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美永乐并局 难得的败笔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 18:17 新浪财经
逸马顾问:马瑞光 随着近年来国美、苏宁、永乐、大中扩张步伐的加快,家电连锁业已经进入了规模竞争的阶段。2006年4月19日,永乐与大中及其董事长张大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组成战略联盟,紧接着全球家电巨头百思买5月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中国家电老四五星电器,而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下,国美与永乐宣布合并,也就此成为中国电器连锁业迄今最大的并购案。 7月25日,国美、永乐在上海、香港等地联合召开发布会,共同宣布国美全面要约收购永乐。国美采用“股权+现金”的收购方式,以一股永乐股份换国美0.3247股份和0.1736港元的现金补偿,涉及收购金额总值为52.68亿港元,其中现金为4.09亿港元。并购完成后,中国永乐随即退市,双方组成新公司,实施“国美”、“永乐”双品牌战略。新组建的公司将由黄光裕本人出任董事长,永乐董事长陈晓将出任首席执行官。合并后,黄光裕将持有新公司51.2%的股份,陈晓透过合并公司和管理层共同持有12.5%的股份,摩根斯丹利约持股2.4%。 国美与永乐合并后,双方年销售额将突破700亿元,如果再加上永乐之前操作收购的大中,三者门店总数将突破800家,年销售额超过800亿元,远远高于目前位列全国家电零售老二位置苏宁电器360家门店和397亿元年销售额的数量。形成一个家电连锁“巨无霸”,其规模将为第二大家电连锁企业苏宁的3倍。 国美收购永乐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家电连锁行业的发展目前到了临界点,在经过了前几年的高速扩张后,企业各种矛盾冲突都比较突出,加速整合是必然的趋势。 另一方面由于百思买与五星合资后,迅速进入中国家电市场,确实对国内家电连锁企业造成了压力。国美希望通过收购永乐来壮大自己,但是大和强并非同一概念,这起中国电器连锁业迄今最大的并购案更有可能是一场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并局,也许是国美近几年来难得的败笔。 一、收购永乐无助于国美盈利的增加 国美+永乐=∞?这可能只是黄光裕自己的算盘。合并永乐后,虽然从销售额、门店数量等量化数据上来看,国美与苏宁之间的差距好像是加大了,但是从质量上来说,国美和永乐的合并没有带来质的变化,家电流通业质的变化是体现在门店运营效益、赢利模式、系统管理能力、IT物流等方面。家电流通领域逐步合并是未来大势所趋,但企业的发展并不是靠门店数量的简单叠加,提高单店盈利和提高供应链效率才是国内家电连锁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而国美并购永乐无益于这两方面的改善,新闻发布会上黄光裕的黑西服与陈晓的白西服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似乎预示着整合难度巨大。 合并永乐虽然可以加强国美在行业的领导地位,但对国美的盈利影响有限。一方面是国美与永乐的主要业务重叠,店面重复,国美与永乐合并后必然会对现有门店资源进行整合。另一方面,供应链整合是家电连锁快速开店的基础,而立体的网络布局需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等强大的后台支持。苏宁电器先人一步的后台建设,将支撑其向二、三级市场纵深发展。在换股后,国美和永乐仍面临内部资源的整合,包括供应链、管理层、信息系统、配送系统、采购系统、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融合。两个公司内部的整合,预计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在整合完成之前,合并后的公司在经营效率和扩张速度上未必会有提高。 当然,国美在资本市场会有些收益,这样的纸上富贵,便宜的不一定是国美,也许是背后的机构投资者,他们才是真正的赢家,回想一下永乐从上市落到如今卖身的境地就比较清晰了。 二、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苏宁 对于国美收购永乐,苏宁绝对有理由感谢国美,因为其中最大的收益者可能不是当事人国美和永乐,更不是被“遗弃”的大中,而是苏宁。 不管国美和永乐的并购形式、结果如何,对苏宁来讲,两个对手变成了一个对手,家电连锁行业将正式进入双寡头竞争时代。在未来1到3年内,国美与苏宁将在中国家电连锁市场扮演双寡头角色,不过这种格局是暂时的,因为不久之后就可能出现新的巨头,通过收购五星电器而成功进入中国家电零售业的百思买一直是虎视眈眈,这使得国美和苏宁会更加重视竞争秩序规则的建立,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理性的竞争环境,竞争模式也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内涵。 