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创新管理 > 正文
 

创新机制:规矩多方圆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10:51 新华网

  什么妨碍了我们自主创新

  在科学和技术的自主创新活动中,政府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运动员?裁判员?场地维护员?观众?拉拉队?

  小农式创新

  为什么高新技术产业原创成果少?经济学家魏杰告诉半月谈记者:没有现代一流实验室的孵化,知识很难转化为高端技术。

  国内众多齿轮生产企业在中低端激烈竞争,核心研发能力上不去。最薄弱的汽车齿轮变速箱,几乎全靠进口,2004年就花掉近12亿美元。中国齿轮专业协会秘书长王声堂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众多企业共享的、基础性技术交流平台没有建立起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主任郭励弘认为,政府重视的是搞实业,而对技术平台的建设“不太支持”。

  而在发达国家,王声堂介绍,共享技术平台都是由各个行业的协会来组织协调,政府扶持、企业参与。政府负担约60%的费用,企业承担约40%。

  基础性的工作没人做,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又不畅通,“大多数的企业还是以小农式的方式进行创新”。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主要经营指标为什么能够连续15年保持年均50%的增长?董事长左延安说:我们投入3亿元建立了研发中心,研发费用2002年是1.9亿元,2005年提高到了5.45亿元。

  沉默的行业协会

  最能了解行业动态的行业协会在许多关键问题上缺席,无疑影响到自主创新战略在各行各业的实施。

  例如在工业园区的科学规划上,协会少有作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辜胜祖说:"高新区最大的缺陷就是一批企业扎堆,企业关联度不高,没有集群的产业技术。"又如在跨国公司不断"吞并"国企的危险局面下,行业协会几乎没有发言权。

  王声堂也认为,政府不够重视协会的力量,而协会自身也有许多弊病。例如,行业协会的主持者很多是退下来的政府官员,其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与协会的本质相背离。

  不平等的游戏规则

  没有自主创新也能活得好好的,那么干吗要花大力气、冒大风险去搞?动力不足,极大妨碍了企业的创新。

  这与市场竞争环境的不公平有很大关系。

  以汽车产业为例,像本土汽车企业所得税是33%,而合资企业只有17%,有的仅7.5%。科技部研究中心研究员金履忠指出:这无疑是奖赏合资中的外方,打压、扼杀民族工业。

  还有,按照目前的税法,国家是要对企业的研发投入经费征税的。

  “现有企业不能成为实验开发和自主创新的中坚,关键在于经济体制。”在今年元月的一次演讲中,郭励弘研究员如是论断。

  “自杀”的国有企业

  煤炭变石油设备,国外价格是2亿元~3亿元一套,国内几家企业同类产品价格是1亿多元。由于目前国内石油短缺,国内一窝蜂上了五六十套设备,其中只有7套是采购国内生产的。

  此类对本国产品漠然置之、非要买国外所谓“技术先进设备”的现象,司空见惯。有关人士非常气愤,“实际上是用轮船往国外运黄金”。

  近年来,国有企业中还出现了一种“自杀性的动作”──行政性扭亏为盈。就是说政府迫使企业减少补偿固定资产所损耗的价值即折旧,从而增加盈利。在制造业,美国的折旧率约为13%,日本是11%~15%,而中国制造企业被压到4%,这意味着发展资金的积累大大低于竞争对手,本来实力就弱的它们要去与跨国公司竞争,郭励弘研究员认为实在是"痴人说梦"。(宋斌 卢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