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道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 15:57 新浪财经 | |||||||||
王德禄 一、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市场与政府的制衡 “华盛顿共识”是一种强调市场经济,主张走私有化、自由化和透明化经济发展道路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在拉丁美洲进行推广,并对过去十几年的世界形势产生了深刻
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积累起我们独特的发展经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可以说,它是一种全新的不同于“华盛顿共识”的模式。它主要特点就是不断创新、大胆实验,强调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政府的作用。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雷默将这种模式总结为“北京共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不仅仅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同时也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已开始取代了被受质疑的“华盛顿共识“。 二、区域政策还是产业政策——政府如何有所为 我国长期实践经验证明,我们还需要强调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有为”,其中政策是政府有所作为的一个重要手段。建国50多年来,包括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现象曾多次发生,为此政府曾多次做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规定。同时,为了促进区域发展,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也先后制定了多项区域政策,包括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全国范围的经济布局调整政策。在中微观层面上,为了带动各地的经济增长,我国先后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8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实践证明,这些政策有效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当前却出现了一种政府是应当制定区域政策还是产业政策的误解。实际上,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密不可分,两者需要有机结合,即产业政策区域化和区域政策产业化。十多年来,高新区在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形成了北京的计算机及软件、上海的集成电路、深圳的电子信息、长春的汽车及零部件、西安通讯及软件、武汉的光电子等产业集群,为构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使高新区的发展肩负着更为艰巨的任务。未来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应朝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进产业专业化集聚发展的方向发展。同时,还需要在政策上对高新区的发展进行进一步的倾斜和引导,以培育出更多实力更强的战略高地。 三、产业组织创新——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核心 自主创新是当前国家发展战略。自主创新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而言,其核心就是产业组织创新。因此,政府在促进高新区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培育和支持产业组织创新。 产业组织创新具有一系列的表现形式。例如,近两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每年都会有100个跨亿企业(“瞪羚”企业)出现;在中关村始终活跃着四五百家连续三年增长超过20%的高成长企业;探索建立适合于高成长性企业空间和服务需求的加速器和专业孵化器;建设适宜于自主创新特点的企业高度集聚模式——专业园,来适应新的国际竞争。可以说,中关村产业组织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正处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高峰,所体现的正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道路的特色之处和阶段性特征。 反观日本制造业在80年代总结出来的一些产业发展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如敏捷生产、家族式管理等,在当时来看是适合于日本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所处阶段的,而在现在看来都已不合时宜。对于中国现阶段而言,学习日本的所谓财团法人、员工终身制等做法也都是错误的。 当前中国处于全球创新的最前沿,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良好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为探索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提供了绝佳的载体。可以说,全球最大的创新发生在中国。中国能够实现自主创新,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绚丽多彩的产业组织创新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及政府如何把握机遇。 四、探索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最终体现为产业发展绩效 产业发展绩效的核心指标有三个:一是,能否具备创造新产业的能力,是否引领全球产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硅谷之所以成功,就在于硅谷能够创造出50年代的计算机产业、70年代的半导体产业和90年代的互联网产业,这是其他区域不可能模仿的。二是,是否具有纵横全球、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态势的跨国集团,这是调配全球经济资源的重要载体。三是,是否具有非常活跃、数量众多的创业型企业。它代表一个区域经济的活跃度和市场化程度的高低。这三个指标将构成产业组织创新作用于产业发展的最终体现,也是我国多数区域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作者系长城战略咨询董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