利于激励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关于文化融合问题。企业的并购重组、合资合作,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大量案例说明,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不仅关系到并购重组的全局,而且对重组后企业健康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升都有着重要影响。并购重组企业要避免“集而不团”的现象,真正产生“1+1〉2”效应,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不同文化的融合,把企业文化融合作为并购重组、合资合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作为有别于资金、技术、人才之外的“第四种资源”加以高度重视,通过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目标、方法和途径,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化吸收和整合创新,以文化力推进企业的并购重组、合资合作取得成功。对此,一要超前谋划文化融合方案;二要选择适当的企业文化融合方式;三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融合工作体制和机制。  

  (三)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相关文化建设研究。

  要强化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促进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理念与管理制度的对接,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功能,推动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关系企业改革发展全局的工作,企业所有管理部门都承担着与管理职能对应的相关文化建设任务。推动企业职能部门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如何使企业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实到本部门的管理工作之中,积极开展相关文化建设,是探索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有机结合,促进企业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深化细化、丰富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实际开展相关文化建设时,当前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在质量管理方面,要大力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在安全生产方面,要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在推进品牌建设方面,要大力建设品牌文化。  

  (四)紧密结合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文化育人和廉洁文化建设。

  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央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做好新时期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内容、形式、手段、途径、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关键是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以文化管理为纽带,融思想教育、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于一体,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重要载体。把先进企业文化所具有的时代魅力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结合起来,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必然会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使得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面为之一新。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着重点、工作机制并不完全一致,要防止出现以企业文化替代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或走向另一极端,要统筹考虑、相互协调、系统推进、共同发展。一要广泛宣传和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要创造性地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造就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三要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廉洁文化建设。

  推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力求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上都能够有新的突破,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始终保持企业文化旺盛的生机和活力。要尽快形成较为专业化的工作队伍,为搞好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也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要积极适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开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本文根据作者在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摘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