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人士的虚荣界点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23:02 《商务周刊》杂志
古人说,处事以不即不离之法,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哲学一点说,商务人士的虚荣界点,就是有点名但不是太有名之法,被人追捧又不过分追捧之间 有个上班族朋友,最近经常在一个电视谈话节目上出镜,然后就是在餐厅里地铁上被人指来指去,那不是电视里的某某某吗? 朋友说,一开始这么被人认出,还有人过来说,你的节目挺好看的,真的有一种幸福感。 我们商务人士跟影视明星不一样,他们本来就是给人捧给人崇拜的。刘德华演出的时候跟歌迷握手,手上胳膊上被抓满了血印子咧着嘴疼。对刘德华来说这叫艺德这叫敬业,但是对缺少吹捧的商务人士,特别是职业经理人,偶尔被人认出被人崇拜一下,还是很能满足一些虚荣的。 十多年前我刚到英国做那种菜鸟记者,经常要去参加一些商务酒会试图认识些人挖到消息。老外他们那种活动就是带着一个脑袋和几张名片,端着杯酒四处跟人寒暄,有时供应小点心,饭是绝对没有的。我刚开始去有点紧张,进了门四处学么一下,发现一个人也不认识,这可怎么社交。 后来活动去多了就不紧张了,因为总是有同样也是谁都不认识的客人,端着酒绕来绕去,你们俩就聊上了。所以我就以此为座右铭:总有比你更差的,只要你能稳住。 经过多年磨练,现在参加活动一般都有期待值。比如说,如果是公关业界的活动,敝人会被许多人追捧;参加商界精英活动,可以躲在一边或借机巴结一些名人;参加李开复老师在大学的演讲会,最好事先找好停车场卫生间什么的猫起来。 商务人士自尊心或虚荣心的损伤,多半是惯性产生的期待值在某个特定场合或瞬间发生了异常缺失。 去年我陪我们老板去参加一个商务高层论坛,贵宾室里热闹非凡,“哎呀张部长,真的太感谢您亲自来出席”,“哦哟冯老,太抱歉了没有在门口接您”。 在充满官员和大腕的房间里,只有一个人独自端坐一边发愣,仔细一瞧,是江南春。我就过去寒暄,替他抱怨像你这样的大腕居然他们也不多招呼。 为了解决贵宾众多和接待人手不足的问题,有些主办单位采取了人盯人战术。我有一个朋友,最近被指定担任大学校长论坛的某知名大学校长的接待人,活动当天在门口等了两个小时,后来忍不住上了趟洗手间,出来正赶上一群人进门,抓住一个同事问,喂你见到XX大学的X校长了吗?同事使劲向左边撇嘴,人就在这儿的,还傻问?后来朋友总说你看就因为这个校长不高兴了,后来连留言签名也没给。 其实,如果是活动流程中的疏漏,商务人士一般都不是特别在意,关键在于明显针对个人的无知或不敬,让具有较高期待值的商务人士感情上难以接受。 有一位业界的大腕,才华横溢,个性鲜明,备受同仁追捧。一天参加活动,某公司可能是刚入行的小女生,忙着跟众人换名片,到了大腕面前,甜甜地说:“能跟您交换一张名片吗?” 大腕很矜持地掏出名片递过去,小女生认真地读名片,噢,您是,XXX先生。 这时大腕突然一把将名片抢了回去:“你都不认识我,还换什么名片!” 此事被作为业界名人轶事传播开来。这里面的理论含义是,商务人士换名片是为了互相认识,但著名商务人士的名片是一个身份的象征,具有珍贵性、严肃性和私密性。它都不像文艺界名人的签名,签名顺手就一个,可你得到了名片上印着的信息,等于人家对你开放了一个重要的空间。 当然,许多著名商务人士的名片也没那么私密,人家就留些没什么用的信息,比如“商务周刊,高昱,中国,北京”,但是起码表示你和著名人士有过了交往。 最近有时被朋友拉去陪绑商务活动,我觉得挺好,活动不是自己行业的,期待值就是谁也不认识,谁也不用认识,就是陪怕自己也是谁都不认识的朋友去参加活动。上周有一个特大的活动躲不过去了,英国广告协会在上海举办展览、讲座、推广会和酒会,上海的英国领事馆三天一个电邮两天一个电话诚挚邀请。那天我换好了西装前往6点半开始的酒会。进了门就找熟人,一个没发现,端上酒找英国人轮着圈侃,酒会到了高潮人人都有点高的时候,肚子饿得不行了,走时还是一个熟人也没有,也没有人上来甜甜地说:“您是通用电气的李先生吧,您的大名,我们在广告界早有耳闻。” 8点半坐在麦当劳给同事发短信:“今天又回到了亲切的菜鸟时代。我是多么爱英国。” 古人说,处事以不即不离之法,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哲学一点说,商务人士的虚荣界点,就是有点名但不是太有名之法,被人追捧又不过分追捧之间。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