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正确的废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8日 06:27 《管理学家》

  刘文瑞

  管理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正确的废话”。所谓正确,就是在道理上无可非议;所谓废话,就是没有实际作用和指导价值。一个领导人,应当时时注意,防止被“正确的废话”绕进去。

  “正确的废话”基本句式是“既要……又要……”。这种说辞,人们听得多了。比如:“既要保持权力适当集中,又要防止集权过度”;“既要统一意志,又要个人心情舒畅”;等等。有时候,还会出现一系列的排比,最典型的就是“多快好省”,好家伙,所有好处都占全了,这能实现吗?

  “正确的废话”往往是理直气壮的。你不讲“多快好省”,难道要“少慢差费”?而且这样讲还能显示出一种纵览全局、统筹安排的气势,往往得到有些管理者的青睐,尤其是个别“董事长”级的领导,几乎都有这种讲“废话”的嗜好。有可能在他们的下意识里,不这样讲就有失“片面”。

  问题在于,这种面面俱到的“正确”,能不能变成现实?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多快好省”不大可能同时同步实现。“多”了往往不太“好”,“好”了往往不能“省”,“萝卜快了不洗泥”,“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世界上没有一块钱一大碗的鲍鱼,街头小贩也不可能给你提供总统套间式的服务。大排档和高档酒楼各有各的招数,但毫无疑问它们只能在某一方面占优势。也就是说,现实中的管理,在一定意义上都是“片面”的。真正的“全面”,恐怕只有上帝能做到。

  类似于“多快好省”的问题,不是出在它不正确上,而是出在它缺乏可操作性上。现实中的管理,总是利弊相随、祸福相倚的。梁山好汉李逵,勇猛和粗鲁共存。我们有些领导人,总是希望李逵能够保持他的勇猛本色,但又要求他改正粗鲁劣习。有些管理者,总是希望部下能够把李逵的直爽、燕青的伶俐、吴用的智谋、武松的侠义融于一身。试想一下,如果李逵真的像燕青一样乖巧,还能叫李逵吗?笔者多年前曾经拜读过某位地方院校领导人的大作,该文谈论决策者的素质,其中主要观点是:作为决策者,应当具备毛泽东式的高瞻远瞩,还应当养成

周恩来式的严谨细密,再应当修炼出朱德式的宽容大度。我当时调侃作者说:毛、周、朱这几位都是历史上少有的人物,你还要把他们的优点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如果说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成为胜任的决策者,得多少年才能出一个?

  既然管理中无法实现没有条件限制的“全面”,那么,领导人就要防止这种貌似全面而实际等于废话的语言出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出相应的条件和边界。管理活动固然要考虑多种因素,要权衡各种利弊,但领导人必须清楚,在这种权衡中的优先次序是什么。一旦不同指标发生冲突,如何取舍?偏到何处?“放弃”比“争取”的难度更大。明智的领导者不是给部下发布面面俱到的指令,而是让部下清楚“哪一个”更重要。当年孔子在同子贡谈论治理国家时,提出“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问不得已而要放弃时,在这三条中先放弃哪个?孔子排出的次序是,先去兵,再去食,最后坚守的是信。“民无信不立。”不管孔子的观点是对是错,这种指出优先次序的管理思想是值得借鉴的。

  如果引申一步,我们会发现,假设没有特殊原因(比如政治上的忌讳等等),“正确的废话”一般见之于外行领导。很可能,在领导的心目中压根儿没有认识到或考虑到“全面”所蕴含的矛盾和冲突;即使意识到冲突的存在,他自己也不清楚该如何确定优先次序。所以,越是胸中无数的领导,越容易讲出“正确的废话”。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