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需要具备五大要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 23:00 新京报 | |||||||||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中国已经成长起来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优势企业,但是,他们的优势仅仅体现在国内市场东拼西杀,和那些在国际市场呼风唤雨的跨国公司相比,却显得相当弱小。虽然他们也急于将业务扩展到全球市场去,但是面对汹涌澎湃的全球化大潮,总觉得心里没底,不知举步何方,不知如何跨出那艰难的一步。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可以感受到,中国的优势企业要想成为在国际市场运筹自如的跨
当然,拥有成熟的技术能够让企业靠规模获取一定的利润,但领先的技术能让企业获取高额的利润。目前中国很多企业的利润仅仅来自廉价劳动力,既没有熟练掌握本行业的基本技术,更不拥有本行业的领先技术,这样的企业,即使规模再大也不具有持续的竞争力。 要素之二:是否拥有合理的产权结构和管理运营机制。真正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是建立在合理的产权结构和管理运营机制之上的,它们能大大增强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只有产权结构合理了,才容易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营机制。在这方面,中国的企业由于受体制等因素的制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无论是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还是民营资本控股的企业,都有着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反观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的跨国公司,大都是因为有合理的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及规范化的公司运营机制,才孕育并强化了其持久不衰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中国的企业,如果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就必须踏踏实实地研究企业股权结构及运营机制问题,先用现代化的公司理念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再改造自己的企业。 要素之三:是否具有较强的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能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优势资源就成为了跨国公司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力及资本资源、采购原材料质量与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最终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因此,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就成为跨国公司最为重要的战略选择和策略手段。 同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还可以更好地突破贸易壁垒,使产品更容易打入国际市场,中国的优势企业要想发展为跨国公司,这种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西方的跨国公司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强大的资源配置的能力,这与其有一个强大的、足够产生很大影响力的强势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而中国政府在全球的影响力、控制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要素之四:是否具有把握、控制和运筹国际市场的经验和能力。要走出国门,就必然要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如何与外国政府打交道,如何与竞争对手打交道,如何寻找合作伙伴并与其很好地合作,如何适应不同的民族习惯、文化特征、宗教背景及法律约束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公司能否有效拓展和控制国际市场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些方面的能力及经验就贸然拓展国际市场,很有可能会得不偿失。 以TCL收购德国施耐德为例,TCL看中的是施耐德的品牌价值,但施耐德在德国的社会形象是一个保守的、不断破产转卖的私人企业,产品还不如TCL先进,如果把TCL的高精尖电视机贴上施耐德的品牌到德国去卖,德国人就知道这不可能,因为施耐德生产不了这种产品。 因此,德国一个著名经济学家认为,与其借施耐德进入德国市场,TCL还不如用自有品牌。 当然,把握、控制和运筹国际市场的经验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形成的,跨国公司也是经过多年的积累才达到现在的水平,中国企业不但这方面的现有能力还非常弱,而且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研究国际市场的意愿和能力都还远远不够,这也是当前中国很多优势企业面对国际市场败走麦城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素之五:是否拥有适应全球化运营的合理的人才结构。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人力资源的竞争,人才已经成为了第一资本资源,不论一个企业在别的方面的优势如何,如果没有充足的人才准备,没有合理的人才结构,最终必将失败。跨国公司依靠其雄厚的资金、良好的工作环境、优厚的待遇和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吸纳了大量优秀的人才,这是他们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纵横驰骋的资本。 中国的企业现在虽然也开始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但还远远不够,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等方面与跨国公司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国际化人才的准备更是不足,这将成为中国优势企业发展成为跨国公司的一个极大障碍。(郭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