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新浪财经管理专栏_上海攀成德 > 正文
 

从康熙撤藩看企业的变革管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 21:55 新浪财经

  电视剧“康熙王朝”最近几年一直热播,其中第14集到23集讲述的是康熙撤藩的过程,我们先描述一下康熙撤藩的相关内容:

  三藩由来:清廷为完成统一大业,推行“以汉治汉”的方略,封耿仲明为靖南王、尚可喜为平南王;命吴三桂率军进攻四川、云南,尚可喜、耿仲明率军进攻江西、广东等地。耿仲明卒于进军途中,其子耿继茂袭靖南王。南方略定后,清廷出于军事需要,命吴三桂
、尚可喜、耿继茂(卒后其子耿精忠嗣)分镇云南、广东、福建,并称三藩;

  为什么要撤藩:政治上看,三藩军力日盛,独据一方,对中央集权形成严重威胁,而且给其他地方势力以反面的示范,严重影响清朝整体的威信;从经济上看,三藩的支出已经占到清朝一半的收入,使朝廷财政不堪重负;

  朝议撤藩:从长远看,撤藩是肯定的,康熙希望迅速撤藩的决策朝臣绝大多数反对,包括索额图等重臣,而支持迅速撤藩的只有大臣明珠和陈廷敬、朱国治等;孝庄太后认为三藩年事已高,应该等待时机,三藩藩主死亡后三藩自然消失,不应激化为战争,孝庄劝康熙说“圣君一半是勇气,一半是耐力”。但是康熙力排众意,执意决定撤藩,他说:"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如先发"。此时康熙20岁。

  撤藩过程:康熙撤藩的决定一石激起千层浪、"东西南北,在在鼎沸",京城里有杨起隆举事,宫内有太监内应,京城附近察哈尔叛乱,同时,先后发生京师大

地震、太和殿火灾,康熙帝爱后赫舍里氏崩;吴三桂起兵云南,尚可喜、耿精忠接应,三藩军队势如破竹入四川、湖南、湖北;而山西王辅臣坐山观虎斗,不听朝廷调遣;从清朝统一全国开始的几十年里,由于长期无战事和训练不力,清朝多数部队战斗力不强。真可谓朝里朝外,外叛内变,雷火地震,天灾人祸。一时间人心惶惶,京师不少官员甚至将家眷送到江南乡里。此时,康熙处于进退维谷之中,是安抚三藩还是坚定撤藩,索额图认为朝廷处于危机之中,且无胜算,应该杀明珠、周培公,安抚吴三桂;康熙的撤藩进入最困难的时期,包括他本人也对成功充满怀疑,于是命四位大臣辅政,自己退居盛京,下罪己诏;再关键时刻,孝庄激励康熙:“大清最大的危难不在边关和内乱的太监,而是在你(康熙)的心里”

  撤藩结果:在孝庄的支持下,康熙重整信心,启用周培公平定察哈尔叛军,打败王辅臣,为了安定军心民心,康熙每天游景山,观骑射。有人讽谏,康熙置若罔闻。康熙由此坚定决心,从容应对,稳定大局,经过前方将士8年的奋斗,终于平定三藩。

  平定三藩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其经历的困难之大、时间之长、耗费的物资之多都是惊人的。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撤藩给我们清晰地展示了一个国家中央集权的变革过程,这个过程同样对企业家推动企业内部的管理变革也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我们分析整个变革过程中出现的重要角色、他们对待变革的态度,并与企业类比:

表一:康熙撤藩与企业变革角色类比

序号

名称

与企业变革类比角色

对变革的态度

1

孝庄

董事长

稳中求变,开明

2

康熙

总经理

急变,年少气盛

3

明珠、周培公

支持变革的中层领导

急变

4

索额图

反对变革的中层领导

不变

  从上面的角色表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康熙撤藩成功很关键的是有开明的“董事长”和得力的支持变革的“中层领导”,这一点告诉我们,要取得变革成功,首先是要得到主要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并启用支持变革的中层领导;

  第二,我们分析整个康熙撤藩的过程,与企业变革过程中的关键事件类比:

表二:康熙撤藩与企业变革过程类比

序号

事件内容

与企业变革内容类比

1

事前:庭议撤藩

事前调查,利弊分析,思想发动

2

事中:决定撤藩

坚定变革决心,谋定变革方案

2

事中:三藩谋反,平藩遇挫

变革方案推进遇阻,主要领导者信心受到打击

4

事中:孝庄支持,启用周培公,不计较周培公的虎狼之师的细节问题

董事会支持,领导者坚定信心,启用优秀人才并不拘其小节,抓主要矛盾,坚定推进变革

5

结果:平定三藩

变革成功

  企业在变革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关键事件往往深刻影响着变革的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关键人物的态度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假设,在康熙撤藩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孝庄的支持可能是另一番结果。

  现在企业都处在一个外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变革已经成为一件无处不在的事情,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推进变革并使变革成功呢?依据我多年从事咨询的经验,企业领导者顺利推进改革应该遵循如下思路:

  1、依据变革要达到的目标,精心设计变革方案;

  2、进行变革前的思想发动工作,创造变革氛围,认清变革的有利条件和困难;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仔细考虑所有存在的反对变革的原因:

  §企业内部历史的惯性和惰性

  §威胁到企业内部某些人员的既得地位和利益

  §部分人未看清未来的发展趋势

  §部分人对变革者持成见

  §部分人心理上的障碍:求稳害怕变革

  §变革本身的不确定性,没有人能保证变革一定能成功

  3、对变革过程进行精心组织,精心设计变革的过程,并采用逐步推进的方式,变革的过程中应该多启用优秀人才,逐步规范制度,能转移和分解的矛盾要尽可能转移和分解,逐步增大变革的动力,减少变革的阻力。

  一般说来,企业的变革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和康熙撤藩相比,其难度、深度、广度都要小得多,只要领导者信心坚定,遵循变革的一般规律,得到相关利益决策者的支持,变革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远不是“变是找死”的说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