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富豪的慈善信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8日 03:51 第一财经日报

  “当你的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时,金钱就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届时会想着有点其他的追求。”

  舒时

  这像是一个“富豪/富豪接班人俱乐部”,其成员名单上闪耀着这么些名字——

  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之子李家杰与李家诚,九龙仓主席吴光正之子吴宗权,东亚银行主席李国宝之子李民桥与李民斌,信和置业主席黄志祥之子黄永光,霍英东之孙女霍思纬、孙子霍启刚,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之孙郑志刚,世茂地产主席许荣茂之子许世坛,华人置业主席刘銮雄之子刘鸣炜,恒通资源主席施子清之子施荣忻,汤臣集团董事长徐枫之子汤珈铖……

  这同时又是一个“爱心俱乐部”,其宗旨是“把仁爱的种子撒播在每个人的心里,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仁网’,对不同慈善项目提供人力和资金运作支持”。这就是1月11日成立于香港的慈善机构百仁基金。其创会会长、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副主席李家杰表示,百仁基金并非富豪第二代的“小圈子”,欢迎社会各界加入。因此,在40个成员当中,还有广东省政协委员、凤凰卫视主播吴小莉,香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之子、会计师范骏华等香港名流的名字。

  “资讯年代慈善团体模式”

  除了拥有明星般的会员团队,百仁基金的慈善运营模式也颇具特色。

  据李家杰介绍,百仁基金和传统慈善基金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确立一个全新的网络平台“仁网”(www.charity-onling.org),利用这个平台为有慈善需求的人提供志愿者。即将于1月31日正式运营的仁网,将被赋予“寻找需求的功能”。李家杰将这种运营模式称为“资讯年代慈善团体模式”。

  根据这些年轻富豪们的设想,他们将在仁网上建立不同类型和主题的论坛,有需要帮助的人士可以在网上发帖寻找志愿者,另外会有传媒机构参与协助,为仁网提供社会里的“冰山一角”素材,挖掘出更多的需求个案。

  李家杰表示,百仁基金的援助对象不仅包括香港本地人,也涵盖了中国内地。他希望仁网的出现,会吸引一些有需求的人前去咨询。而慈善项目论坛及论坛上发布的需求个案,也会吸引众多的内地、香港志愿者主动提供帮助。这些志愿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不同的论坛,在登记之后成为志愿者,他们在网上交流之后可能会在网下继续联系,形成一个协助团队,共同商讨有针对性的援助方案。

  百仁基金采用这种新式援助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过往慈善机构所产生的问题。对小慈善机构来说,力量与资金不足,捐献者担心善款的使用透明度低都是其阻力;而对于大慈善机构而言,由于其有固定管理构架,难以吸收各种社会阶层的力量,有些希望直接参与的捐献者也无法亲自参加慈善工作,得不到荣誉感和满足感。而在新的资讯模式下,志愿者们可以找到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项目组成团队,这对整个项目的发展很有利。“志愿者们可以选择出钱,也可以选择出力。”李家杰说,而出力的资助活动可称之为“时间捐献”。

  李家杰表示,每个百仁基金的会员都会担任某个论坛的坛主,以“斑竹”形式组织活动。“尽管大家平日都有工作,但会员们每周至少会有1~2个小时出现在论坛上,和关注论坛的朋友进行直接对话。”他说。

  他同时透露,网站开通后,他本人将主持“防止自杀”论坛,而理文造纸主席李运强之子李文俊,将主持精神困扰及残疾人士论坛。

  “钱不是问题”

  区别于纯粹个人的慈善行为,百仁基金的希望是,能通过网络汇集“群体的力量”。通过志愿者团队自发的筹资和出力,能解决大部分的需求。但对于一些志愿者团队无法解决的较大问题,百仁基金会视乎情况通过自身的影响力、财力,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目前百仁基金创会投票会员有11人,包括:李家杰、郑建山、江山、林智彬、林潞、李文俊、李圣泼、吴宗权、施荣忻、汤珈铖、杨华勇。李家杰表示,在创会之初,由于需要经费运作,因此每人50万港元;但为了降低门槛,随后有的会员仅以5万港元入会。未来会接纳更多会员。“不一定要有钱,可以出力。”他说。

  李家杰表示,虽然百仁基金目前的会员大部分是商界领袖人物或其后代,但这仅仅是因为这些人恰好都相互认识,而且都在这个圈子中,比较容易聚集。他也欢迎其他各行业的青年才俊加入。

  “我们不想公开目前有多少资金,不过大家应该可以相信,对我们来说,金钱不是问题。”他笑着说。事实上,除了会员的款项,以及受志愿者的金钱和时间捐献,百仁基金也将接受来自其他个人、组织和机构的捐款或是其他形式的资助。

  不过对于一个成熟的基金而言,有了钱、有了人,还需要有专业的援助服务以及有效的监控体系。例如百仁基金即将开展的防止自杀、精神困扰及残疾人士等个人项目服务,均非普通的志愿者可以胜任。在中国,甚至普通的心理咨询及医疗知识均不足以胜任上述任务,作为基金,它如何能确保参与协作的志愿者们具有专业的服务水准?

  李家杰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他们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在某些援助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考虑对志愿者的资格进行评估。他同时透露,已经与清华大学开展“珍惜生命基金精神卫生研究与心理危机干预项目”,同时在香港,他们也与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开始“关生希望计划”以及青年支援及拓展服务,和这些专业机构的合作,主要就是为了提供专业水准的援助。

  不久前,内地传媒报道了商人李富华资助北大学子段霖夏读研,结果段霖夏在退学后继续收取李富华的善款,并用于经商,从而引发诉讼一事。李家杰对本报表示,他们将尽量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对于百仁基金的项目,我们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去审查每个个案的真实性,同时在个案帮助的过程中,以及结束之后,由传媒来独立评估整个过程。”他说。

  富豪的慈善信仰

  与内地不少“先富起来”的富人不同,香港一些富豪如李嘉诚、李兆基等都热衷于慈善活动。李嘉诚、龚如心、刘銮雄等均设立了私人慈善基金;以邵逸夫之名命名的“逸夫楼”,几乎遍布大江南北的各类学校;霍英东先生在世时对中国体育项目的资助,更是无人能及。

  和老一辈相比,“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第二、第三代香港富豪不少也秉承了慈善“基因”。在众多的二代富豪中,李家杰在慈善方面尤其大手笔。据悉,他本人过去几年中就已经捐赠善款达3000万港元之多。

  这或许与他笃信佛教有关。香港媒体曾披露,李家杰经常捐钱给内地修葺寺庙,家中更放满大大小小的佛像供奉,他曾私下向友人表示,对自己一出生便有亿万家财,“充满罪恶感”,所以要经常拜佛减轻“罪孽”。

  除了这些出身豪门的慈善家,香港社会还有众多并不出名的青年慈善富人。笔者便认识一位管辖数百亿港元对冲基金的投资顾问,其年收入数以千万港元。他表示,自己因为太忙不想要小孩——因为不希望未来父子每周见不到几次面——却每年会抽身两次自费往返贵州贫困地区进行资助活动。他在那儿资助了不少学生。为了检验资助是否到位,以及受益人是否有其他困难,他有时会委托人去当地进行“尽职调查”。

  这位投资顾问表示,香港对冲基金圈内还有不少基金经理都有类似的善举,特别是近年来,投身于内地扶助贫困学生的人越来越多。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把这种事当作私人的一项事务。谈及自己的慈善举动,他表示很平常,“当你的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时,金钱就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届时会想着有点其他的追求。”插图/苏益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