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绝非个案 美国三大车企为何没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 14:58 大洋网-广州日报

  克莱斯勒在2月14日这天宣布要重组和出售的消息被称为是“情人节的屠杀”,立刻成为震撼全球的财经新闻,其轰动效应只有当年的安然公司倒闭才可以相提并论了。1998年5月,戴姆勒-奔驰公司以383.3亿美元的天价并购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成为世界工业史上最大的兼并案,轰动一时,因此克莱斯勒再次要变卖的消息轰动全球,让人不胜惋惜。

  事实上,克莱斯勒目前的困境绝非是个别现象。美国的通用、福特也深陷困境。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微利产业,在技术含量上区别不是很大,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成本控制和管理上。成本恰恰是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的软肋,美国汽车产业工人的平均每小时工资在25美元左右,而中国的汽车产业的平均工资在1美元。

  另外,美国汽车厂主要生产传统的大排量汽车,因而在油价持续高涨的情况下节节败退。而欧洲、日本汽车尤其是日本的汽车企业将生产基地遍布生产成本低的地方。

  市场上的表现也说明了美国车已经“日落西山”。据著名汽车数据公司Autodata的统计显示,今年1月,通用、福特、

克莱斯勒占美国本土汽车市场的份额为50.6%,为有史以来最低记录,几乎跌破了半壁江山,外国汽车品牌49.4%的市场份额与美国本土汽车平分秋色。其中,日韩汽车所占市场份额高达42.1%。资本市场上的反映更为“悲观”,通用和福特的市值加在一起只有360亿美元,几乎是戴-克这几年所蒸发掉的市值,还不及
丰田汽车
的一个零头。

  美国被称为是“四个轮子”上的国家,汽车工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三大汽车巨头的困境甚至惊动了美国总统布什召开专门的会议来讨论对策。但不管谁出马,都难以阻挡全球汽车工业向中、韩、印度为首的亚洲地区转移。美国的比较优势在于附加值更高的高科技产业,而不是传统的汽车工业,“三大”汽车公司的衰落不可避免。(王灿彬)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