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蚂蚁与天神
一位哲学家在海边目睹一条船遇难。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部溺毙了。他痛骂上苍不讲理——只因为一位罪犯正好乘坐这条船,竟然让众多的无辜者受害。
当他正沉迷于这种思想的时候,他发觉自己给一大群蚂蚁围住,原来他站的位置距
离蚂蚁窝不远。那时,有一只蚂蚁爬到他身上并叮他一口,他立刻用脚踩死所有的蚂蚁。天神在这个时候现身,并用他的拐杖敲着哲学家说:“你既然都以类似上苍的方式去对待那些可怜的蚂蚁,难道你还够资格去批判上苍的作为吗?”
这一则寓言很生动地描述了两种有碍管理绩效的心态。一是:以偏概全;一是:宽于律己,苛以待人。
我们对寓言中上苍及哲学家的作为,一定深不以为然。可是,一旦我们成为当事人时,往往也会不小心触犯了上述二项禁忌,因为人是感官性的动物,例如:看到一位员工常常加班,另一位员工每次都准时下班,管理者常常以看到的景象,依照自己的思考模式(即是价值观)来下判断,认定准时下班的员工配合度不够,工作不敬业……
然而事实未必如管理者所看到的,有可能是常常加班的员工在上班时间打混摸鱼,工作未能如期完成只好以加班来完成;也有可能常常加班的员工,工作方式不对;也有可能是工作分量分配不均……
所以,身为管理者必须时时提醒自己:勤劳上进的员工未必是合作性高的员工;试图取悦上司的员工未必能够胜任艰难的工作。
至于另一项管理禁忌:宽于律己,苛以待人。是员工最厌恶的主管类型之一,也就是管理者标准不一,不能以身作则,反而以放大镜来看待员工的行为,造成管理上的冲突,致使员工会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结或者“上行下效”毫无作为可言,这也是人性之一。身为管理者即是表率,言行要谨慎,当你拿放大镜看别人,却放纵自己的同时,员工亦必定是拿放大镜来看待你,其中会产生的冲突可想而知……
清澈的小河
老禅师有一次和一个弟子出游,恰好那天特别地热,两人走了一段路之后,就上气不接下气,嗓子眼里像冒烟似的难受。
老禅师吩咐他的弟子说:“我们刚才不是刚刚渡过一条小河吗?那儿的水清澈甘甜,你去弄些来解渴吧。” 弟子就捧着老禅师的金钵去了。
过了一会儿,弟子空着手回来了,禀告老禅师说:“小河那边有一拨贩卖布匹的西城商人,他们的马在那儿撒欢追逐,把整条小河的水都弄脏了。不如我们再走两个时辰的路,到前面的另外一条小溪去吧。”
老禅师皱了皱眉头,回答道:“牛羊不吃身边的草,却要翻山越岭吃山对面的沙子,世界上有这样的事吗?我们现在渴得不行,为什么还要走两个时辰的路去找水喝呢?你还是再回去一趟,取些水来解渴吧。”
弟子撅着嘴,心里虽然一万个不情愿,但还是按照老禅师的吩咐回到那条小河边。
但让他大吃一惊的是:才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原来的那拨人马都不见了,整条小河又恢复了第一次见到时的清澈和平静,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
没有永远混浊的河水,与其舍近求远地乱碰运气,不如等待一时,机会总会来临。这就是老禅师的智慧。
事物总在不断变化,所谓“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因此,不要害怕等待,等待中自有机会。很多人却错误地认为,等待是可耻的,是无能的表现,是消极的行为,事情发生总应该有所行动。身为管理者,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让自己在等待中寻求更高、更远、更强的发展。
能力与待遇
主人将货物分成两份,平均分给驴和骡。驴看到自己背的东西和骡一样多很气愤地说:“人们给骡吃的食物比我多一倍,却让我和它驮一样重的货物。”
走了一段路以后,主人看到驴支持不住了,就把它身上的货物移一部分到骡背上。再走了一段路以后,驴更没精神了又把货物移过去一部分。最后驴身上空无一物。这时骡瞪着驴说:“你现在还会认为我不该多吃一倍食物吗?”
判断一个人的能力,一定要长期观察才可下评论。一个组织的工作,可分成“例行”工作及“解决问题”的工作。通常是愈富有解决问题性质的工作,工资愈高,但所承受的压力也愈大。有些专做例行性工作的人,却埋怨工资比不上其他人。但他若有机会尝试做解决问题性的工作时,就会了解别人是否比他有能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