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前智 > 正文
 

吴晓波:2005年我难忘的九本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 17:48 《中外管理》

  岁末年初,整理书房是少不了的。在这个无比喧嚣的商业年代,写书与读书似乎都成了很奢侈的事情。理出9本2005年读过且让我受益匪浅的图书来,希望借此留下一点个人的阅读痕迹。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彼得-杜拉克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我最喜欢的杜拉克作品,我四年前第一次读过。这些年来时时翻阅,每次都有一点获益。能让人反复阅读的商业书籍很少,这算是一本了。11月11日,杜拉克去世,我又认真地读了一遍,竟好像新书初读。

  《影响历史的商业七巨头》-理查德-泰德罗

  现在还不到40岁的泰德罗是哈佛商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商业史教授,他的这本书描写细致到位,充满思辨和商业智慧,堪称商业写作的经典。我喜欢泰德罗描写人物的手法,他很像当年的茨威格。

  《企业生命周期》-伊-爱迪思

  将企业成长进行周期性描述,是一种十分机械和牵强的做法,但是本书确乎指出了企业成长的很多病兆。由于作者是知名的商业演说家,所以他的雄辩性很能感染人,令你在阅读时常常陷入思考。

  《为什么数字使我们失去理性》- D-波理

  与这本书可以放在一起读的还有威廉-谢尔顿的《预测业神话》、卡罗尔-肯尼迪的《下一个伟大的思想》,它们会颠覆你很多的既有观念。毛泽东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是真理。未来总是从怀疑开始的,当数学家、预测专家和企业管理顾问开始对他们的工具产生怀疑的时候,一些新的思想便开始萌芽了。

  《下一个大泡泡》- H-登特

  登特说美国经济将在2009年崩塌,将在2014到2016年步入低谷,我读到这里的时候便油然地想到:如果这家伙说的是真的,我就应该在2016年前后去美国买房子。这是近年来我看到的最信誓旦旦的、不无荒诞感的预言,但是他的分析似乎还很有道理。至少在他出版本书的2004年秋天到现在,他所预言的美国股票走向居然是正确的。

  《日本:21世纪的国家战略》-中曾根康弘

  中曾根展现出日本老一辈政治家的强大反思力,他对日本教育和国民性的批判让人很受启发。一个国家与企业一样,成长的最大瓶颈可能就是文化创新的瓶颈,这对于正处在崛起高峰期的中国来说,是一个还未到达但必将直面的命题。

  《二十世纪的教训》-卡尔-波普尔

  在读过哈耶克等人的作品后,读波普尔的这个演讲录会是一个有趣的经验。波普尔一度十分激烈,他宣称我们活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机中,他还说“电视腐化人心,一如战争”,但是他同时又说“乐观主义是一种道德责任”。我喜欢这种知识分子式的思辨。

  《无约束的日本》-约翰-内森

  美国人写日本往往交杂着很复杂的感情。本书可以与1979年傅正义写的《日本第一》拿在一起看,我一边读此书一边思考中国的问题,感触很多。

  《随想录》-巴金

  巴金先生的去世,让我们对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心再次展开讨论。你可以把《随想录》与《爱因斯坦晚年文集》和高尔基的《不合时宜的思想》放在一起读,你会读出整整一代被战争和政治压榨的杰出大脑们是如何进行思想挣扎的。我有时候便想,这种思想与政治的搏斗其实与体制并没有决定性的关系,自有人类政治以来,对自由的追求便一直是一种需要付出牺牲的行动。

  (本文作者系《东方早报》副总编、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