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管理专栏_新华信正略钧策 > 正文
 

警惕外资巨头在华展开的行业扫荡式并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16:51 新浪财经

  艾西南

  历史在以不同的形式重演。一个世纪前,八国联军从天津登陆,横扫华北平原;一个世纪后,在新千年开始之际,外资巨头则以“资本”作武器,采取“行业扫荡式并购”的方式向中国产业市场发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一个行业接着一个行业地整体性并购!

  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国家主权的核心内容就是经济利益,历史上所有战争的爆发,无一不是为了经济利益的争夺。在现代社会,采用以“枪炮”为武器的“武装战争”侵略他国的利益,是一种成本极高、风险极大的手段,因此代之以“资本”为武器的温情脉脉的“经济战争”。

  国家“经济利益”是什么?土地、市场和企业是国家经济利益的主要体现形式,但在不同的时代重心不一样:在农耕时代国家之间争夺土地资源,在工业化时代,国家之间争夺市场资源和企业控制权,企业生产的价值(产品)必须通过市场才能实现。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门洞开,外国资本在中国展开各种各样的逐利活动。对于新世纪外国资本在华发动的这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否则可能殃及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一、外资在中国的逐利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对利润无休止的追逐是资本的本性。马克思对资本的逐利性有过一段言简意赅的描述:“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会到处游动;只要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促使大胆的冒险;只要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开放二十五年来,外资在中国的逐利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台港澳与韩、日等东亚小规模资本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小打小闹。在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的经济处于一种全面短缺的状态:产品短缺、技术短缺和资本短缺。在这个阶段,国外的产品输入成为开放的主流,技术输入很少,资本输入只是以台港澳为主体的东亚小规模资本,台港澳资本占我国吸引外资总额的80%左右,韩日资本约为10%,欧美资本加起来只占不到10%。在这个阶段,台湾资本和香港资本在珠江三角洲兴办了无数规模很小的制鞋厂、服装厂和电子厂等简单加工企业,这些作坊式的制鞋厂几乎就没有什么高技术含量,投资商主要是为了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工优势。

  第二阶段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欧美产业资本初试中国市场。欧美产业资本大规模挺进中国市场的先锋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中国最早的轿车制造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正式成立,经过十年的发展,贴着德国大众“V-W”圆形标志的汽车占领了中国汽车市场的70%,而唯一的民族品牌红旗轿车在茫茫车海中难觅踪影。摩托罗拉公司于1992年在天津注册成立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寻呼机、手机等电子产品。摩托罗拉利用廉价的中国劳动力装配出来的寻呼机和手机以高得出奇的价格卖给中国消费者!

  第三阶段是从2001年开始的外国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中国展开的行业扫荡式并购。2001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年份,既是新千年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在加入WTO后,我国对待外资的政策法规进一步放宽,根据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中禁止成员方使用当地经济含量要求、贸易平衡要求、外汇平衡要求、对外销售比例要求等投资管理措施,防止投资措施对贸易产生限制和扭曲等方面的规定,我国政府修订了与WTO规则存在差异的所有法律、法规,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三部外资法及其实施细则,放宽市场准入,开放金融、保险、电信、法律、会计、建筑、旅游、教育、运输等服务贸易领域。在2001年之前,外资巨头在对全球投资环境进行风险评估时,对中国的风险评估是“政治风险高”,2001年加入WTO后,降低了“政治风险”的评级,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近几年采取的“行业扫荡式并购”,迅速控制中国市场。

  外资巨头在中国展开的行业扫荡式并购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外国资本巨头选择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国优质行业的龙头企业,二是外国资本巨头采取绝对控股的方式与中国现有企业进行“合资”,三是外国资本巨头凭借资本实力采取整个行业一网打尽的并购模式。

  二、行业扫荡式并购在中国的蔓延

  外国资本征战中国市场常用两种方式,一是在中国投资建厂,二是收购中国现有企业的股权,直接控制中国企业,并进而控制原企业的产品市场。欧美大资本进入中国机械、化工、制药等传统行业时,大多采取第二种方式。控股中国现有企业,对外国资本来说“一箭三雕”:一是占领中国的产品市场,二是消灭在中国的同业竞争对手,三是利用财务杠杆低成本控制中国企业。

