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陈荣平:与德鲁克就现代管理问题的对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 18:19 《管理学家》

  □ 陈荣平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在中国,“现代”一词已经用得很滥了。大凡是强调自己的理论、思想观点具有创新性、与众不同都喜欢冠以“现代”。君不见,什么现代咨询、现代营销、现代广告、现代传媒、现代减肥术、现代美容等等,不一而足。管理学中的“现代管理”是有其特定含义的,主要是相对于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或者说古典管理)而言。在德鲁克那里,现代管理一词
其实与管理学是差不多的。因为,古典管理时期,管理学还没有正式形成学科、还没有进入商学院的讲坛,只是到了现代管理时期,管理学才正式形成学科并进入商学院讲坛的。开创管理学并把管理学请上大学讲坛的不是别人,正是德鲁克。为此,就如何理解和把握现代管理问题请教德鲁克是绝对没有错的。甚至可以说,理解现代管理也就把握了管理学最基本的内容了。当然,在现代管理中,有突出贡献的绝不只是德鲁克一个人,这就是管理学发展史上所说的“理论丛林”。

  首先,现代管理是在批判“科学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科学管理有什么问题需要批判呢?德鲁克等人的这些批判对我们发展中国的管理学有些什么重要的启示呢?科学管理是按照西方的分析思维传统对生产活动过程所进行的一种理解和解决方案。这种思路的最大特征是把生产活动过程进行动作分解,从而发现最有效率的动作并推广之。正如后来的研究者所指出的一样,科学管理“从基本因素—一个工人在某一时间从事的生产过程出发来考虑问题。工商企业管理技巧的新态度正是由此发展出来的。”我个人以为,尽管德鲁克是从批判科学管理基础上发展出现代管理学,但是,现代管理只是一种“新态度”而已。德鲁克等现代管理学者批判科学管理的出发点是很明确的,由于注重分析而忽略了整体、由于注重成本控制而忽略了顾客、由于注重内部管理而忽略了外部责任和环境管理、由于注重投入产出分析而忽略了长远发展战略等等,这些都是现代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说白些,现代管理对科学管理的批判是一种建设性、发展性的批判,并没有像我们国内一些管理人所采取的简单化态度,轻易地对科学管理进行指责、批判。中国一些管理人的这种草率态度,恰恰说明中国管理的“开放学习”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被动开放学习”遗风。被动开放学习的一个重大特点是:赶时髦,人家说“现代”就跟着“现代”,人家说“后现代”也就跟着“后现代”,这不是一个成熟的学习态度,需要从“被动开放学习”转向“主动开放学习”。什么是主动开放学习呢?完整地把握对象进行系统地学习、批判和发展,不是人云亦云。这方面,韩国堪称一个典范,韩国从来不会计较哪些东西是中国的,哪些东西是韩国的,结果到现在,还有不少国人对

韩剧不服,“不就是中国古典的一些东西加上现代大制作吗?有什么了不起!”不扯太远,这就是我想举例说明的“主动开放学习”—无我无它,只有价值!

  其次,现代管理是管理学从技术、艺术上升到实践的产物。管理学从科学管理到现代管理的演进,表现出管理学从艺术、技术到实践这样一个发展和上升的逻辑。因此,理解现代管理不能离开科学管理。但是,如果我们在现代管理与科学管理之间比较优劣,问哪个好?哪个不好?那就要出大笑话了。这好比农村没有文化的老太太,一看到电影的正角和反角就要问: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甚至问:哪个是敌人?哪个是自己人?现代管理与科学管理不存在哪个好哪个不好的问题,如同筷子和刀叉不可比较一样道理。原因是,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强的学科,它的有效性取决于对象的特点。说白些,如果你的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员工素质低,那么,科学管理肯定要比现代管理有效得多—这是现代管理与科学管理在横向上的比较。

  如果从纵向来比较,管理学同样遵循了从管理技术、管理艺术上升到管理实践(或者说是实践的管理)这样一个逻辑在演进。这里,笔者借用老马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来说明之。这个逻辑至少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科学管理是管理学的发端,是现代管理“精神革命”的源泉,它演进的历史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管理学的开放学习角度看,如果我们试图简单地用“抢占战略制高点”的思维学习,那就等于“有三碗饭量”的人说,我就吃“第三碗饭”,不用吃第一、第二碗饭了。这种“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学习逻辑,如果发生在管理学的“学术研究领域”那是很好的现象—研究需要追逐前沿。但是,如果发生在应用研究领域、咨询领域、培训领域,那就是十足的“误导”了。原因很简单,没有科学管理就像不吃第一、二碗饭直接吃第三碗饭。不少咨询培训师为了招揽生意,抓住一个新概念大肆贩卖时候就是这样说的:他们的新概念就是“可以不吃第一、二碗饭,直接吃第三碗饭”。还冠冕堂皇地美其名曰:这就是“后发优势!”这是十足的江湖骗子行径!现代管理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化发展(如,当时的企业文化热)之后,最终是走向实践阶段。所谓实践阶段,简单而言就像黑格尔三段论的正反合一样,是一种不分现代、传统、科学、古典的时期,只有“有用”—实践的结果往往都是回归事物本来的真谛。

  最后,现代管理不是管理学的终点,而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可能细心的朋友会问,我这样的理解是不是说实践阶段的管理就是管理学的终点了?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里,我们不用黑格尔那种正反合的抽象思辨来理解,就用流行歌曲的唱腔说吧:“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到现在,在西方国家已经没有什么人再去理会什么“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就像普通的美国公民、英国公民不再去关心“什么是现代化?”一样道理。原因很简单,有了几十年自驾车历史的人他还会关心什么是“斜坡起动”吗?那么,是不是说发达国家的商学院就不用教科学管理或者现代管理呢?不是的,就像驾驶学校一样要教“斜坡起动”一样,不管是管理学多么发达依然要讲“科学管理”。 把管理发展的历史用一种逻辑的方式进行理解、传播和应用—这就是实践!从实践的观点看,在任何一种管理模式中,管理的艺术、技术问题将会永远存在。只不过不会像历史一样表现得那么原汁原味,不用那么长的时间。管理的艺术和技术这种一体性,可能体现为一个人的管理水平:从技术向艺术升华;也可能表现为一本管理教科书:先讲解最基础的技术,后讲解抽象的管理艺术;也可能表现为一个组织:先建立最基本的规章制度后升华为文化管理,最后达到“不用管理”的艺术境界、美学境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