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快乐预测与注意力塌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03:20 第一财经日报

  蒂芙尼·夏普勒斯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你能预测快乐吗?等等,别忙着回答。不妨先来看看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由于存在“注意力塌陷”(attentional collapse),因此当人们试图预估将来可能发生的某种经历会让自己有多么开心时,十有八九会出错。因为我们总是倾向于和其他的经历——过去发生过的或者是本该要体验的——作比较。但事实上,一旦我们身临其境,这些参照根本就没有意义。哈佛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称之为“注意力塌陷”,即指当人们身临其境时,身边发生的经历就好比想象力的黑洞,吞噬了我们所有的注意力,使之前的预想变得毫不相关。

  无法预测未来的快乐

  例如,和泡温泉相比,公司周末聚餐这样的活动听起来会略显乏味;不过,同周日加班相比可就有趣多了。但这类比较与人们聚餐时的实际感受关系不大,因为一旦到达目的地,开始了和同事们闲聊或是玩垒球,大家的注意力就会从之前的可选项上转移开。“头脑中想象和现实并无交集。”吉尔伯特说。

  不久前,在波士顿举办的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大会上,吉尔伯特展示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由他和来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社会心理学家凯里·莫尔维吉(Carey Morewedge)共同完成。他俩再次证实了由于人类无法预测未来经历所带来的乐趣,因此也就无法准确预测什么会让自己最快乐。

  以吃马铃薯片这一简单行为为例。在一系列的实验中,吉尔伯特邀请哈佛的学生们来到堆满薯片、沙丁鱼或巧克力的实验室。为了比较头脑中预想的快乐和实际体验的快乐有何区别,第一组学生(预测组)被要求预估一下同更好的食物(巧克力)或较差的食物(沙丁鱼)相比,自己会多喜欢吃薯片;即想象先吃、后吃或仅吃薯片。而另一“体验”组的学生们则按要求实际品尝了这三种食物。结果表明,沙丁鱼和巧克力一点也没有影响到第二组学生享受薯片的美味。预测组学生的假想是:如果自己先吃沙丁鱼而不是先吃巧克力再吃薯片,会更能品味出薯片的美味。此乃大错特错。

  因为,无论是先吃、后吃沙丁鱼或巧克力都是没有区别的。其实,享用薯片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经历。 “那种酥脆可口、略显油腻、咸咸的油炸口味,正是你此刻拥有的消费体验;所以注意力在此刻就‘塌陷’了。”吉尔伯特解释说。

  选择跟谁结婚的假设

  那么,品尝薯片和人生中的其他重大决定又有何关联呢?想想在选择结婚对象时作出的决定。如果你选了一位亲切贴心、讲求实际的银行家结婚;那么,还会一直后悔放弃了那个和你一样酷爱旅行的艺术家吗?大概不会。将和现在的伴侣共同生活的事实,意味着你会很快淡忘艺术家,吉尔伯特说:“生活仍将继续。”

  随着在自己选择的生活中安定下来,想象与艺术家一起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这类问题就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了。“一旦作出抉择,落选项自然会烟消云散。”据吉尔伯特早期研究显示[见其2006年书《偶遇的快乐》(Stumbling on Happiness)],人们在面对已作决定时,要比有机会改变主意时更加快乐。他说:“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约会和婚姻之间的真正区别。”

  可万一那位没同你结婚的艺术家搬来成为了邻居,这时你又该如何呢?突然之间,注意力不再是完全集中到自己的婚姻上;每天,你都能亲眼看见过去被忽视的不同生活。

  吉尔伯特还是用吃薯片来模拟这一情景。正如之前的实验一样,请一组学生实际品尝薯片和其他两种食物,而让另一组学生想象这么做。不过这次,又多安排了两组学生按照节拍器的节奏来食用和想象食用提供的食品。结果表明,按正常速度吃薯片的受试小组——每15秒钟一片——也作出了同样被误导的结论,即想象预测和实际享用薯片所体会到的快乐程度不符。然而,那些按节拍器节奏吃薯片的学生——每45秒钟一片——却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果。他们的预估十分精确。

  吉尔伯特解释说,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结果,是因为慢慢吃薯片属于“非用心体验的经历,因而思维可以畅游到其他可能从事的活动中”。此类现象也发生在驾驶车辆之时。当你开车驶入右车道,却出现了交通堵塞,只能眼看着左车道的车辆风驰而过。忽然之间,“你难以忍受被困在右车道。此刻,你并没有在驾驶,注意力也不集中,更没有在操作方向盘。就只是呆坐在那里,任思维开着小差,幻想着自己现在不在右车道而可能会做的一切事情。”

  然而,吉尔伯特说,在亲身体验某种经历时,我们一般不会作出这种比较。多数情况下,“生活中放弃的选择会迅速消失,速度比想象中要快得多。”

  那么,这对于我们该如何思考下一重大决定有什么意义呢?吉尔伯特认为,答案很简单。“展望未来时,决不要凭直觉想当然。这不表示这样做总是错的,只不过停下来问问再决定总没有害处。”

    蒂芙尼·夏普勒斯(冷慧玉 编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