  外国资本在中国采取行业扫荡式并购的扩张方式由来已久,早在十多年前的1992年,印尼籍企业家黄鸿年曾在中国“首创”行业扫荡式并购,在当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黄鸿年1991年12月12日在香港收购一家经营业绩很差的上市公司――红宝石公司,更名为“香港中国策略投资公司”,简称“中策公司”。1992年4月,黄鸿年以中策公司的名义首次收购山西太原橡胶厂,1992年5月在

福建泉州收购了该市全部的国有企业,共37家。1992年9月收购大连轻工局下属的全部企业,成立合资企业102家,以后又连续在杭州、宁波、无锡等地区设立数十家控股型合资企业。中策公司分区域、分行业、成批地并购国有企业后,一部分经过包装后在境外上市,如在
百慕大
群岛注册一家由中策公司全资控股的“中国轮胎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丰厚的资本利得,但对企业的发展很不重视。“中策现象”首次引起了人们对外资并购的担心或恐惧!

  面对今天外资更大规模的行业扫荡式并购,我们重温“中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黄鸿年是外资巨头在华采取行业扫荡式并购的开山鼻祖,但与现代欧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比,黄鸿年先生只是“小巫见大巫”,望尘莫及。

  自2001年来,外资并购内资企业的案例迅速增加,主要分布在赢利能力很好的行业:一是市场前景非常看好的制造业,如汽车、电信、啤酒、饮料、日用品、机械等;二是规模效应明显的流通业,主要是批发与零售,以及大型综合超市等行业;三是技术含量较高利润较为丰厚的行业,如医药行业等。

  2001年,中国电信业发生了两起具有代表性的并购案例,一是世界电信产业巨头阿尔卡特以3亿美元收购上海贝尔50%+1股的股份,阿尔卡特以极富象征性地多持有2股而获得控股地位;二是美国电气巨头艾默生以7.5亿美元收购深圳华为公司的所有电器业务——安圣电气有限公司。

  啤酒等食品业是一个“永不衰落”的行业,在人们的“吃穿住行”中,“吃”永远是排在第一位。我国人口众多,啤酒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啤酒行业成了外国资本巨头争夺的战场: 2001年10月全球第二大啤酒商南非酿酒集团SAB控股50%的香港华润公司并购四川蓝剑啤酒公司, 2002年4月南非酿酒集团SAB以1亿美元增资香港华润公司,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目前,香港华润啤酒在中国已拥有34个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超越燕京与青岛啤酒,成为中国啤酒行业的“龙头老大”。目前已有高达15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外资参与我国啤酒行业的并购,外资已经占领中国啤酒市场50%以上的份额。

  在饮料行业,国内原有的八大碳酸型饮料公司已有七家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收编,外资饮料已经占领我国饮料市场90%以上的份额,国内品牌仅剩下风雨飘摇的

健力宝

  在洗涤用品市场上,全国四大年产8万吨以上的洗衣粉企业已有3家被外资收购,宝洁公司如今占有中国洗发品市场60%以上的份额。

  渠道为王,流通业决定国家的经济命脉,它不仅决定国家的工业生产,还能左右企业品牌的产生。在美国企业50强中,流通企业就占10家,高达20%的比例。我国流通领域的零售企业15强中,外资企业占了10强。由于外资进入过多,国内不少流通企业已在破产的边缘挣扎。

  工程机械领域的行业龙头企业更是外资巨头垂涎三尺的收购对象。2005年10月25日,全球著名的金融资本凯雷投资集团动用3.75亿美元控股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里的龙头老大徐工机械85%的股份,取得绝对控制权。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已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骨干企业厦工集团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合作的关键条款是卡特彼勒取得控制权。在卡特彼勒的拟收购对象中几乎囊括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全部龙头企业: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宣化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东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

  制药行业由于技术的垄断性,在广义制造业领域是最赢利的行业。从我国药品进出口数字来看,直接从外国进口的药品占市场需求的很小比例,都是“国产药品”。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医药企业都是外资控制的合资企业,即使象哈药集团这样的“地道”中国药企,也于2005年处在香港中信资本和美国华平投资集团两家金融资本的联合控制之下。

  无论是外国的金融资本还是产业资本,其“醉翁之意”是首先从龙头企业开刀,采取行业扫荡式并购的方式快速控制中国赢利前景良好的产业。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企业规模相对弱小,如果缺失国家产业政策的保护,除了任人鱼肉之外就一切都无能为力。

  (作者系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高级研究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