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丽
12月25日,古都北京沐浴在一片浓厚的圣诞氛围之中。在高楼大厦林立的长安街上,历史悠久的友谊商场至今屹立不倒。而这里,正是被称为“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可口可乐最早在新中国出现的地方。
“友谊商场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可以买到可口可乐的几个地方之一。”可口可乐中国公司董事长陈奇伟说。
早在1979年就加入可口可乐的陈奇伟,亲身经历了可口可乐进入新中国市场的30年岁月。
在他的回忆中,当时购买一瓶玻璃瓶装的可口可乐,相当于现在购买一箱的价钱,而且“还必须凭票购买”。
30年后的今天,可口可乐旗下的产品线已经广泛涵盖可乐、雪碧、果汁等多个领域。
在可口可乐旗下产品线日益丰富的同时,中国市场在陈奇伟眼中的景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30年前,中国的颜色主要是鲜红的红旗,蓝色、绿色的衣服,橘色的桔子水,而现在,早已是姹紫嫣红。”陈奇伟感慨,带着对中国市场的新构想,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探路
《21世纪》:1949年退出中国市场,到1972年再设办事处,能否介绍一下在这23年中,可口可乐为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做了哪些努力和准备?
陈奇伟:早在1927年,可口可乐就曾在上海设立工厂。解放后,可口可乐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代表,只有离开中国市场。
当时,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直到上世纪70年代,我们才在北京王府井的北京饭店建立了临时办事处。
《21世纪》:中方政策放开后,可口可乐是如何进入中国市场的?
陈奇伟:我们选择了跟中国公司合作,当时是中粮集团。我们双方达成协议,由可口可乐向中国主要城市和游览区提供可口可乐制罐及装罐、装瓶设备,在中国设专厂灌装并销售。
在获得政策允许后,在1979年年底,由中粮总公司安排,我们将第一批3000箱瓶装可口可乐从香港经广州发往北京。这是自1949年退出后,可口可乐第一次重返中国市场。
《21世纪》:销售进入中国市场后,可口可乐如何实现在中国本土化生产?
陈奇伟: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决定把第一个工厂建在北京。北京厂建成后,可口可乐又开始计划开第二家工厂,最终选址在广州。建了两个装瓶工厂后,我们又计划建一个浓缩液工厂,当时我们希望能够独资。
但在那个时代,中国还没有外商独资的先例,最后可口可乐和中方合资建了一个公司。
当时的谈判很困难,时间也拖得很久。现在来中国投资的企业,比我们当时幸运多了。
布局
《21世纪》:在1980年代建立第一家合资企业后,可口可乐又在中国市场进行了哪些布局?
陈奇伟:我们又陆续在南宁、大连、南京、杭州、天津等地设厂。有了前面的铺垫,我们后续的投资比以前容易了许多。
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有关政策环境也更加有利于投资。1993年,当时的轻工部就批准可口可乐建立10个新厂。
不久之后,我们在武汉、西安、沈阳等市场的瓶装厂开始陆陆续续的投产。后来,我们又拓宽产品线。
从1979年返回中国市场后,早在2005年,可口可乐就在中国投资了29家装瓶公司和37家厂房。
《21世纪》:可口可乐经常提到,要在中国市场打造一个“真正本土化的公司”,这个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在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来?
陈奇伟:我们一直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经过这些年不断的技术转移,今天可口可乐98%的采购都在中国,每年费用高达8亿美元,产品也几乎百分之百由中国生产。
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的员工99%是本土员工,可以说,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本土化的公司。
《21世纪》:在可口可乐重新进入中国市场30年后的今天,非碳酸饮料业务将在可口可乐的业务群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中国市场又将在可口可乐全球市场中占据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陈奇伟:可口可乐已将自己定位为“全方位的饮料公司”,非碳酸业务和碳酸业务对可口可乐而言都非常重要。在非碳酸业务领域,我们近期宣布收购汇源果汁;在碳酸业务领域,我们的投入也不少。
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规模,将来有望成为可口可乐全球第二大市场,甚至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