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信息的暗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0日 13:10 21世纪商业评论

  文/王剑

  接受完连番的采访,徐永康有点疲惫。上午是一家权威的财经周刊、下午是报纸和电视台,这种安排让一向低调的徐永康很不适应。可海华集团近两年的发展确实令人瞩目:股价飙升、海外建厂、入选中国最具价值企业50强、私募基金KK CAPITAL高调注资……也难怪媒体蜂拥报道。

  海华集团是徐永康1988年创办的,前身是海华家用电器公司,只是做电视机。随着业务不断发展,公司将产品线不断扩展到空调、冰箱等白色家电领域,并成立了海华集团。1995年公司在上交所上市,募集到了可观的资金,继而一举进入移 动电话、电脑等信息家电领域。仅仅通过20年时间,海华集团就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家电王国。徐永康希望,最终海华能成为像松下电器、伊莱克斯那样的世界级家电集团。

  但这两年,徐永康却注意到,海华虽然销售额保持了超过30%的年复合增长率,利润率却在逐年下降,甚至到了仅5%左右。相对500亿的销售规模,徐永康总觉得不应该只赚这么少,难道“规模了反而不经济”?凭直觉,徐永康感到海华遭遇了成长瓶颈。

  海华的辉煌

  虽然外界对海华高速发展的秘诀一直有多种解读,但徐永康明白,排第一位的应该是事业部制的管理模式。

  1992年前,海华的业务发展一直很顺利,销售、研发、工厂等几个关键部门分工明确、运作高效。但随着产品线拓展和业务规模扩大,总部集中管理出现了决策周期长、协调难度大的问题。徐永康发现,除了自己,没有人对利润负责。随着公司经营规模达到30亿,徐永康感到集中管理模式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徐永康决定变革,实施事业部制。按产品划分事业部,产研销一体、人财物权力下放、让事业部成为利润中心。集团保留战略、投资、财务、人事、品牌等管理职能,不再管具体的经营。但方案甫一提出,高层管理团队却一致反对。大家对这么大幅度的放权感到不安。经营会不会滑坡、管理会不会乱套、企业是否会陷入“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

  但徐永康知道事业部制有其优势,也是针对海华困境的良方,只要操作上有配套的机制。于是徐永康力排众议,于1993年毅然启动事业部制改革,成立了彩电、音响、电冰箱、空调四个事业部。

  事业部实行分灶吃饭、单独考核。事业部经理人的奖金和营业额及利润挂钩。集团则把重心放在战略牵引和经营管控上面。管控是和事业部制放权相配套的重要机制,徐永康非常重视。事业部制是海华的发动机、油门,战略是方向盘,管控就是仪表和刹车。海华的管控主要在资金、投资、财务、人事等方面。

  资金的使用和结算都通过集团资金中心处理,集团对各事业部的资金流向、用途等状况保持即时掌握,提高了效率,控制了风险。重大投资,无论是基建、设备、技改、IT,只要超过500万,都要经过集团营运部和财务部的评审,并由主管副总裁审批;超过1000万的,更要管委会讨论、CEO审批;500万以下的投资也要向集团备案。财务管控主要抓预算,每个事业部的年度经营预算案最终都要财务部提交给管委会,确定后,每月还要进行评估。事业部总经理、副总经理、一级部门负责人都由集团考察、任命,但研、产、销等经营方面,总部职能部门基本不干预。

  这样的集分权安排,既释放了事业部的积极性,也保持了集团对方向、结果、风险的控制。由于责权利清晰、激励机制到位,事业部管理层的潜能得到了充分释放。按产品划分事业部后,海华也实现了专业化经营。整个价值链运作更紧密畅顺,产研销都能够以利润为中心、以顾客为导向,及时响应市场。1995年,海华首次突破了100亿营业额,随后又迅速进入了手机、电脑、热水器、厨房电器、商用空调等产业,成立了14个事业部。2006年营业额更达到了500亿。

  协同的趋势

  采访结束,但徐永康一天的日程中还有四个专题会议。秘书端上了热咖啡,也把接下来的会议安排呈了上来:专卖店方案讨论、下年度财务预算审议、黄玉珏任期财务状况调查报告和彩电质量问题汇报。

