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海信霸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8日 11:44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 慧 胡 钰 北京报道

  2007年11月20日,济南市国土资源局拍卖现场。经过46轮的激烈竞价后,济南历下区31939平方米的土地最终被海信以1.74亿元拿下。而就在半年前,济南城一块30万平方米的土地也落入海信囊中,海信也借此杀入了省城“奥体中心”这一号称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对此,海信地产宣称,半年内的两次拿地充分巩固了其地产业在青岛和济南的“双龙头”地位。

  地产扩张

  如果说在国内不少消费者的心目中,海信的形象还直接和电视、空调挂钩,那么在山东本省,已经很少有人会如此简单地理解“海信”这两个字了。除了青岛大本营,在济南、烟台、东营、潍坊等地,海信地产都已铺开了自己的大网。分布于各地的子公司对地产的运作模式可谓是轻车熟路,一个海信大集团下的地产子集团正在成型。

  1995年,靠家电业闻名全国的海信开始试水地产业。当时外界并没有太多人对这步“多元化”的“险棋”看好,然而到了2006年,海信地产已能游刃有余地同时操作十几个项目。按海信地产总经理刘浩的话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时代,更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速度就是海信地产的生存之道。

  记者了解到,从2004年至今,海信地产的主要经营指标都是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在递增。2006年销售回款达23亿,以超过2亿元的纳税额蝉联了山东省行业之首,占到了青岛

房地产开发业总纳税额的近1/15;而海信集团2006年实现的销售收入为435亿元,实现利税为21亿元。

  随着快速扩张的步伐,海信地产要做大做久的心迹已表露无遗。

  抢滩“平板”

  而作为一个多元化布局的企业集团,海信在家电领域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在平板市场,海信近几年的业绩足以让国产家电同行嫉妒。据中怡康时代有限公司公布的2007年9月份中国平板市场最新销售数据显示:海信以12.76%的销售量占有率高居市场榜首,这也是海信平板电视自2004年10月份开始连续三年占据市场第一的位置。

  “海信在平板市场上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周厚健坚定不移的平板战略,”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刘步尘表示,“而其他企业的态度则显得摇摆不定,错失良机。”

  “当几年前其它同行企业还在分心于其它业务的时候,周厚健却坚定地宣布成立‘平板电视事业部’,号召任何产品都要为平板电视让路。到2004年上半年,当大多数企业开始认识到

液晶电视的重要性,并开始推广这一产品的时候,海信足足比别的企业赢得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差。”刘步尘感叹道。

  白电谜局

  平板领域的骄人成绩并没有让周厚健就此止步。与同属青岛家电企业的海尔相比,白电业务的短板一直让周厚健耿耿于怀。为此,在2005年7月,海信与科龙原第一大股东格林柯尔达成收购意向,海信空调(海信集团旗下控股公司)以9亿元代价对格林柯尔所持科龙26.43%法人股股份进行收购。

   “收购科龙,在战略上是完全正确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主任陆刃波认为,“白电一直是海信的短板,而科龙在冰箱方面是数一数二的,在空调方面也进了前三名,正好弥补海信的短板。”但在接下来的2006年,科龙持续亏损。当初做出收购科龙决策的周厚健也多次表达后悔之意。

  在陆刃波看来,梦想同时成为白电领域老大的周厚健低估了收购科龙以后的整合难度。在资本大鳄顾雏军的操控下,科龙已经变得千疮百孔。科龙历年形成的资金黑洞、供应商欠款和银行贷款,以及历史遗留的从生产经营到员工生活的一大堆问题,成为后来整合的最大难题。

  对此,陆刃波分析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海信对科龙的整合还远未完成,人才流失、新产品匮乏、渠道整合难度加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整合难度越来越大。”

  即便如此,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公布的2007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在报告期内,该公司净利润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实现净利润约4000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实现净利润突破1亿元。其中,平板业务和“新股申购”成为海信利润的主要增长点。

  尽管在白电领域,海信未来的市场地位尚不明朗,但不容否认的是,在一向以稳健、务实的掌门人周厚健带领下,海信已经初步完成以家电\地产为主业的多元化布局,一幅清晰的海信霸图已经跃然纸上。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