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跨国公司面对中国本土竞争越来越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 02:30 第一财经日报

  专访:麦肯锡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欧高敦

  陈达

  中国消费市场在2020年以前会成为世界第三大的消费市场,从宏观角度来讲,中国经济增长未来的真正驱动力还是在消费,从微观上来讲,如果谁能够拥有13亿人口的市场,将会在国际市场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跨国公司将如何应对?麦肯锡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欧高敦(Gordon ORR)就此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独家专访:

  《第一财经日报》:谁会从日益增长的中国消费市场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是跨国企业还是本土企业?

  欧高敦:事实上,从广义上讲,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中国消费者,他们可以有机会去购买各个种类的商品,与此同时享受有竞争力的价格。中国已经形成一个平衡而且有竞争力的市场,能够让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继续相互竞争。我想相对于10年前现在最大的不同在于,很多跨国企业已经使其适应中国本土环境,而中国本土企业也在增强其全球市场适应能力,因此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已经有了中国的痕迹,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它们和本土企业的产品区别变得越来越小。

  《第一财经日报》:那这个方面,是否有成功的跨国公司案例呢?

  欧高敦:可以宝洁作为一个例子,当宝洁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本土企业中并没有太多的竞争对手。而之后一段时间,本土竞争者出现了,比如在洗发水产品方面,有大约515个本土经营的洗发水品牌冒了出来,事实上,这不是一个可以持续的模式,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想从消费者中得到对于它们产品最有效的反馈。因此,我看到其中大部分成功的企业成为了全国性的品牌,而未来有一天将会成为全球性的品牌。在宝洁看来,本土品牌是很强的竞争对手,它们有自身的优势,比如本土消费者概念、更有效率的结构,而很多跨国公司在本土面临生产技术和销售上的问题,本土企业在这方面会进行改善,因此这种区别会越来越小。

  《第一财经日报》:你是否认为,跨国公司还是集中在中国大中城市的消费市场?而边远地区或者农村市场还没有得到跨国企业的关注?

  欧高敦:我认为农村地区的消费市场也在增长,在过去两年里,农村地区的收入是在高速增长的,诸如宝洁等在农村地区是有机会的,但是较高价格的产品现在在农村地区还是没有机会。对于农村地区来说,二手产品市场是可以挖掘的,比如二手的手机可以有10~20美元的跌幅,但是如果去销售新的手机,由于对于高价的敏感性而可能没有竞争力。农村地区现在电视普及率很高,因此农村居民可以看到产品广告。那么在我看来,尽管许多农村居民买不起一些产品,他们也会认知品牌,在相应产品进入农村市场后,他们知道该买什么。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是否可以说,价格问题现在是中国消费市场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欧高敦:的确是,当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想要增加市场份额进行市场渗透时,那么低价是一个好的途径。比如说,厂家可以生产便宜的个人电脑,那么随着教育人口增多,相应产品需求会增多,那么当制造成本越来越低时,渗透市场的能力就越强。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