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中国制造的含金量有多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5:59 《中国商界》杂志

  一直以来,made in china在西方人眼中,一直与低价、低技术、低品味三个词紧密相联,现在,这种地摊货的形象正在悄悄地消失。从前的made in china正在成为一支新的品牌力量。

  made in china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记者:一直以来,made in china在西方人眼中,一直与低价、低技术、低品味三个词紧密相联,现在,这种地摊货的形象正在悄悄地消失。从前的made in china正在成为一种品牌的力量,这种变化缘于何时?

  陈清泰:应该是从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的。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中国从发展低技术含量的商品入手,渐渐进入了高技术领域,这种变化是符合发展规律的。过去的地摊货正在成为一种品牌。

  梅新育:像前几年发生的西班牙烧鞋事件,集中反映了中国商品在海外的遭遇。这里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商人在海外发动价格而产生的负面效应,连你们中国人自己都在打价格战,他们(外国人)更有理由来烧你的鞋子。所以,只有品牌意识提升了,走出了价格战的怪圈,才能形成品牌的力量。

  记者:当全世界都在讨论中国将要成为“世界工厂”的时候,我们的近邻日本也开始睁大眼睛并发出了惊呼。日本甚至出笼了所谓的“五张王牌”、“七大秘诀”,为日本制造业战胜中国出谋划策。这会加剧中日之间的竞争吗?

  樊纲: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在这些关于“世界工厂”的议论以及日本人的惊呼中陶醉了。但是,当我们仔细考察日本制造与中国制造各自的本质与内涵,就会发现,情况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和人家宣称的那么乐观了。关于中国制造,日本人最受震动的不是产品,而是中国工厂里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杨帆:尤其是那些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打工者们,一个个吃苦耐劳、好学上进,虽然收入微薄但是情绪乐观,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样的,在日本官员眼里,中国年轻女工的快捷、精确远远超过日本工厂的

机器人。与中国工人的朝气蓬勃相比,日本记者则认为现在的日本工人,虽然操作熟练但是动作呆板,下班铃一响一哄而散,全然失去了当年的风采。

  陈清泰:正是这样一种强烈的精神状态的对比,使得世界市场上的中国制造越来越多,对世界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商品不仅开始进入高档百货店,进入世界各地的千家万户,而且信誉大升,广受欢迎。根据调查显示:近年中国出口商品的残次率大幅降低,个别商品的质量甚至超过世界知名产品。made in china正在摆脱地摊货与低档商品的名声。

  记者:虽然made in china充斥着世界各地,它究竟有多少“内涵”,什么才是它的真实价值呢?

  梅新育: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产品,可以分为三类,或者说具有三大特色:第一类为资源性产品,以五矿

化工类为代表。这类产品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卖一点就少一点,而且,由于多年来五矿产品不断的低价出口,致使该类产品遭到国外最猛烈的
反倾销
狙击。第二类为轻工、机电类产品。这类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没有核心技术,质量一般,完全靠价格低廉制胜。第三类就是一部分高精尖的产品。但是,这样的产品也并不包含太多的中国内涵。以出口产品为例,许多产品都是委托在中国的加工的,其设计、工艺、流程都是人家,这是不能算中国创造的。

  樊纲:撇开技术问题不谈,与中国制造相比,当我们走近世界其它企业,观察他们面对威胁、面对困难时表示出的同舟共济的精神和管理水平,我们就会发现,世界其它优秀制造所体现出的优秀品质与深刻内涵,是无与伦比、值得中国企业虚心学习的。

  杨帆:一般来说,中国的品牌堀起,是靠自发的残酷的竞争形成,这与西方的品牌形成机制有所差别。当越来越多的国家议论中国将要成为“世界工厂”的时候,中国的消费者正被汹涌而来的外国品牌淹没。随便翻开一家报纸,很多装饰公司一旦介绍起自己的产品时,总是非常自豪地介绍:地板是德国的、门锁是韩国的、五金件是西班牙的等等,这就是今天made in china所面临的困境和现实,一方面中国产品正在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却是世界各地的产品回归中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