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合作从这里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 16:52 《商学院》

  文/阿都尔

  中印企业合作的领域很广,潜力非常大,那些双方有明显互补性的领域是开始合作的最佳选择。比如,印度的制药企业仿制药能力非常强,中国则非常善于中成药的研发、制造,两者互补将会产生更大的机会。印度的软件行业已经成功获得西方发达国家的信任,但由于印度本土市场没办法为他们提供大的空间去发展自己的产品,结果大多数企业只能做发达国家企业的OEM。而中国的企业在国内有足够大的空间去开发自己的产品,而且已经拥有足够强的力量开发自己的产品。

  中国企业到印度后,一定要先了解印度的文化,从政策、制度、法律等各个层面留意印度与中国的不同之处,只有了解之后才有可能找到机会。目前中国在印度的投资只有1.6亿美元,印度在中国也不过5亿多美元。印度工商联合会期望在自己的推动下可以在2015年让中国在印度的投资达到1000亿美元。

  (作者系印度工商联合会中国执行董事)

  在印度做生意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代表 刘韧

  要让印度员工有归属感不容易,我们每月为当月过生日的员工买

蛋糕,大家一起过生日。主要是用自己的文化一点点感染他们。以前在周末,一个加班的印度人都没有,现在也有主动加班的了。

  中钢印度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洪森

  我倒没觉得在印度运营公司和在中国有很大差异,关键是相互尊重,双方是平等的。把握好这一点,工作和合作就有了基础。

  中国港湾集团驻印度代表 孙新晓

  现在我手头有很多工程的标书,但是总部不敢接,就是担心风险。这里的法律、文化和社会环境与中国迥异,很多中国企业就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栽了跟头,不少中国的建筑企业还上了他们政府的黑名单。在这里做1个工程的造价和工期,在中国3个工程都做出来了。会做的,就能赚钱;不会做的,很多干了一半都干不下去了。

  TCL 印度分公司董事长 刘洪齐

  国际化过程实际就是本地化过程,要国际化首先要本地化,尤其是对于消费品来说。比如,印度人喜欢把音响开得非常大,我们就专门设计了带大功率音箱的电视机,效果不错。

  毕博中国研发中心总裁、印度研发中心的发起者和负责人 陈玲生

  中国的年轻人在智力、受教育程度、研究能力和

执行力方面都不差。但在一个关键点上相对而言比较弱,即都太温和,不懂得争取。好多次在与客户发生冲突的时候,很多中国员工往往都不会去据理力争。也许是因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而不喜欢争论;也许是看到外国客户的无理要求,争论的时候因英语不熟练而根本无法支撑这种复杂的交流。一方面,他们英语流畅,另一方面,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沟通方式很容易被西方国家所接受,也懂得如何与客户沟通。

  一般地,中国人都很聪明,印度人则等级分明。所以在团队管理的时候,中国人喜欢玩聪明,不太愿意服从管理,有想法也不愿意当面说出来。而印度人的种姓制度还很严格,对阶层的认可度比较大,所以员工很容易管理,服从度很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