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莱特的管理哲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15:56 《管理学家》

  刘文瑞 苟欢迎

  福莱特管理理论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她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应用到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她的理论传递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在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中,相互之间的联系极为重要,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联系和融合是贯穿她所有著作的主题。福莱特虽然生活在科学管理时代,但是从学术兴趣和知识禀赋来讲,她却远远超前,开启了社会人理论的先声。按照雷恩的说法,“她既把泰罗的许多想法加以概括,又预测到霍桑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从而成为联系这两个时代之间的一座桥梁。”(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

  环形心理反应

  在福莱特生活的20世纪初期,心理学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福莱特是一个对新事物永远怀有好奇心的人,她跨越学科之间的樊篱,开始研究心理学,并从埃德温·B·霍尔特(Edwin Bissell Holt)所提出的“环形反应”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霍尔特是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之一,是威廉·詹姆士的学生和继承人,他特别重视人的行为“特定反应关系”。福莱特的管理理论,正是从这里起步的。

  “环形反应”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在行为过程中,联系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这种联系不仅存在于刺激物与反应之间。更重要的是,联系还存在于刺激物与之前发生的反应之间。这种学术式的术语,用事例来解释并不难理解。以下

象棋为例,首先下的人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出棋,对手这时也会有相应的动作。但是,到了第二回合,首先下的人必然要考虑双方已经形成的对弈格局,也就是说,他的反应不是单纯地针对对方的动作,而是同时作用于自己的活动与对方动作之间的联系。这个博弈过程不是简单的线性刺激—反应模式,而是一个更复杂的环形反应(交互反应)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用心理学的观点看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行为是内部决定的,又是外部决定的;②行为是机体的活动和环境的活动之间相互交织的方程,也就是说,反射是针对某种关联发生的;③通过相互影响的活动,个体和环境各自创造了崭新的自我;④就这样,它们开始了新的关联过程;⑤因此,为我们带来了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环境。在这种心理学看来,生活是一个多种变量相互交织、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种所有的思想都从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惟一思维模式。一切一元论、目的论在这里都没有立足之地。我们必须摆脱一切片面的观点的限制与束缚,积极地在相关因素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去研究它们。”(《创造性的经验》)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反应不是针对僵化固定的环境,而是变动着的环境;环境的这种变化,又是我们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引起的;这种变动的关联,总会引起某种增量。

  环形心理反应对于福莱特的最大启示就是“我们的行动帮助创造我正在对其做出反应的环境”。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行为,不仅是对环境的反应,而且也是对“自己的反应改变了的环境”所做出的反应。再说通俗一点,就是我们的反应改变着环境,改变着的环境也在同时改变着我们。人们总是处于环境和自身变化的交错互动发展之中,从而不断有所创新。在福莱特看来,这种环境发展的观点对于工商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她曾经就这一点说道:“不仅对企业关系,而且对一切的人类关系而言,有一句话是至关重要的:既不要让自己去适应环境——对这个世界而言,我们比环境更加必不可少;也不要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塑造环境——对这个世界而言,我们所有人或者我们每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远远不足以塑造环境;我们要做的只是考虑我们自己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整、相互影响的行为,这意味着我们和环境都发生改变。”

  福莱特的睿智不仅体现在她认识到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她还意识到这种互动会产生新的价值,即“这种相互影响的活动带来的将不仅仅是调整,也不仅仅是均衡,而是‘增加值’,每一个增加值都意味着进步——个人的进步”。这种思路,跳出了“非此即彼”的限制,从互动关系中找出人类行为的基本机制,进而找出创新和增量的来源。福莱特给它起了一个很贴切的名字——“融合统一”。她还进一步指出,“融合统一”所带来的增长,是一种“复利”式增长。这种“利滚利”式的增长不是机械式增长,而是有机式增长。所谓有机式增长,就是几何级数式的增长,即“增长的增长”。

  按照福莱特的观点,如果把情境作为寻求增量的基础,那么,通过两个行动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以及由此而创造出的价值之间的联系,就可以达到“融合统一”的状态。由此出发,福莱特的所有管理思想,都在这种互相联系引发的创新中得到了拓展。

  建设性的矛盾

  一般人谈到矛盾,都会谈虎色变,惟恐躲之不及。而福莱特却与众不同地看到矛盾所蕴涵的积极意义,将它称之为“建设性”的。这同时也体现了她的智慧:“环形的行动作为融合统一的基础,为福莱特提供了建设性矛盾的思考要点。”

  首先,福莱特正确地指出矛盾与分歧的差异,澄清了人们惯常思维的误区。她认为,人们通常所说的消除矛盾,往往就是指消除差异和分歧。但矛盾和分歧是不一样的,矛盾是冲突,分歧是差异。我们可以消除矛盾,但不能消灭分歧。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和真相,而分歧正是现实生活真相中最基本的特征。害怕分歧是生命本身的悲哀。如果我们必须要用矛盾这个词汇,那么,就没有必要把矛盾理解为互不相容,更不能把矛盾理解为无效果无意义的冲突,而要把矛盾理解为表现分歧的正常过程。正是通过这个过程,具有社会价值的矛盾(即分歧)在增进所有人的福祉过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痕。