  经历了多年高速发展,海华已经习惯了不断放权的管理模式,前些年,海华就因为将家庭电器事业部一拆为四,而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但这些年,这种快速发展的势头却减慢了,事业部制的驱动力好像也趋缓了。这两年,总部不断有人质疑:事业部的权力越来越大,监管难度大了;事业部间各自为战,越来越难协同;事业部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期建设……有人明确提出,海华不仅仅需要不断地“分”,更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在很多层面学会“合”。今天的三个会议就牵涉这些问题的讨论。当徐永康步入会议室时,CFO叶丽、市场总监黄振刚、运营总监李兆熙、HR总监赵晓雯早已焦急地等待了许久。

  “专卖店的方案还是定不下来。”黄振刚眉头紧锁着说。近几年,由于家电销售渠道发生了剧烈变化,以凯达电器为代表的超级连锁迅速崛起,凭借遥遥领先的卖场数量和销售额在家电经销上拥有很强的话语权,大大挤压了海华等厂商的利润空间。因此海华决定开设自己的专卖店,减少对凯达们的依赖,也提升自己的利润空间。但是,“专卖店开多少、开在什么地方,事业部间分歧太大,都想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方案。怎么开店也是头疼的问题。”

  海华最初的策略是由当地代理商来开,但黄振刚调查后却发现,事业部在各地都是自选代理商,代理商有重叠,更多不一样。代理商间也有竞争,不愿意为对手的零售店供货。这样80%的海华专卖店将出现产品不全的状况。“但如果要协调14个事业部,对代理商的格局进行重新规划、调整,我实在不敢抱什么希望。去年,市场部就曾想进行一些联合推广、联合促销,但都很难组织,更何况这么大规模的协调。”

  “这么高的费用?”当叶丽汇报完下年度财务预算时,大家都质疑,拥有500亿营业规模的海华,怎么仅预计有5.01%的利润率,何况很多因素的波动都有可能让利润锐减甚至化为乌有。

  “现在每个单位都要招人。比如电磁炉事业部刚起步,也在各省都设了分公司,有些二线城市还设了办事处,说是要精耕细作。但其实电磁炉的渠道和电饭煲在配置上实在很重复。”HR总监赵晓雯表示,她最近对足足高达30%的人力费用增幅问题很头疼。

  “空调和厨具事业部明年都计划投资风道优化的研究项目,洗衣机搞减震项目,但其实洗碗机搞的博士后流动站也是减震降噪的课题,完全可以联合研发。”从LG跳槽到海华的运营总监李兆熙提到,联合研发在很多企业都很普遍,可以大大节省经费、提高运营效率,但各种因素造成了在海华就是行不通。

  “电暖器和电风扇的生产和销售季节刚好互补,两个事业部的生产线完全可以整合在一起”;“厨房电器和热水器两个小单位做了很长时间都做不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只有3亿规模,却要分别配置产研销人员是个大负担,不如合并”;“原来我们是各事业部分别做促销,现在越来越多的情况需要集团出面进行统一的品牌宣传;一些小的事业部也需要与业绩好的大事业部联合与大渠道商议价”;“集中采购、联合研发、知识共享和人才协调等很多方面,也都越来越需要集团层面的统一协调”……没想到,协同整合的话题一出,大家的话匣子就像被打开了一样。

  这让徐永康十分感慨,他想起,前两天与海华合作多年的山东经销商老黄也曾打来电话打趣地说,“老徐啊,你们的业务员真勤快,经常主动上门。但你们14个单位,就算半天见一个,我一周七天才接待得完,何况我不能一周都接见海华的人吧?”老黄还说,为争夺他今年2000万的货款,洗碗机、吸尘器的业务经理竟在他那里互相诋毁。虽是老朋友,但听了老黄的话徐永康还是倍感尴尬。

  监管的壁垒

  会议小休时,天色渐暗,徐永康接到朋友约打

高尔夫的电话,他婉言拒绝了。事业部制成功改革后,徐永康曾一度从繁重的经营活动中解脱出来,喜欢上了打高尔夫球,但这两年,他渐渐又从球场上回来了。尤其是,事业部与总部的协同问题就不是个小问题。

