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新是文化创意企业血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6日 15:29  经济参考报

  作者:陆伍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在经济萧条的时代,常常给文化创意企业带来机遇。比如,1929年至1933年,美国经济大衰退时,好莱坞借机崛起,进而渗透进世界各国的文化中;20世纪70年代,日本动漫产业在西方经济危机后苏醒;1997年,亚洲遭遇金融风暴,韩国饱受冲击,但随后“韩流”风靡亚洲……有人对这个现象做了平民化的解释——文化消费可以帮助人们躲避经济危机带来的窘迫、熨平心理创伤。所以,文化消费产品在经济不景气时显示了特有的生命力。

  是不是文化产业真有消抵经济困境的理论意义,笔者不敢妄评,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性经济危机背景下表现出的生命力,却可圈可点。近年来,“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和文化向心力的重要内容,成为各地发展“新经济”的切入点。有数字表明,目前,国内约有一万家与动画有关的公司,每年生产10万分钟动画节目,数量已经超过了日本,今年将达到12万分钟。中国动漫企业对原创性的追逐,正拉动该行业从创作到营销的就业水平。

  然而,文化创意产业并不是绝对的避风港。创意的核心是创新。比尔·盖茨说,好的创意才是价值之源。英国学者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则认为,“创意经济”指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如果文化创意企业失去创新的锐利,一样会被经济寒潮席卷,一样会在经济动荡中苍白。曾经,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远远落后于别人,彼时,我们的大众娱乐载体充满着日本的动画产品;我们一度太多地自恋已有的经典,最终观众被一点点从《大闹天宫》的辉煌中拉走。2006年初,我国提出“创新型国家”目标,让中国文化创意企业找到了焕发活力的钥匙。于是,有了原创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风靡,有了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从“四大发明”到“文房四宝”,从太极万象到“记忆之塔”的创意抒写,有了对中国创意经济的无尽想象……欧洲安博斯咨询公司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上海的创意产业已具规模,极有可能继伦敦、纽约、东京之后成为全球第四大创意产业园地;南京市计划在三年到五年内打造10个创意产业基地;无锡市早在2002年即创建了国内首家工业设计专业园区;杭州则喊出了“中国动漫之都”的口号……

  创新正使一个文化大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找到一条明确的发展路径。

  春寒料峭。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性经济低迷仍在蔓延的大背景下,该如何利用机遇加快成长,需要我们的文化创意企业表现出大智慧。如今,虽然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但是存在资源整合、品牌打造、内容原创三大软肋,大而不强的现实凸显。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好莱坞动画大片在利用中国元素方面的能力,让中国同行遗憾。面对金融危机已经有人预言,“资本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已然来临。”虽然绝对,但对创意经济的展望却有思考意义。希望我们的文化创意企业对未来的把握更有“创意”,真正成为经济严冬中的创新行业。

    相关专题:

    聚焦三鹿被收购事件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