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企业财务状况的质量特征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 09:03 新浪财经
张新民,1962年12月生。企业财务质量分析理论的创立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常务理事。资深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FCCA)。 10月23日-10月29日,新浪财经把一周的时间留给张新民。----编者按 企业财务状况的质量特征 10月24日 星期二 文/张新民 王秀丽 张新民 王秀丽 一、财务状况及其内涵 在美国会计界,常常将资产负债表称为财务状况表(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在当前公认的资产负债表定义中,也常常认为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报表。显然,这里的“财务状况”指的是资产负债表状况,也就是指资产负债表所包括的所有内容。 用财务状况这样含义丰富的词汇去定义资产负债表,不仅说明了财务状况的基本内容,同时也说明了资产负债表是最全面地反映企业财务信息的综合报表。那么,其他报表的作用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企业的财务报表除了资产负债表外,主要还有利润表(含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从报表的发展过程来看,现金流量表替代的是以营运资本为编制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反映的是两张连续会计期间的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余额差异的变化过程: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最后项目“未分配利润”的金额一定等于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目中的“未分配利润”的金额;而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两张连续会计期间的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项目余额差异的变化过程:即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项目的金额一定等于当期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的年末与年初金额之差与“短期投资”项目中属于现金等价物部分的年末与年初金额之差的和。 由此可见,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体系中,资产负债表是一张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核心报表,其他报表仅仅是对资产负债表中一些重要项目的变化过程的解释:利润表是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当期数量变化过程的解释,现金流量表则是对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当期数量变化过程的解释。为此,我们除了可以将资产负债表称为“财务状况表”外,我们也可以将其他反映资产负债表中某些重要项目的报表统称为“财务状况变动表”,如可以将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称为“盈利状况及利润分配状况表”、将现金流量表称为“现金流量状况变动表”。概言之,财务状况即指资产负债表状况。 当我们对财务状况有了上述认识,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财务状况的具体内容。财务状况一般包括:企业的盈利状况;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企业的资产质量、规模、结构状况;企业的资本结构状况;等等。 二、与企业财务状况质量特征有关的概念体系 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认为,与企业财务状况质量特征有关的概念体系至少应该包括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和现金流量质量。 (一)资产质量 资产质量,是指特定资产在企业管理的系统中发挥作用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被利用质量、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以及为企业发展目标做出贡献的质量等方面。需要指出的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资产质量主要关注的不是特定资产的物理质量。这是因为,相同物理质量的资产在不同企业会表现出不同的贡献能力。换句话说,资产对不同的企业而言,具有相对有用性。一项资产,即使是物理质量再好,如果在特定企业中不能发挥作用,也不能算作该企业的优质资产,而只能算作不良资产。但是,如果该资产在另外的企业中能够得到较好利用,发挥较好作用,则应作为另外企业的优质资产。 资产质量的这种相对性特征,形成了企业重组增值的基础。 (二)资本结构质量 对资本结构的理解,有多种多样。主要有:(1)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的实收资本结构,即拥有分红权的股东入资的入资者以及入资规模结构;(2)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结构;(3)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有代价的负债(即贷款以及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所引起的负债等)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结构以及(4)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结构;等等。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有代价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见的结构。 至于什么是资本结构质量,在一般的财务管理的著述中,并不能直接得到答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是,从财务管理的著述中关于资本成本以及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讨论内容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强烈的印象:(1)质量较高的资本结构应该具有较低或者最低的资本成本;(2)质量较高的资本结构应该能够导致企业的股权价值较高或者最高。 