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大企业之路:索尼震荡与丰田奇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3日 03:09 第一财经日报

  丁可

  1 索尼失落资源整合时代

  2003年4月,索尼公布1~3月公司业绩,其中销售利润为1854亿日元,比预想的少了近1000亿日元。此后连续两天,索尼股价跌停,带动日经平均股价创泡沫经济后新低。索尼给市场带来的震荡,被称作“索尼震荡(Sony Shock)。”经此次危机,索尼由日本高科技企业的领头羊,一下沦为日本制造优势不再的典型。

  一部分评论将索尼的不景气归结于向娱乐、金融等行业过度扩张。确实,虽然靠电器起家,索尼1979年向保险业进军,1989年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2001年成立索尼银行,2005年收购米高梅电影公司。分析2006年度的财务报表,我们会发现,索尼的业务分布在电器、游戏、电影、金融和其他业务等五大领域。从销售收入看,各部门所占比重分别为64.3%,12%,9.3%,9.3%,5.1%。再分析其盈利结构,电器部门的赤字高达309亿日元,该年度的利润,完全依靠其他部门,即游戏(87亿日元)、电影(274亿日元)、金融(1883亿日元)、其他(162亿日元)来支撑。

  索尼却宁愿将多元化看成是一种发展方向。新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霍华德·斯丁格(Howard Stringer)提出了索尼联合(Sony United)的概念。他号召员工不要片面强调索尼作为电器厂商、音乐制作公司,或者电影传媒的形象,而应将其看作是一个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娱乐的综合实体。日本制造向来长于在单一领域发展,不鼓励偏离主业的多元化经营。从这个意义上讲,索尼的发展方向对于日本制造的传统未尝不是一种突破。

  也有评论认为索尼的危机出在高层。文科出身的出井伸之执掌索尼10年,导致组织内部出现轻制造,重传媒的风气。还有人指出,出井轻视“现场”(生产一线),是和松下电器相比,索尼业绩低落最重要的因素。但不要忘记,正是出井的任上,索尼推出了

笔记本电脑VAIO,游戏站二代,机器狗“爱宝”等畅销产品。索尼历史最高的销售业绩,也是在他任职的2001年完成的。

  亦有人将问题归咎为索尼1995年起引进的绩效主义。索尼是日本最早引进该项制度的大公司之一。该公司前任常务在《文艺春秋》上撰文,批评绩效主义只注重外在激励,使得员工挑战精神消失,热衷研发的激情集团不复重现。不过,与习惯了终身雇用、年功序列的老一辈相比,日本的年轻人对于变更工作,根据能力拉开薪酬早已没有抵触。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大部分家电企业大幅亏损时,索尼能够一枝独秀,绩效主义显然起到了关键作用。一位索尼的年轻员工就对关于绩效主义的批判不以为然。“现行的制度下,基本工资、奖金、职称每半年就会根据业绩有所调整,很大程度激发了员工的潜能。”

  索尼的问题恐怕是出在公司体制上。1994年,索尼在原有事业部制的基础上,在日本率先创建了基于“公司内部设立分公司”思想的“公司制”。当年4月,索尼将19个事业总部改编成8个作为事业单位的公司。每个公司负责一系列产品,配备有相应的设计,研发,市场营销人员,其“总裁”比原有的事业总部部长拥有更大的责任和权限。然而,这种体制被批评容易将资源过度集中到产品公司,造成总部功能的弱化。另一方面,各大产品公司之间缺乏交流,妨碍了数字电器时代需要的迅速的资源整合。著名管理专家大前研一曾表示,索尼的高层需要“放弃以往产品事业部制式的想法。拿出勇气,打碎现有组织”,索尼要“培养从零开始,重新整合资源的能力”。

  2 低调、吝啬支撑丰田方式

  2006年,丰田全球汽车销量已达到901万辆,仅次于通用的918万辆,超越后者指日可待。丰田不仅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汽车厂商之一,也是著名的“丰田生产方式”的创造者。这一方式,目前在汽车制造、机电、物流、医院等制造和非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大名鼎鼎的丰田,在日本给人的印象却是低调、不张扬。去过爱知县丰田市丰田町的人,看见那座四四方方、质朴无华的建筑都会大吃一惊,无法想象那是丰田公司的总部。历来,丰田集团的成员也乐于将自身的行事风格定位为“愚直”(过于正直),“地味”(质朴)。丰田给人的另一印象是吝啬。它和供应商议价时的斤斤计较是出了名的,它那用尽一切方法消除浪费的作风,被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形象地称为“没有一点赘肉”(Lean System)。

  然而低调意味着扎实、坚韧;吝啬意味着对效率的极度追求。正是这两点,构成了支撑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在丰田,前者被被称作“自働化”;后者则体现为赫赫有名的“准时化生产(Just in Time)”。

  “自働化”为动字加上“人”字旁,独具匠心。丰田强调,高度自动化的生产体系中,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程度提升质量。作为自働化的典型做法,丰田在流水线上每个工人身边设有一根拉线。不管出现任何问题,只要一拉线,生产就会自动停止,有经验的工人立刻赶来帮助解决。这里体现的是不惜以暂停生产为代价,也要在第一时间消灭质量隐患的意识。丰田为了贯彻自働化,还创造了很多简洁的口号。比如它提倡问“五次为什么”。员工遇到问题,绝不可轻易放过,必须层层深入,追问五次,以求追根溯源,将症结找到。

