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创新:生命所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3日 15:06 经济观察报
张衍阁/文 在青岛金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晶玻璃)的玻璃生产线上,最核心的玻璃炉部分是密封起来的。董事长刘同佑说,这是因为“来偷技术的太多了”。玻璃炉用的燃料一般都是重油,2004年,因为重油涨价,玻璃行业出现行业性亏损,金晶玻璃此时则经过技术改造,改为煤燃料。刘同佑将之称为“一项技术救活一家企业”。 “两吨煤的热值相当于一吨重油,一吨重油3700块钱,煤价是550元每吨。烧两吨煤就可以赚到2600块钱。一年烧12万吨煤,加上损耗和人工,2005年一年就多挣1.1亿元。我们2005年利润是4400万,如果不用煤就会亏损6000万。”刘同佑说。 在我们的采访中发现,作为最突出的共同点之一,私营企业对于研发都有着超乎寻常的重视,这是他们的生命线所系,否则只有死路一条。这种公司对于研发的人才都有着强烈的渴求,有的企业为了延请专家不惜血本。他们在研发上也表现出了罕见的高效率,因为他们的研发都是为着实现产业化而来,有着简洁的目的,即便与高校合作,也是一种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这与我们印象中的国有企业的作风有着显著不同。 有时候出于国家规定或者公司规范化运作的考虑,他们每年的研发经费投入可能会有一个固定的比例,但是,大多数的研发投入都有着很强的机动性。这与企业的决策机制或者企业的规模有关。但是对一个成长期的企业来讲,这种机动性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虽然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板本人对于研发的重要性或者行业发展趋势的认识。但是我们无需为这种机动性担心,因为一个企业家在投资时大体是理性的。 此外,研发可以作为一种文化,渗入到企业的具体运作当中。仍以青岛金晶玻璃为例,董事长刘同佑本人就是中国玻璃行业最杰出的专家之一,此人没有手机,不看电视,最大的乐趣就是躲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们的每个中层管理者都是这个产品部门的技术一把手,每个人的职务提升和薪资提升都跟技术进步有关。我们可以将这家企业的每次技术创新视作研发,因为这种创新的工艺可以保证他们的产品领先于世界——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节约成本的角度。 受访企业中,很多都握有多项专利,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是支撑他们成为行业翘楚的根本原因。但是,从一个更广的范围来看,中国的中小企业创新不足问题仍然严重,特别是持续的创新能力。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的缺乏,为此江苏汉达电子董事长刘敦健甚至自己办了一所学校,东菱振动的总经理王孝忠则忙着和高等院校对口的研究院所接触,寻求合作。 去年12月初,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2006科技与产业展望》称,中国的研发开支2006年末将达到1360亿美元,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的33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的研发开支大国。我们无从得知中小型企业会在这一数字中占有多大的比例,我们知道的是,“中国制造”告别“质次价廉”标签的那一天并非遥不可及。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