但是,我们在企业管理的实际中,发现一些资不抵债、或者资产质量严重不良的企业,仍然能够筹集到负债资金。而一些具有发展潜力或者发展前景的企业,则会举借使得企业资本成本明显提高的债务。这些现实值得我们深思:如何看待企业资本结构的质量? 实际上,在实际筹资的过程中,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往往并不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资本成本和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因素,而是筹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这就是说,在面临生存问题的时候,企业筹资时首要关注的是通过筹资解决企业眼前的困境;在涉及到发展问题的时候,企业在筹资时首要关注的不是增量筹资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是高还是低,而是该增量筹资所对应项目在未来提供经济效益的能力:如果该增量筹资所对应项目在未来提供的经济效益足以补偿筹资成本,则该筹资在经济上就是可行的。 据此,我们认为,资本结构的质量是指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当前以及未来经营和发展活动相适应的质量。这就是说,资本结构质量主要应该关注指企业在现有资本结构下良性发展的质量。资本结构质量较好的企业,应当表现为融资能力较强、偿债(短期与长期)能力较强,杠杆比率较为合理。反之,资本结构质量较差的企业,应当表现为融资潜力较差、偿债(短期与长期)能力较差,债务比例过高等。 (三)利润质量 利润质量,主要涉及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利润结构以及利润的结果等方面的质量。高质量的企业利润,应当表现为企业所依赖的业务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利润结构较为合理、企业对利润具有较好的支付能力(交纳税金、支付股利等)、利润所带来的净资产的增加能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资产基础;反之,低质量的企业利润,则表现为企业所依赖的业务具有企业的主观操纵性或没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利润结构不合理、企业对利润具有较差的支付能力(推迟交纳税金、无力支付股利等)、利润所带来的净资产的增加不能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资产基础。 (四)现金流量质量 现金流量质量,是指企业的现金流量能够按照企业的预期目标进行运转的质量。现金流量质量较高的表现应该是各类活动的现金流量周转正常,现金流转状况与企业短期经营状况与长期发展目标相适应。 三、企业财务状况的质量特征 (一)资产的质量特征 质量较高的企业资产,应该能够满足企业长、短期发展以及偿还债务的需要。 从资产的功用来看,不同的资产有不同的功用,因而其质量特征也各不相同: 第一,企业的经营性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减去短期投资)是企业短期内最具有活力的资产,也是企业近期经营业绩的主要来源、偿还短期债务的主要保障。因此,经营性流动资产的质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1.高质量的经营性流动资产应该具有适当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其中,存货周转率与商业债权(即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之和)周转率应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应该注意的是,存货周转率与商业债权周转率可能存在反向关系:在企业产品的可替换性较强、其信用政策对产品市场有较大影响的情况下,放宽信用政策可能会加速存货周转,但同时会导致商业债权的回收期变长;紧缩信用政策可能会抑制存货周转,但同时会导致商业债权的回收期变短。 2.高质量的经营性流动资产应具有较强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中应该有适当的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 3.其他应收款与待摊费用,通常是经营性流动资产的主要不良资产区域,其规模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成效,为此该部分不应该存在金额过大或波动过于剧烈等异常现象。 第二,企业的对外投资,体现了企业谋求对外扩张或者赚取非主营业务利润的努力。因此,高质量的短期投资,应该表现为短期投资的直接增值;高质量的长期投资,则应该表现为:(1)投资的结构与方向体现或者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相符;(2)投资收益的确认导致适量的现金流入量;(3)外部投资环境有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等等。 第三,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企业从事长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装备水平。因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质量评价,主要应取决于这两项资产所能够推动的企业经营活动的状况。高质量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应当表现为(1)其生产能力与存货的市场份额所需要的生产能力相匹配,并能够将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利润;(2)周转速度适当,资产的闲置率不高。 (二)资本结构的质量特征 我们认为,关注企业资本结构的质量特征,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资本成本的水平与企业资产报酬率的对比关系;第二,企业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与企业资产结构的适应性;第三,企业的财务杠杆状况与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杠杆状况与企业未来融资要求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第四,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构成状况与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等。 1.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与企业资产报酬率的对比关系。 一般来说,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取得和使用资本所付出的代价,主要包括筹资过程中的筹资费用和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费用。