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企业文化 > 正文
 

新硅谷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 21:15 周末画报财富版

  - 采访:尹茹 部分摄影:漠予

  在“产官学研”的创新机制下,林垂宙正在规划一个珠江三角区的“硅谷”。

  人物--林垂宙博士:中华南沙科技企业有限公司总裁、香港科技大学校长资深顾问。曾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科技奖,美国CIE杰出成就奖以及Drexel 大学工业领导奖。最新的梦
想是用创新的机制建立珠江三角区的“硅谷”。

  如果不是因为霍英东,林垂宙三年前从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职位上退下来之后,就准备无忧无虑地颐养天年了。但是,这位香港富商提的条件太好了:他提供8亿基金,科技部和广州市政府提供中央和本地的政策支持,在广州南沙区建立一个培养人才、发展高新技术的科技园,现在这里需要一个操盘手。

  林垂宙毫不犹豫地放弃退休的想法,能把多年来形成的一套“如何建立创新机制”理论实践出“真知”,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中国还需要一个“硅谷”吗?在全中国城市都在争建高科技国际化大都市的狂热气氛下,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在林垂宙看来,至少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需要一个。

  过去二三十年,珠三角地区积累了良好的工业和贸易基础。珠三角和香港组成的“前店后厂”架构,令这个地区的外销产值占中国的1/3,综合经济力量几乎相当于

马来西亚、新加坡的规模。如果加上香港在自由经济、人才教育、法律机制等方面的种种优势,这个地方的经济重镇地位极难取代。

  “前店后厂”的牢固关系曾给珠三角和香港带来了空前的繁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瓶颈问题出现了:珠三角生产的产品使用价值低,技术含量不高;香港主要以贸易为主,也缺乏技术含量,发展的后劲不足。双方政府都意识到只有通过重新调整彼此间的关系,在生产供应价值链里重新定位,才能谋求长远的发展。

  突破口似乎很简单:在珠三角地区的腹地建立一个科技研发核心区域,覆盖这一整片区域。循此思路,广州南沙就成了不二之选。

  以广州南沙区为圆心,60公里为半径,恰好覆盖了整个珠三角地区的重要网点,更何况南沙还有直通香港国际机场的海港码头。最近,广州市政府将南沙独立成区,赋予更多的权利和智能。因此把南沙当作发展高科技的试验田简直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条件。

  此刻,在科技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林垂宙众望所归成为南沙科技园的操盘手。他开出一剂良方:在南沙建立“产官学研”的联动新机制。让产业界、政府、学校、研究单位四个成员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把科技研究产业化最有效地推动起来。

  林垂宙认为,以前的弊端是大学、研究机构和产业界没有挂钩,彼此脱节。学术界研究出来的成果,产业界没有用;产业界的需求,研究机构不了解。研究机构埋头研究理论,忽略了应用性方面的研发。大学与研究机构的各自职能不明确。政府对产业界的需求也不了解,以生产电脑为例,台湾、新加坡的所得税是零,而香港是16%,香港因此丧失了在这方面的

竞争力。“产官学研”四方面的各自为政,让珠三角以及香港整个产业界的后续发展乏力。

  而林垂宙推崇备至的创新机制道理很简单:从科技研发到商业化生产应用的优化过程。这个过程中,首先是把由学院主导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科研的方向是“高、精、尖”,而商品化的方向是由市场和利润主导,把“高、精、尖”的研究成果转变成产品和市场,中间必须有技术的转化,而研究机构则专注于应用性的实践,开发新产品和示范生产等过程。两者共同解决产业界遇到的新难题。同时,还要给产业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政府与产业界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参与但不干预,有风险基金的支持,有充足的人才,有好的制度、法律。这样产官学研四个方面在良好创新体制下有适度的配合,适度的互动,不能完全分开,也不能完全重合。这就是林垂宙为高科技产业界规划的伊甸园。

  如今这个伊甸园已经初具规模,园区总规划占地达250公顷,分三期进行建设。目前已完成首期投资3亿元。南沙信息科技园将发展为一个现代化的科技文化中心、产业升级技术中心以及人才集聚和技术研发推广中心,目前已经进园落户的有香港科技大学微电子封装院、香港科技大学嵌入式系统设计院、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20个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并已经成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之一。

  为了带动南沙的科研气氛,林垂宙还将召开历时两年的高水平的专题论坛,分别就资讯、

能源、生物医学、环保、国际化、材料、制造、商业、自然灾害、人口十大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产官学研四个方面,都将邀请专家参与讨论。每一期论坛均有评估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交由政府有关部门,并由南沙信息科技园跟进落实。2月24日,第一大论坛就将开锣,这次的论坛将围绕IT产业的话题展开。

  50年前美国的硅谷;20年前台湾的新竹;10年前北京的中关村都是通过前瞻性政策、成功的产业化、优良的创新机制而成功发展起来的。给南沙科技园15年左右的时间,它的前途不可限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