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新浪财经管理专栏_道中国 > 正文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 14:18 新浪财经

  姜新娜

  经济全球化概念的提出起源于OECD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雷特,主要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实现资源的追加配置的过程。其实质是发达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体制的全球化。从根本上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科技
全球化以及基于上述三者之上的投资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等等。

  一、生产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生产过程日益形成环环相扣的不可分割的链条。生产全球化是基于以下方面:

  (一)国际分工的细化和深化

  从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诞生和统一的经济体系出现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就形成了凭借实力大小主宰国际分工的惯例。现在是美国、欧盟、日本三分天下商品的全球化正在逐步转变为资本的全球化。二战之后各国垄断资本和跨国公司的兴起,进一步扩大了国际交往,深化了国际分工,广大发展中国亦参与到全球化生产过程之中。在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全球联系愈发频繁,协作的程度愈发提高。

  国际分工由同一产业部门不同行业内部不同产品之间的国际分与国际交换,再到同一行业内部不同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再到同一生产过程内部各种零部件之间的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呈现出分工领域拓宽和深化,层次性十分突出。处于不同分工层次的国家被有机地组成国际生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成为推动生产活动全球化的主体力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跨国公司成为“巨无霸”的原因在于获取规模经济,即企业资产扩张到引起销售收入和利润更大规模的扩张。目前,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生产—研发—销售全球一体化。

  (三)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

  现代的通讯工具以及现代化的运输工具为生产活动的全球化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从而使跨国公司可以控制遍布世界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全示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其实质是要求各国放松金融管制,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运行机制,保证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其核心是取消利率限制,使利率完全自由化;取消外汇管制,使汇率浮动完全自由化;放松对各类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范围的限制,使金融业务经营自由化;放松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允许外国资本和金融机构更方便、更自由的进入当地市场;同时也放宽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外国市场的限制,实行资本流动自由化;放松和改善金融市场的管理,实现市场动作自由化。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先后实行金融改革与深化,采取放松金融管制的措施。一方面,放松对金融机构的业务限制,取消银行与证券业分业经营的限制,另一方面,实行金融开放政策,放松或取消外汇管制,实施利率、汇率市场化等,使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日益融合。

  (一)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是银行业务的全球一体化,国际证券市场一体化,金融创新市场的一体化和新型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体化。

  银行业务全球一体化。所谓银行业务全球一体化,是指银行在全球范围内调度资金,经营各种业务,并无国际国内之区分,不受国界的限制。银行业务全球一体化是与跨国公司扩张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进入7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相继放松了资本流动限制和外汇管制,开放金融市场,取消了非居民购买国债和货币市场票据的限制。这些放松措施使跨过银行经营环境大为改善,可以越来越多的参与年在国国内的金融业务,与所在国当地银行起着相同的作用。并且还通过其所在国外的分支银行办理总行所在地不能经营的证券业务,使国内业务国际化,从而使国内外市场更趋一体化。

  国际证券市场的一体化。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使国内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日益联成一体。如今,在多数发达国家,隔离国内和国际证券交易的大量机构性障碍已经消除。从而使越来越多的股票在外国交易所报价交易。另一个表现是,在国际浮动生产率证券领域中种种利率正趋于一致。利率趋同现象进一步促使发行成本一致化,使国际债券与国内债券现质化,并促使证券市场更趋于一体化。此外,证券市场一体化还表现在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正日益走向国际,从事跨国证券交易和投资,从而使全球证券市场联为一体。

  金融创新市场一体化。金融创新市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全球性的一体市场。80年代的四大金融创新:货币掉换交易、利率掉换、票据发行便利以及期权交易,他们面对的顾客是全球性的,其交易范围也是国际性的,而创新广泛应用的结果是使银行业务和国际证券市场越来越趋于全球一体化。

  新型国际金融中心一体化。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还体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和趋于一体化上。发展中国家(地区)金融中心发展的历史不长,是70年代至8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但是根据欧洲货币业务量、外汇交易额和黄金交易额等指标来衡量,这些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已经可以和传统的欧美国际金融中心相提并论。并且发达国家的传统国际金融中心一起,构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网络。

  (二)金融政策的开放化与自由化

  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实施了金融市场开放政策和金融自由化的措施,它是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的制度条件,也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全球范围而言:(1)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长期的汇率不稳,导致短期游资频繁冲击一国国内金融市场,推动了货币市场证券化趋势的发展。(2)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加剧了西方各国国际收支和财政赤字问题,迫使各国政府更多地发行公债,并使公债利率市场化有吸引投资者,从而为其他金融工具利率管制的消除奠定了基础。(3)国际贸易和投资迅速发展、使得与之相联系的套期保值需求猛增。客观上推动了各种掉期和期货期权交易的发展,使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容易的越过各种管理限制到该市场进行各种融资交易,从而使一国国内金融管理效果在为降低。以上是世界范围内经济环境的变化。