其中,筹资费用是指企业获取资金来源(如发行债券、股票以及其他筹资方式)过程中发生的申请、登记、印刷等费用;使用费用则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因使用资金而支付给资金提供者的报酬,如利息、股利等。 这样,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除去筹资费用外,企业从债权人处筹集的资金(负债)与从股东处筹集的资金(资本),均存在资本成本的问题。企业的资本成本,应该是指企业的负债成本与股东入资成本的加权平均成本。 因此,从成本效益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只有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应当为企业的利息和税前利润与企业总资产之比)大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企业才能在向资金提供者支付报酬以后使企业的净资产得到增加,企业净资产的规模得以扩大。反之,在企业的资产报酬率小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企业在向资金提供者支付报酬以后,将缩减企业的净资产,企业净资产的规模将逐渐缩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质量较差。 需要注意的是,在比较企业的资本成本与资产报酬率时,不仅应参考历史数据,更多的还要关注这两项指标未来的动态变动情况,因为企业的资产报酬率和资本成本会随着企业盈利状况和货币市场的供需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对企业资本结构合理性的分析,也应该是动态的。 2.企业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与企业资产结构的适应性。 从期限构成的角度来看,企业资金来源中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在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下,属于永久性资金来源。企业资金来源中的负债部分,则有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之分。 按照财务管理理论,企业筹集资金的用途,决定筹集资金的类型:企业增加永久性流动资产或增加长期资产,应当通过长期资金来源(包括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解决;企业由于季节性、临时性原因造成的流动资产中的波动部分,则应由短期资金来源来解决。 如果企业的资金来源不能与资金的用途相配比,在用长期资金来源来支持短期波动性流动资产的情形下,由于企业长期资金来源的资本成本相对较高,最终会导致企业的效益下降;在企业用短期资金来源来支持长期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的情形下,由于企业的长期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的周转时间相对较长,企业可能经常会出现急迫的短期偿债的压力。 这就是说,企业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与企业资产结构相适应时,笔者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质量较好。否则,要么会导致企业的效益下降,要么会增加企业短期偿债的压力。 3.企业的财务杠杆状况与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杠杆状况与企业未来融资要求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 企业的财务杠杆,一般可以表现为三种关系:即负债与资产的对比关系(即资产负债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关系、或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关系。实际上,上述三种关系所表现的实质内容是一致的:即表现在形成企业资产的财务来源中,负债所占有的相对规模。 按照一般的财务管理理论,企业财务杠杆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资源对负债的依赖程度越高。在企业过高的财务杠杆比率的条件下,企业在财务上将面临着以下压力:一是不能正常偿还到期债务的本金和利息,二是在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可能会由于所有者权益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使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三是受此影响,企业从潜在的债权人那里获得新的资金的难度会大大提高。这就是说,企业在未来进行债务融资以满足未来正常经营与发展的难度会因企业较高的杠杆比率而增加。因此,较高财务杠杆比率的企业,其财务风险相对较高。 4.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构成状况与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 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的构成状况,主要是指三个方面:一是指在企业的实收资本结构中,普通股与优先股的构成比例;二是指在企业的普通股份的构成中,控制性股东、重大影响性股东和非重大影响性股东的持股者的构成状况;三是指企业所有者权益各构成项目的比例。由于优先股份一般没有表决权,因而我们在下面的讨论中,将主要针对普通股股东构成进行讨论。 我们知道,按照企业股权持有者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一般可以将企业的股东分为控制性股东、重大影响性股东和非重大影响性股东三类。其中,控制性股东将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重大影响性股东则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而非重大影响性股东则对被持股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显然,控制性股东、重大影响性股东将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时,必须关注企业的控制性股东、重大影响性股东的背景状况:谁在控制(和重大影响)着某一特定企业?控制(和重大影响)着某一特定企业的股东有没有能力将企业引向光明的未来? 在分析企业所有者权益各构成项目时,应根据各项目的取得途径、具体用途和永久性来分析各部分的比例。大家知道,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各构成项目是按永久性递减的顺序排列的。