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企业并购 > 正文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尚不成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03:54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 贾林男 李爱明

  中美总商会会长任剑浩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黄金期还需5到10年

  2月14日中美经贸论坛期间,记者专访了中美总商会会长任剑浩。任剑浩在美国有着1
5年的并购经验,记者就中美两国的并购问题和商会的运作采访了他。

  记者:您怎么看待中国企业收购国外企业,尤其是美国企业?

  任剑浩:有很多人以为中国企业有能力在美国收购公司,其实不是这样的,有能力的很少。除了很少很少的中央企业,在美国的中国企业规模都不够大,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资金。另外中国的管理组织还不成熟,中国公司的决策一般都是由大老板确定的。再次文化、思维方式也不同。所以中国在美国收购公司刚刚起步。

  记者:您觉得未来前景怎样?

  任剑浩:现在我的朋友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但我觉得成功的机会不是很大。因为中国生产能力过剩,没有名牌,很多都是跟着美国生产,附加值很低,中国企业很辛苦,利润不大。还有一点,收购之后的管理很重要,也就是买了之后如何管理的问题。中国还没有这些水平,大概还需要5-10年。

  记者:您怎么看现在很多海外收购基金在收购中国企业?

  任剑浩:我们的会员就有3-5家在中国从事收购。我认为收购国有企业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国企很多产房、机器不是很好,但有一点国企不是他们自己的企业,如果急于卖可能会以很低的价格卖掉;收购私人企业会很麻烦,它们找各种借口要签这样那样的文件,成者告诉政府不批准收购,实际上是在谋求更高的价格。

  我认为单单来中国收购工厂意义不是很大,因为中国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市场开始饱和,而没有市场就没有收益,这是中国最大的问题。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中美总商会?

  任剑浩:中美总商会是1993年创办的,目前98%的会员都是美国公司,其中40%到50%没有到中国来过,我们要带它们来。在400个会员中,大多数为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的年营业额在2000万到20亿美元之间。中小型企业不像摩托罗拉那样的大企业,它们没有那么多资源。

  记者:商会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任剑浩:我们是中美公司间的桥梁。什么桥梁呢?很多美国公司从来也没有到中国来,所以商会给他们各种培训,包括文化培训,与中国公司交流,我一年会带它们来中国十几次。

  我们带来的企业中,有50%-70%最后到中国投资,其中又有50%的会员都投入在汽车零配件产业。另外30%不准备到中国投资,为什么不呢?并不是所有美国商品在中国都有

竞争力,有的产品只能在美国生产,然后流通到中国来。

  记者:这些企业在中国投资发展面临什么困难?

  任剑浩:主要是信息不容易获得,政府有秘密。而且一旦决定投资,很多当地领导的孩子都来找工作。再有就是找管理人员非常困难。

  记者:有没有带很多中国企业去美国?

  任剑浩:这里有个麻烦,就是观念不同。美国人来只找我们中美总商会,这样事情很简单;而中国人到美国去还会找很多朋友,把事情搞得很凌乱,要知道找很多朋友帮忙往往什么事情都搞不定。

  记者:商会在财政上是怎样运作的?

  任剑浩:我们与中国所有的商会都不同,我们与美国政府没有关系,也没有很多社交活动。我们的财政来自三个方面:第一块是会员费,占30%左右;第二块是论坛、讲座和各种培训,占40%左右;第三块是为会员提供服务,占30%左右。商会每年的收入大概有200万美元。我们不用很多人,全职人员只有5个,兼职的人员很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13,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