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企业文化 > 正文
 

企业文化的大跃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 23:08 财富时报

  文/党向阳

  2005年在管理界一股企业文化热浪席卷神州,其跟风逐流之势如星火燎原。一夜之间,中国企业正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企业文化“大跃进”,仿佛在刹那之间中国的企业已经脱胎换骨般的成熟起来了。

  于是乎,企业文化变成了一场屠戮企业文化的游戏和闹剧,企业所建设的企业文化已是面目全非,失去了企业的特色和企业文化的生命力。

  面对这样的企业文化热潮与冷寂,真可谓“一边是冰山,一边是火焰”,而作为企业文化人在这场“企业文化”运动喧嚣的背后,心中更是冷暖自知。2006年,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真的理解企业文化吗?我们真的就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吗?未来的企业文化出路何在?

  当我们有了理智而清醒的头脑,认真地反思和认识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就会发现企业所拥有的一些深层次的事物——企业文化、品牌、企业哲学……这一切绝非一蹴而就,而必须经过历史的考验和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不积步,无以千里。企业文化绝非一日之功,企业文化必须扎根于企业当中,一切从头做起。

  如何将意识形态转化

执行力的关键一步,就是在于企业文化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传播到员工当中,并在员工中能够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共鸣。而向企业的员工讲述企业的故事便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捷径。

  企业文化是一个个的故事构成的。企业的发展历史总是由事件构成的,而企业文化也有很多的载体,发生在企业中的故事仅仅是其中的一种,但是作为企业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就是企业成长和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个感动或触动人心的故事构成。这样的故事不仅给每个人可以触摸的心灵触动与精神震撼,同时又能起到用故事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例如,我们提到了海尔的企业文化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砸电

冰箱”、“吃休克鱼”等等之类的故事。而提到了松下企业文化时,就想起了“水库理论”等等诸如此类鲜明而生动的故事,这足以让我们对其企业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相对于那些刚成立不久的企业而言,没有历史的企业也不会有真正的企业文化。当前很多企业没有几年的发展历程,就开始大肆宣扬自我的企业文化,只要看看这些企业所塑造的企业文化,几乎都是是舶来的洋血统。他们把企业文化描绘得十全十美、用天衣无缝的文章或格言刻意地渲染。但是,我们发现这些口号几乎都是一样模式,“追求卓越”、“以人为本”、“产业报国”之类的豪言壮语让我们感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就是不知道这是哪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在经历了现实考验之后,企业家才会明白原来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只是别人的东西,并不能够真正为我所用。因此,如果没有故事作为依托和根基,这样的文化显然是空洞而没有说服力的。

  那么如何搜集和整理出企业故事?搜集公司管理案例和文化故事应该企业文化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企业文化从业人员应该不断的提升思想意识,充分理解公司的战略与文化,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有效的传播;把眼光放“低”,企业文化部门不要一味只做领导的“传话筒”,而应该不放过发生在企业基层每一件事情;把自己的腿脚练“勤”,多深入基层,及时反馈大众的声音。只有这样的“上传下达”,才能研究确定故事选题,并研究确定典型人物、团队选题,最后编辑出企业的故事,同时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必须契合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能够反映出公司员工所肩负的使命,进而能够清晰地描述出公司光辉的愿景。也只有这样的生动详实的企业故事才能承载传播企业文化的重任,使看似虚无的企业文化最终能够实现落地。

  笔者在一家企业任职期间,曾经亲身经历这样一件事情,至今回想起来让人感动不已。2005年6月,该企业的一位刚入职的临时员工林某突然家遭不幸,他在大学期间的恋人王某身患白血病已是晚期,而当时林某毅然地与恋人举行了婚礼。但是,医治王某需要数十万元的医药费,如得不到及时治疗,王某的生命就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巨额的医药费使林某无力承担。

  当该企业的员工从报纸上了解这件事情之后,自发组织所有的员工及其家人都参与进来进行募捐,同时为了呼唤更多员工参与这项爱心工作当中,企业文化部根据这一事件排练出《有爱就有希望》的音乐剧,通过一系列的募捐不断地把活动一次次地推向高潮,一场爱心的接力赛挽救处于濒危关头的亲人,通过该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为该名员工筹得所需要医治的费用,同时在此基础上该企业设立了爱心基金,正式启动“生命阳光”的帮扶计划。正是这样感人的故事自动自发地不断涌现,没有震天动地的口号,没有刻意地做秀,而是将关爱员工、珍爱生命,真正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的追求,并真诚地愿意以自己实际的行动和付出来实现之,高度体现出该企业所提出“以人为本,追求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在企业成长的历程中,有很多的小事都可以演绎成感动人心的故事,关键在于创造,把全体员工的热情和爱心、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引导到真善美的天地中,这样感动或触动人心的故事会层出不穷的。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为企业员工从心底里所接受。

  2006年是新的一年,企业文化将去往何处?当经历了喧嚣与浮躁之后,我们应该以更清醒的头脑选择出一条适合企业文化的道路——讲述企业自己的故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