实收资本是企业永久性的资金来源,它是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偿还债务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的缓冲器,实收资本越充足,企业承担各种风险的实力就越强。而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是有特定用途的资金来源,它们的规模更多地会受资本本身和盈利状况的影响。未分配利润的规模和变化趋势是判断所有者权益结构合理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未分配利润能够持续、稳定增长,并在所有者权益中占较大比重,表明企业的盈利性和成长性较好,预示企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三)利润的质量特征 我们认为,利润质量较高的含义是是指:企业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利润结构基本合理,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因此,考察企业利润的质量特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一定的盈利能力 我们所说的“一定的盈利能力”是指,在企业会计政策保持一贯性的条件下,在绝对额上,企业具有大于零的净利润;在获利能力比率上,其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营业利润率等指标在同行业中处于平均水平以上。 2.利润结构基本合理 “利润结构基本合理”有以下几层含义: (1)企业的利润结构应该与企业的资产结构相匹配。 在企业的利息和税前利润(即净利润加上所得税和利息费用)的构成中,其投资收益与“利息和税前利润减除投资收益以后剩余的其他利润”(下称“其他利润”)之间的数量结构与企业资产总额中的对外投资与“资产总额减去对外投资以后剩余的其他资产”(下称“其他资产”)之间的数量结构相匹配,没有出现在对外投资结构未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在利润表中出现营业利润下跌的同时,投资收益的数额按照净利润稳定增长的要求来“救驾”、投资收益与营业利润在金额上出现“互补性”变化的情形。我们这样分析的基本思路是:企业的资产总额带来了利息和税前利润。其中,对外投资带来了投资收益,其他资产带来了其他利润。因此,利润表中的利润结构应该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结构相适应。 (2)费用变化是合理的、费用在年度之间没有出现不合理的下降。 我们知道,企业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其金额总量的变化按照与企业经营业务量水平的关系可以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其中,总额随着企业经营业务量水平的高低成正比例变化的费用为变动费用;总额不随企业经营业务量水平的高低变化而保持固定的费用为固定费用。这就是说,在企业各个年度可比同类费用的走势上,其总额应该与经营业务规模相适应,即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期间变动费用会随着经营业务规模的提高而增长。但是,在企业经营业务规模因为竞争加剧等原因而下降的情况下,期间费用的规模由于参与竞争需要更多的费用投入,也不一定会降低。另外,固定性期间费用在一定的范围的业务量下,通常很难变动。还有一些短期内很难为企业带来收益,但会影响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费用,如研发费用、培训费用等,削减这些费用不仅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可能是企业利润下降的一种迹象。为此,在分析企业的费用时应该对企业在年度间费用下降(直接对利润增长或不降低利润做贡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3)利润总额各部分的构成合理。 一般来说,企业的利润总额是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差额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在企业有较大规模经营活动的条件下,其正常经营期间的营业利润应该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营业利润的持续、稳定的增长,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好的盈利前景。投资收益的比例和变化应该与投资规模的变化和投资项目的效益性相联。至于营业外收支差额则是由偶发性的业务带来的,正常情况下不应作为利润的主要构成部分。 3.企业的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 “企业的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是指企业的主要利润组成部分有足够的获取现金能力,企业对利润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这主要包括: (1)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利润表中“同口径营业利润”保持应当基本一致。 在这里,之所以出现“同口径营业利润”的概念,主要是因为在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口径并不一致。原因之一是利润表中营业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确认的,而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以现金制为原则确认,由此导致了两者口径不一致。原因之二是营业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所包含的内容上存在差异:在我国,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减去了在现金流量表中作为筹资活动处理的“财务费用”,但没有减去在现金流量表中作为经营活动处理的“所得税(费用)”。同时,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减去了并不引起现金流出的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等内容。因此,利润表中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口径基本一致的“同口径营业利润”可以近似地表现为: 同口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财务费用+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所得税(费用) 从长期来看,在企业处于稳定发展时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应当与同口径营业利润基本保持一致。 (2)投资收益应该对应一定规模的现金回收。 