  “黄玉珏这几年在预算和利润上都做了假账。”一个清理黄玉珏任内几年财务状况的调查有了进展,叶丽的话让大家一震。“2005年,他们预算能完成2亿利润,但上报时只报了1.5亿,最后完成的1.8亿里也有2000万是虚报的。按照超额倍增的奖励办法,考核基数的调低让黄玉珏多得了接近300万的奖金。”

  黄玉珏曾是海华集团彩电事业部总经理,今年三月已因业绩不佳离开。大家都清楚,他的现象并非个案。由于海华采取超额倍增的激励制度,因此每年的责任制指标制订,各事业部总要和集团争执。前些天,叶丽就又和空调事业部总经理赵勇进吵得不可开交,按照集团财务部测算,空调事业部的利润额应在3亿左右,但赵勇进还是摆出了

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升值、竞争对手降价等诸多理由,说只能完成2亿。

  而徐永康之所以更多支持事业部的意见,也是因为他们拿出的数据、信息似乎更有力一些。在不断放权的背景下,海华总部开始越来越不清楚具体业务的状况,而经营层面的东西又没有绝对对错,因此在博弈中,基本上每次都是事业部占上风。结果是,大家可能都认为某个事业部下一年不应只定1.9亿指标,但最后定的就是1.9亿,该事业部总经理和其团队分享了很多的利润,其它事业部则认为分配不均,长期下来也影响了集团的总体协调。

  “市场上这几月

液晶电视质量投诉上升得也很厉害。”黄振刚说,“主要是黄玉珏因为要赶黄金周和年底旺销期,执意替代了面板的物料,新物料的采购价要低很多。”由于在海华未完成利润目标的总经理基本要下台,黄玉珏显然是为提升业绩,以牺牲质量和声誉为代价压缩成本。“这批质量事故让公司损失惨重,不算声誉损失,单维修和赔偿就要花3000万元。”

  徐永康没想到自己对经理人的授权会有这样的结果,此外这段时间他还听说,一些事业部经理在采购方面有收受巨额回扣的现象。徐永康想,这也是因为实行事业部制后,海华以“结果论英雄”的文化很强,因为最终的经营结果都由事业部负责,因此集团即使发现了问题,但最终还是事业部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总部很难起到绝对的监管作用。因此如果不是强行收权,总部在具体事务上对事业部的监管仍然势微。

  在意识到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力的问题后,海华集团曾尝试进行了一些集团层面的协调,但却屡遭壁垒。比如李兆熙一提到联合研发,各事业部就会扯出项目范围、管理、成果使用、费用分摊等细节问题让他为难。一些事业部也以竞争对手是专业厂商、有必要保持专业团队为借口,迫使赵晓雯答应增员要求。叶丽提议上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已很长时间了,各单位都在阻挠,导致至今也没能上马;而财务部上半年只增加了几个人员,就招来了事业部的风言风语,说事业部在忙着赚钱,但上面要养的人却越来越多……相类似的是,信息中心去年曾想推行统一的IT信息系统,最后也由于最大的事业部认为与自己的信息系统相冲突而不了了之。

  因此,当黄振刚提议由集团成立一个营销公司,专门负责专卖店的运营时,叶丽便讥讽地说道:“这怎么可能?产品销售本来就应该是事业部的事,集团牵涉进去,怎么协调和事业部经销体系的关系?集团怎么可以又当教练员、又当裁判员、还当运动员?”在叶丽看来,海华集团就好比一间各事业部在内部各自砌墙、互不买账的平房,而总部和事业部之间也一直存在着一道道壁垒,集团难以“越雷池一步”。

  但难道让这些壁垒一直存在下去吗?如果无法有效衡量事业部的绩效、进行统一的协调活动并传递知识,集团的效用将大打折扣,总部决策也将存在越来越多的隐忧。可这是否意味着海华需要推翻事业部制模式,回归集权?如若不进行收权,按照集团现在500亿规模、14个事业部的状况,该如何协调?想到这里,徐永康失了神……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