随着国美和永乐的并购完成,其现有的店面资源将重新进行整合,在原有高密度的一级区域市场会产生大量新的商业资源,而在未开发的区域对商业资源的竞争强度也会减弱,因此对苏宁未来连锁发展的空间以及投入的竞争成本而言,会产生比较大的良性影响。 面对新的竞争局势,苏宁也决不敢坐视不理。针对国美和永乐的并购,后阶段苏宁将会加快战略调整。苏宁将利用再融资的12亿元资金中的一部分迅速在6至9个月内完成全国100个连锁店的开发计划,扩大市场的占有率,还将大力推行旗舰店、中心店战略,实施3C+经营模式的调整和推广。同时苏宁还将重点加快南京、北京、广州已经在建设中的物流基地项目建设,争取在3年内完成能覆盖300公里辐射半径的15个大型物流基地的建设计划,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现代化物流网络。而且,国美电器与中国永乐达成收购协议,直接刺激和加速了苏宁电器将总部搬迁到上海的决心,在国美与永乐占据北京和上海两大主要家电零售市场后,苏宁不可能再偏安一隅在南京与之抗衡。 也许国美与永乐的整合空挡中,正好是苏宁获得资源的最好时机,这几天永乐的众多店长及相关人才纷纷涌向苏宁就是最好的注解,过几天,苏宁再来个人才招聘会,黄光裕只是收购一些店址与货架,显然是有些贵了. 三、加速百思买对三联的收购进程 不久前以1.8亿美元收购五星电器的全球家电零售连锁老大,在百思买控股五星之后,并没有急着大肆扩张,反而在近段时间连续关闭了6家店,这多少让人有点意外,但却正好反映了百思买一贯追求单店赢利能力的作风。 国美收购永乐,对五星百思买的影响有限。一方面,在五星的核心区域,江苏、安徽、浙江等地,五星电器的优势非常明显,即便国美和永乐合并后,也不会对五星造成威胁。另一方面,国美永乐合并后,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的提升也不会对五星百思买构成威胁。议价能力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采购规模,二是结算方式。百思买全球采购大约70%落在中国,而日后其在国内采购也会充分和五星整合,就采购量而言将远远超过国内其他企业。此外,百思买在结算方式上也将充分考虑上游利益,这也是国内其他企业难以达成的。 国美收购永乐已成定局,这有可能促使百思买和苏宁加快收购的步伐。而作为全球第一大家电连锁商,百思买在中国不可能只满足于合作方五星电器的区域规模。百思买有它的核心竞争武器:一是优秀的供应链管理和赢利能力,而这也必然让中国企业回到连锁业赢利模式的根本——通过供应链获利。二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百思买在控股五星电器后,又将目标瞄准了山东三联商社。今年6月,山东三联商社因为大股东占款问题被调查引发危机后,百思买迅速通过高盛中国向三联集团提出了收购建议,出价为1亿美元,而三联集团的理想价格是10亿元,双方相差不大,近期就有兑现的可能。国美收购永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百思买收购五星的刺激影响,没有意外的话,国美收购永乐也会加速百思买对三联的收购进程。 四、可能促使大中投入其他巨头怀抱 一个令人关注的焦点是,国美此次收购永乐,是否会将大中一块并入囊中? 永乐方面表示要等新公司在成立之后再考虑与大中的问题。国美控股永乐的消息传出后,大中电器随后宣布大中电器与此次国美永乐的合并事件没有直接关联,并发表声明,称目前鉴于永乐已单方面与第三方合作,他们与永乐的战略合作协议有待重新协商。大中电器将按既定经营方针,继续强化北京市场优势地位,做大做强北京市场,并不排除与多方继续探讨合作的可能。 收购永乐之后,国美已没必要背负大中这个包袱。对于国美来说,收购永乐的最大价值是永乐的利润“重地”上海,在这里国美本身尚未赢利,因此,可以弥补国美的最大不足。短期来说,亏损的永乐是一个包袱,但长期来说,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包袱”,因此国美非常愿意担负。但是进一步收购大中对国美来说是没有价值的。国美本身已经在北京有60多家门店,天津更是国美最为强势的地区,网点资源并不缺乏,收购大中,只能让国美多背一个“无用的包袱”。因此,大中预计会被国美排除在合并范围之外。 正是看到这个机会,美国百思买已经对大中动了收购心思。而大中未来最好的结局就是投入百思买或者苏宁的怀抱。如果百思买能够成功地将大中和三联招至麾下,加上之前收购的五星电器,中国家电版图将很快就由现在的国美苏宁“双雄争霸”再次演变成“三足鼎立”,但新的“三足”中少了永乐却多了外资巨头百思买,竞争也将走向深层次。 总之,如此并局,对于国美,对于永乐来讲,前景很难以令人乐观。依靠跑马圈地大规模盈利的时代已经过去,连锁巨头们现在只有提高经营效率,才能大幅提高利润。因此,将重心放在提高单店盈利与提高供应链效率上,苦练内功,这才是民族连锁家电业本阶段正确的选择。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