  就发达国家内部环境而言,随着分工的深化,市场范围的拓宽,市场机制也在不断深化。这些表现为竞争加剧;在金融领域,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展开了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金融管理与实际金融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这要求调整原有的金融管理体制,使之趋于自由化。

  自由主义思潮的复兴,也从另一方面促使各国金融管理当局的立法机构改变以往过于僵化的管理措施,使金融机构在更自由的基础之上展开竞争,从而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受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影响与推动,不少拉美以及东亚国家也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开始了金融自由化进程。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已经实现或正进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实施金融开放和自由化政策,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证。与此同时,国际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活动和推动金融全球化制度保障的确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金融信息传递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金融信息传递的国际化与全球化既是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也是金融全球化的微观基础。科技革命所提供的现代化通讯手段和信息传递技术,也在客观上为金融信息的全球化提供了可能。

  从国际化和全球化金融信息的需求角度而言,首先是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性投资者,正在日益广泛地在全球范围内收集信息。它们是金融信息全球化的直接推动者。其次是跨国银行和各种金融中介机构也日益在全球范围内收集和传递信息。他们不仅是金融信息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也是重要传递者。最后是各国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他们一方面发布金融信息,另一方面也是全球性金融信息的重要需求者。

  从全球化金融信息的供应者来看:(1)国际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在主权国家政府配合下发布的国际经济和金融信息。(2)各国和地区政府以各种形式获得国内金融信息和分析报告。(3)一些跨国金融机构为其全球范围内的客户提供的调查报告以及一些大型中介机构对全球范围内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所做的评估报告。

  (四)金融相关性和传递机制增强

  金融相关性是指伴随着国与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度的提高,金融活动也日益国际化,不同国家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的相互影响也日益增加和明显。金融现象的关联性日益紧密。而国际金融传递机制是指在国际金融相关性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某种金融现象在国际间传递的特征和规律。

  金融相关性的发展与增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融全球化的特征。

  (1)一国货币金融政策对他国的影响在增大,尤其是大国的政策,常常会通过一体化的市场传递到其他国家,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

  (2)金融市场价格的广泛联系性和一致性也成为一种规律,尤其是股票市场波动呈现出一致性。

  (3)由于国际资本流动量和其他金融交易量的扩大,不同市场上交易主体相互影响,从而使交易规则和交易习惯趋于一致。

  (4)不同国家之间金融结构的差异正在缩小,发达国家金融结构模式正在快速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金融全球化条件下国际金融传递的一个全新机制和现象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一个例证。如今,它已经成为金融全球化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

  三、科技全球化

  科学技术本身就是无国界之分的。科技的飞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源动力。其表现在:

  (1)科技知识迅猛增长。

  (2)科学技术发展面向未来。

  (3)科技发展综合化。

  (4)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相结合。

  四、投资自由化

  国际投资自由化,是指消除对资本流出入国境的限制和歧视,实现对外国投资和投资者的公平待遇和消除扭曲。国际投资自由化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进入90年代以来,资本项目自由化速度加快。目前已经有140多个国家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0多具成员国中,经常项目自由兑换与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合计数占成员国总数的比例已达78%,为适应国际投资自由化发展,各主权国家及国家间纷纷制定法规,统一投资规则,规范投资行为。仅1997年就有76个国家对外资法规进行了151项修改,其中135项(占89%)是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这些法规可以细分为:

  (一)国家间的双边投资协议。

  截止到1998年底,世界各国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已达1726个。

  (二)区域性投资协议

  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为了促进区域内部投资自由化,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区域外国家的政策在成员国之间签订的协议。

  (三)诸边投资协议。

  诸边投资协议,是指由若干国家就与投资有关总是达成的协议。

  (四)多边投资协议。

  多边投资协议,是指世界有关各国达成的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的投资协议或在世界性国际组织内通过的投资协议。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三大协议的签署,不仅标志着一个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标志着世界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贸易投资自由化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五、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是通过贸易总量和贸易金额增长,贸易种类增加和贸易范围扩大以及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表现出来的。1950到1990年,世界货物出口额增长了311倍,1989至1996年,商品、服务越过边境的贸易额以每年平均6.2%的速度增长,几乎是同一时期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倍。到1997年,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总额持续增长,达6.7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间达到16.6万亿美元。各国进出口关税大幅度削减,90年代末,发达国家平均关税下隆到3.5%,同期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关税也下降到10%左右。并且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确立了进一步削减关税的时间表。

  此外,非关税壁垒逐步受到削弱。建立了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的国际惯例和国际准则,实行自由化的贸易领域不断扩大。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生效运转,并取代了1947年的关税贸易部协定。这是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是世界贸易一体化的雏形,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形成的重要标志。

  六、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动。

  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动是经济全球化的经济结构基础。经济全球化是建立在产业结构发展进入重化工业为主并开始转向服务产业的过程之中。产业结构的升级发是新的国际分工的体现,同时又是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的基础。

  七、世界经济增长

  世界经济增长既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又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世界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总体水平。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动是世界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标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