我们知道,企业的投资收益,有下列几个来源渠道:①投资的转让收益;②债权投资的利息收益;③权益法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④成本法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股利收益。其中,投资转让收益,一般将直接引起企业当期现金的增加;债权投资的利息收益,或者已经引起企业年度内的现金增加,或者引起期末应收利息债权增加;成本法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股利收益,或者已经引起了企业年度内的现金增加,或者引起期末应收股利债权增加;权益法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在对方没有宣布发放现金股利的情况下,只对应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如果对方宣布发放现金股利,投资收益将部分对应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剩余部分会引起期末应收股利债权增加。这就是说,企业投资收益质量较差、难以对应现金回收的主要原因是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在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只全部或者大部对应长期投资增加的情况下,我们很难确定这种投资收益的最终质量到底会怎样。为此,在分析投资收益的现金可收回性时,应注意与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收益收回的现金相比较。 (四)现金流量的质量特征 现金流量的质量特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稳定发展阶段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应该对企业的利润有足够的支付能力。 对于那些商品经营活动占有较大比重的企业来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企业短期内最稳定、最主动、最可以寄予希望维持企业经常性资金流转的现金流量。在投资收益所对应的现金流入量波动性较强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可能会主要用于下列用途:(1)支付利息费用;(2)支付本年现金股利;(3)补偿本年度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等摊销性费用;(4)补偿本年度已经计提、但应由以后年度支付的应计性费用;(5)如果还有剩余的现金流量,则剩余的净现金流量可以为企业对内扩大再生产、对外进行股权和债权投资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 也许有读者会问,投资收益也会产生现金流量,也可以用于上述各个用途。为什么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提出如此高的要求? 确实,投资收益也会产生现金流量,也可以用于上述各个用途。但是,除了投资的出售价格高于买入价格所引起的投资收益(主要发生在短期投资和对长期投资的处置上)企业可以直接获得现金流量以外,不论是债权投资收益(利息收益),还是股权投资收益(既可以权益法确认,也可以成本法确认),其所引起的现金流量均取决于被投资者的现金支付能力!对投资者而言,完全不象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那样有直接的控制能力。因此,在正常的分析中,对投资收益所引起的现金流入量作为“意外的惊喜”来处理,会有利于掌握对现金流量规划的主动权。 2.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能够体现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要求,投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入具有盈利性。 从企业投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出量来看,企业的投资活动明显地分为两类:(1)为对内扩大再生产奠定基础,即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2)对外扩张,即对外股权、债权支付的现金。上述两类活动,将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应该体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因此,此类活动的现金流量应有较强的计划性,并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内在联系。 另外,投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入量可能是在盈利状况下取得的,也可能是在亏损状况下取得的,例如企业在不得以的情况下,以低于投资成本的价格处置投资时,仍然会带来现金流入量,但此时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项目将会体现为亏损。为此,只有盈利状况下的投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入量才是高质量的。 3.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该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周转的状况,为上述两类活动服务。在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周转的结果为小于零、需要其他途径的现金来源,而企业又没有累积的现金的时候,筹资活动应该适时筹资,以满足上述两类活动的现金需要;在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周转的结果为大于零、需要其他途径的投资活动来消耗现金,以获取更多利润的时候,筹资活动应该适时地调整筹资规模和速度,并积极寻找投资方向,以消耗上述两类活动积累的现金,为企业创造效益;在债务融资到期时,应保证有足够的自有资金积累或举借新的债务,保证到期债务的偿还。 主要参考资料: 1.郭泽光、郭冰. 2002. 企业增长的财务问题探讨. 会计研究,7 2.陈静. 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 会计研究,4。 3.安徽省会计学会课题组.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调查研究. 会计研究,4 4.张俊瑞、杨鸣. 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评价体系之探讨. 会计研究,8 5.沈生宏、刘峰. 权责发生制 公允价值和会计信息相关性. 会计研究,6 6.冯丽霞、王剑波. 企业获利能力分析指标探讨. 会计研究,5 7.谷祺、刘淑莲. 财务危及企业投资行为分析与对策. 会计研究,10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