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臻欣
前不久写了一篇文章,讲的是A银行准备在全行推行6Sigma(一种新的商业流程,通过该流程实现企业每100万个机会中只有3.4个出错机会)管理的新闻。文章篇幅不大,位置也并不显眼。
但文章见报第二天,却意外地收到某商业银行行长办公室一位人士打来的电话,一方面,这位人士对6Sigma管理方面的动态非常关注,详细询问了相关的进展细节以及负责人员,包括能否提供给他联系的信息源。我在不违反原则、能够透露的限度内告诉了他一些情况。另一方面,该人士也告诉我,他们行早已开始实施6Sigma管理,且已经有了某些阶段性成果。
这个事件在我从事记者的生涯中倒还是第一次遇到,让我感觉颇有些出乎意料,当然更多的是一种愉悦:自己写的东西,能够获得外界积极的反馈,而且借此机会了解到这个专业领域更多的信息,做更深入的报道,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与此同时,我也非常惊讶于这家银行管理者如此敏锐的神经,包括开放姿态。由于工作原因,一直与各家银行的各色人等打交道,总体感觉是不少银行的信息基本上都比较保守、低调。如果掌握一些内幕信息的话,向官方求证时往往很难有新的收获,甚至于一些完全已确定的事还会被对方明确否认。
而上述这位银行人士的态度,却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典型的搜集竞争情报的行为。以此为企业选择、制定战略和决策服务,它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所以我很佩服这家银行管理者的细心。
财经媒体和记者是天然的竞争情报的重要来源,但很少有像这位银行人士那样来询问过某篇报道中的背后细节,这不能说不是银行一种竞争情报观念的缺失。而许多已公布的案例表明,外资银行大多已构筑了非常全面的竞争情报系统,其矛头直指中资同行的客户资源和战略动态。在WTO规定的银行保护期即将过去的今年底,这一点着实令人担忧。(作者为本报财经中心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