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鲶鱼效应:引进鲶鱼是为了沙丁鱼鲜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 10:47 财经时报
张华强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业界流传着一则关于“鲶鱼效应”的故事:船长在运输沙丁鱼时,在船舱中放置些鲶鱼追逐之,解决了沙丁鱼在远洋途中死亡的难题。主流学者由此得出一种带有倾向性的结沦,那就是要引入竞争机制,使沙丁鱼们产生危机感,从而产生活力。高屋建瓴地看待这个问题自然不会错,可是从沙丁鱼们的角度看,那似乎在彰显着残酷的一面。尤其当一些船长“亲自”在员工中扮演鲶鱼的角色,那结果更是如此。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生活在职场中,作为沙丁鱼群中的一员,对此有深切的感受。一些企业的老板在企业中横行无忌,的确有鲶鱼般的口头禅:你每天工作十几小时你有牢骚,你走啊;老板在饭店大宴宾客你在家属院没暖气冷得直跺脚,你去告啊;一切用钱说话扣了你的工资你不滿,你辞职啊。没有改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情况可能会好一些,但那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就按我说的办你有意见不愿在这里干,你打报告我马上批,人有的是。在这里,老板把你的劳动所得咬上一口,或者在他的势力范围内吞掉你的劳动权利,那作用可要超过鲶鱼,像权力鳄鱼那样没商量。 平心而论,这种现象也是推崇“鲶鱼效应”的学者们所不愿看到的。竞争本身就具有残酷的一面,如果在牺牲一部分人利益的情况下能够換来大局的活力倒也无妨,但是在以人为本的机制中,它绝不应当成为竞争的全部。问题在于,在企业管理中,“鲶鱼效应”的发挥不应当只是驱赶,更不应该是恶意驱赶;在给沙丁鱼们带来生存危机感的同时,正面激励是必不可少的。且不说“气可鼓而不可泄”的古训,创新能力的发挥是当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当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人不是沙丁鱼,只知道躲避。离开了正面激励,不仅无法给企业带来创新的活力,反而会使企业落入沉寂。如果只是无情施压驱赶,使得人人自危,无暇他顾,这就是对“鲶鱼效应”的误导和曲解。 较早在企业管理中引进“鲶鱼效应”的,追求的目标正是激励和创新,而不是驱赶。有关资料表明,日本三泽公司的总经理三泽千代最早运用“鲶鱼效应”时,出发点正是要设法将每个员工都变成“人才”,他从“鲶鱼效应”中受到的启发就是要引进出类拔萃的人才,而绝不是窝里斗的专家。三泽公司因此受益匪浅。也就是说,激励和创新,才是“鲶鱼效应”中本来应当具有的意义,是可以给企业带来活力的一个解。让企业职工感受到生存压力也并没有错,关键是要把这种生存压力变成创新的动力,由此才可以给企业带来大家所希望的活力。这就需要对职工有一个正确的看法,而不是把他们当做可以随意驱赶的沙丁鱼。曾被推祟为CEO偶像的韦尔奇就是一个善于激励的老人,“他像一团火,很容易被点燃也容易点燃别人”。他判断员工的标准是四个E一个P:精力Energy、激励他人Energize、执行力Execute、判断力Edge;激精Passion.这种标准是否得当暂且不说,但可以肯定的是,符合这种标准的员工显然既容易被激励也能够激励别人。韦尔奇常常对别人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地高兴,他所领导的员工能够为企业带来创新活力,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幸的是,我们在实踐中所看到的对“鲶鱼效应”的误导和曲解,却将它演绎成对职工激情的无情扼煞。这种“变味”看似偶然,却反映出一种不可忽视的倾向,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尚没有牢固确立,缺乏创新激励意识,可以称之为激励力缺乏症。当然,我们的管理精英们并非不懂激励的妙用,他们是深知恩威并重、赏罚分明的权术的。但他们只是把这些都当作行使权力的象征,往往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代名词,以权威意识为转移,并非以是否创新为导向,因而仍然是创新激励力缺乏的表现。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