  准时化生产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另一根支柱,要求所有供应商和加工车间,必须做到在必要的时间,将必要的数量的零部件,送往必要的加工地点。确实,走进丰田的车间,每个参观者都会惊讶于车型之丰富。因为在彻底消灭库存的准时化生产下,所有车型都是接订单生产,在流水线上同时组装的。

  准时化生产得以实现,离不开供应商的密切配合。日本一桥大学教授西口敏宏的研究显示,丰田很早就形成了精悍的供应商队伍。以1986年为例,北美通用为生产600万辆汽车,要通过6000名采购人员,直接向37000家供应商采购零部件和相关服务。而在日本,丰田仅依靠300名采购人员,向300家一级供应商采购,便实现了360万辆的产量。支持这些一级供应商的,是层级丰富的供应链体系。

  供应商在多方面的努力造就了丰田供应链的竞争力。纵向上,他们与上级采购商长期合作,不仅仅根据订单完成生产,还主动参与零部件的研发。横向上,在丰田的主导下,众多供应商组成“协丰会”以及“自主研究会”等合作组织,定期交换信息,组织学习,最大程度支持丰田的发展。在2007年,加入“协丰会”的企业达到207家。

  丰田生产方式已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西口教授认为,丰田生产方式的过人之处,在于将让客户满意的观念,渗透到了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大到采购商和供应商,中到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小到同一工序的前方和后方工人,链条中的每个个体,既要对前道环节扮演客户的角色,也要对下道环节扮演供应商的角色。既要努力使客户满意,也要对供应商提出严格的质量要求。这样,所有卷入丰田生产方式的个体,每时每刻都被逼入“混沌的边缘”,又要从中争取摆脱。

  米仓诚一郎教授则主张,日本国内市场对丰田生产方式的形成有根本性影响。他在研究中指出,福特汽车针对20世纪初美国市场“大批量生产,大批量销售”的特点,开发出了大量生产单一车型,以彻底实现规模经济的生产方式。而丰田生产方式,则是为了适应日本市场规模小,需求多元化的特点而逐渐摸索出来的。米仓称誉这一方式革命性的同时实现了“多品种小批量”和降低成本,是福特式生产方式后全球制造业一次重大的范式转换。

  东京大学教授藤本隆宏的最新研究表明,丰田生产方式并不完全是事前精心设计的结果,更多是在经历各种机遇、事故的过程中逐渐进化而成的。他特别强调丰田汽车作为组织的强大的进化能力。藤本指出,丰田的员工已经养成了一种思考习惯,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会想一想是否有助于提高丰田的竞争力。

  对于这点,在丰田集团工作的外籍员工感触尤深。一个中国员工表示:“哪怕是外国人,一进入公司,你就能强烈的感受到团队里扎扎实实,高度自律的作风。大家无时无刻不抱着改进工作,提升效率的观念,并将它落实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这种作风,正是丰田生产方式的灵魂,也是丰田竞争力的源泉所在。

  3 日本制造的优势和不足

  国际分工体系中,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定位,有其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索尼的下滑和丰田的成功,既有各个公司的个别原因,也深受日本制造业自身特点的影响。就汽车行业而言,很多日本学者都认识到了,它是日本制造最有可能获取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首先,汽车作为支柱行业,竞争力的形成有赖钢铁、化工、机械、电子、纺织等部门的联动。日本在这些上游行业的强大实力,有力支撑了汽车行业的发展。

  其次,汽车整车拥有3万个零部件,它的发展依靠工厂内各个部门之间、整车厂商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高度默契。这使得日本制造最为擅长的通过高密度交流,反复磋商,组装大量零部件,实现产品高性能的生产方式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汽车行业由于技术体系复杂,涉及面广,任何一个点上的技术突破,都很难改变既有的生产、研发体系。因此,日本制造历来注重的挖掘工人潜能,不断进行边际改进的做法,就容易将汽车业长期积累的经验转化为竞争力。必须承认,在不发生大的技术变革的情况下,日本汽车行业长年积累的优势是难以撼动的。

  丰田的成功最大程度的体现了日本制造在汽车行业的优势。同样,索尼的低迷也与电器行业数字化趋势下,日本制造的优势被削弱有关。新型的数字电器,以标准部件为主。零部件可从全球市场上采购,数量远较传统电器为少,组装也很便捷。在此背景下,企业间生产技术上的差距微乎其微,产品的差别主要通过设计、款式、外部性能等体现出来。正因为这样,日本电器企业多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难以得到发挥。

  但也要指出,进入数字化时代,日本制造不过是重新回到了起跑线上。他们正在不断积蓄竞争资源,以求奋起。以索尼为例,“SONY”这个品牌仍在全球不断渗透。索尼率先推出组织、人事改革,向多元化经营转型,其间积累的经验,将有助于其参与新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在人才方面索尼早已走在了前列。一位在索尼工作的中国员工感叹,“索尼的人才积累太丰富了。每年东京的公司都有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来工作。索尼的国际化程度可能是日本最高的。”这样看来,刚刚起步的中国制造,不仅要学习丰田扎实,高效的作风,也应该认识到,索尼不为业绩左右,在困境时坚持积累经营资源的难能可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