  然后,福莱特提出:“让矛盾为我们工作。”这一点初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然而仔细品味却涵义深刻。她是这样说的:“正是因为世界上处处充满着矛盾——分歧,正因为我们无法加以回避,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当利用它。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指责它,而是让它为我们工作。”在这一基础上,福莱特进一步指出: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矛盾冲突的本质,来衡量我们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进步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我们正是在矛盾中,在分歧中,不断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这一意义上,有人说过:“通过一个人所处的尴尬境地,可以了解这个人。”假设有一个人,他处于“我应该不应该去偷窃”的矛盾之中,那我们就可以认识到,他这种矛盾,正是一种自我道德的建设和努力完善自己的表现。同样的,在企业组织中,检验企业生命力的标志不是看这个企业存在多少矛盾,而是要回答两个问题:“你的矛盾是什么?”以及“你如何处理你的矛盾?”我们都希望,不要总是发生无意义的对抗性冲突。但是,我们同样希望,我们总是拥有建设性的矛盾——拥有那种能够引起发明的矛盾,拥有那种能带来新的价值的分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她提出了“建设性的矛盾”和“进步性的分歧”这些蕴含着创新精神的术语。

  融合统一

  福莱特倡导用融合统一的方法来处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矛盾冲突问题,她指出,解决矛盾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支配控制,二是妥协退让,三是融合统一。第一种方法就是斗争的方法,即矛盾双方中的一方战胜另一方。从长远看,这通常并不是成功的方法,因为失败的一方会伺机报复,会寻求取胜之道,绝对的斗争只会导致权力的转移和换位,而没有福利的增进。第二种方法在社会生活中被应用得相当频繁,矛盾的双方基于实力的差异而向对手做出不同的让步,这在一定情况下是有效的,但这种让步的结果是没有任何一方完全得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问题只是得到部分解决,或被推迟解决,矛盾冲突往往还会重复出现。第三种方法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所谓融合统一,“就是要找出一种使双方都感到满意而无需斗争或妥协的解决之道”,这种方法意味着创造和进步。

  对这种融合统一,福莱特以到

图书馆看书加以说明。某人到哈佛图书馆读书,希望把窗户打开,而另一个也来看书的人,则希望把窗户关上。一方战胜另一方,则意味着其中一个人的愿望被完全否定;妥协退让(如窗户开个缝),则两人都得不到满足;但这两位读者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比如,把临近没人的房间窗户打开,这样,两人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就是融合统一。福莱特还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自己的方法:一个由奶牛场场主们组成的合作组织,都要向一个乳制品制造商收购牛奶的平台上转卸奶罐,但在谁先装卸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差一点闹得不可开交。由于乳制品厂位于山下较远的地方,住在山上的人们认为他们应当优先转卸;而住在山下、需要爬上山来装卸的人则认为,他们要比山上的人走得更远,因而自己应当优先装卸。双方彼此对立,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也被限定在只有这两种可能性的樊笼之中,而对自己的“有理”执着不放,使他们不会去尝试甚至想不到还有另外的解决途径。最后的结果是,他们找到了一位多多少少有点专业知识的调解人,这位调解人提出了“第三条道路”,即改变收奶平台的位置,使住在山上和山下的人们可以同时卸货。所以,福莱特强调:“融合统一需要发明创造,聪明之处正在于认识到这一点,而不要让思维被限制在两种相互排斥的解决方案中。”

  福莱特认为,融合统一可能是处理矛盾和分歧的最有效的途径,但是她也认识到,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够做到融合统一。例如,当两个男子都想娶同一个女子为妻的时候,或者当两个子女都想继承同一座老房子的时候,这种矛盾是无法融合统一的。关于这一点,她曾经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不是说生活中没有悲剧,我想说明的一切只不过是:假如我们注意、重视融合统一的优越性,我们就可以经常地融合统一,而不是妥协退让。”

  由环形反应到融合统一,福莱特从心理学出发,对人类行为进行了哲学式推论,进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差异和矛盾进行了逻辑分析,最终得出合作式的创造性发展思路。这一完整的思过程,构成了一个哲学上的连锁反应链,建立起了福莱特管理哲学的基本体系。这一哲学色彩十分浓厚的体系,不但比当时管理学界的研究更为深邃,而且也给相关的社会科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后来在政治学领域兴起的“第三条道路”热潮,在经济学领域试图跳出亚当·斯密和凯恩斯两极对立的研究思路,都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得到过福莱特哲学思想的启发。社会科学中凡是跳出对抗性思维的新理论,不论是否直接来自福莱特,都无法否认其与福莱特的逻辑关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