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总决赛在清华经管举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7日 13:51  新浪财经微博

  深发展供应链金融2010(第六届)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

  全国总决赛在清华经管学院成功举办

  12月4日,中国MBA教育界年度盛会——“深发展供应链金融2010(第六届)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报告厅圆满闭幕,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比赛,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三支队伍成功胜出,分获冠亚季军。

  本届案例大赛是在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管理学家》杂志和深圳发展银行共同主办,清华经管学院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为大赛提供学术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CIMA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联合主办了本次大赛。

  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十支MBA代表队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商学院、湖南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他们经过北方、华南、华东三个赛区激烈角逐,从来自两岸三地包括北京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内的三十余家商学院的八十余支队伍中出脱颖而出。十支决赛队伍围绕隆力奇、深发展、金蝶软件、三花良治、宜信公司、李宁公司等6个企业管理的真实案例分别进行了两轮智慧的交锋,比赛高潮迭起,精彩纷呈,集思想性、逻辑性、明辨性、前瞻性于一体,凸显了中国商界未来精英的睿智、博学、专业与灵活。学术界、企业界、媒体界30余位教授专家担任评委,并对案例展示进行了精彩点评。400余名来自各校的MBA学生及媒体到场观摩。

  比赛开始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高建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管理学家》主编席酉民教授、深圳发展银行贸易融资总监马黎民先生先后致辞。

  高建教授回顾了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的发展历史,该案例大赛前身是清华MBA案例大赛,从2009年开始升级为两岸三地的全国性赛事,为两岸三地MBA培养院校提供了一个共建友谊、合作交流的平台。席酉民教授认为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架起了学界与企业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通过案例教育整合知识,应用知识,提升中国管理实践;本次大赛是一个利于学生、利于学校、利于中国管理研究、更利于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赛事。马黎民先生代表深圳发展银行对清华经管学院MBA教育中心和《管理学家》精心的组织工作以及评委的拨冗出席表示感谢,并预祝大赛取得圆满成功,十支队伍取得优秀的成绩。

  比赛开始后,十支队伍围绕《李宁品牌的中国元素国际化》、《金蝶国际:向服务转型》、《宜人宜己 信用中国》、《三花良治:如何持续领跑》、《隆力奇的渠道变革》、《深发展供应链金融:决策与竞争》六个案例进行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深入剖析。来自学术、企业、媒体界的评委对各队表现给予精彩的现场点评。经过一天激烈角逐,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三支队伍成功胜出,分获冠亚季军。

  比赛最后,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仝允恒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管理学家》主编席酉民教授对大赛进行了总体点评。

  仝允恒教授建议同学们分析案例时应注意:第一,明确目标,即解决企业的什么问题;第二,在分析案例时,需要正确处理高度与深度的关系,不要陷到案例给定的情节里,在考虑企业现实问题时要把问题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但是分析具体问题时候,又要深入到具体解决方案的层次;第三,管理具有科学性,需要数据分析,需要结合某些理论或者原则,但是同时还要具有艺术性,强调创新。第四,MBA学生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权衡利弊、比较分析。仝老师谈到MBA学生除了掌握理念、知识以外,要有创新能力,要有抓住实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他希望MBA学生在学习中应加强培养这方面能力。

  席酉民先生用精彩、提升和期待三个关键词表达了对本次案例大赛的感受,他说学生们用自己出色的表现分析了中国企业实践中的真实案例,为大家提供了一份精彩的视觉、听觉盛宴;此次大赛对参赛队员以及在场观众来说,也是一个发现不足,提升自我的过程,大家既要敢于挑战自己、挑战权威、要有创造性、甚至颠覆性的思想,更要提升从逻辑、系统、情景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他期待今后有更多的学生、更多的队伍、更多评委参加MBA案例大赛,展现更精彩的大赛。

  赛后,参赛队员接受采访时表示,感谢组委会提供这个和其他院校MBA同学同台竞技的舞台,参赛选手不仅通过大赛提升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也在比赛中发现差距和不足;一些选手表示本次赛事评委的阵容很强大,不仅给了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且一些评委本身就是比赛案例的企业高管,来自企业一线管理者的现场点评贴近管理实践,帮助自己更好的审视当初的思路,提升自己的管理决策水平。参赛选手表示希望明年有机会参加下一届比赛。

  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是一项公益性赛事,始于2005年,由清华MBA校内案例大赛发展而来,旨在通过高度模拟现实的商业案例,训练未来的企业精英们面临挑战时的决策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构建成熟的商业思维,提高组织协调、团队合作与沟通表达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借此平台加强两岸三地商学院之间交流,推动中国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大赛历经五年的实践,已经成为中国MBA教育界与企业界交流的年度盛会。

  附六个案例介绍:

  1、李宁公司案例:《李宁品牌的中国元素国际化》

  2008年8月8日晚,李宁,这位前世界体操冠军以“夸父追日”式的奔跑动作,点燃了第29届奥运会的主火炬,也点燃了中国人梦想百年的奥运豪情。对李宁来说,这既是个人的胜利,也是李宁牌的胜利。虽然李宁没有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签约赞助商,但李宁点燃奥运火炬却被很多人认为是更有效的“广告”。从签约奥尼尔到赞助西班牙男篮,再到以中国元素作为产品特色进行北京奥运营销,李宁公司CEO张志勇认为,北京奥运会之后,李宁品牌将更深入人心,李宁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将稳步推进。

  2、金蝶软件案例: 《金蝶国际:向服务转型》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始创于1993年8月8日,其子公司有专注于中国大陆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专注于中间件业务的深圳市金蝶中间件有限公司,专注于为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管理软件及电子商务服务的金蝶友商电子商务服务公司,为政府及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管理和服务。

  从2008年开始,金蝶的战略发生重大转变,开始向“成为全球企业管理软件及电子商务服务市场的领导者”这一目标迈进,推动公司从产品型公司向服务型公司的转变,创新中国管理模式,建立管理专家形象。2009年,金蝶软件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0.1%,占比40%。未来四年公司希望把服务收入的占比提高到50%。这家原来以为客户提供软件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如何实现产品型向服务型转变?

  3、宜信公司案例:《宜人宜己 信用中国》

  2006年4月,唐宁在北京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从事P2P小额信用贷款服务企业--宜信公司。经过4年多的发展,宜信已经成为中国P2P小额信用贷款服务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实践者商业性和社会性的完美结合。

  宜信P2P信贷服务之路是从助学贷款开始的。2009年,宜信推出“宜农贷”,它是宜信针对贫苦农村妇女所设立的一项公益性小额信用贷款计划,对于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和实践。其运作模式是把城市中高收入、热心助农扶贫公益事业的人士和有信用贷款需求的低收入农户(主要是贫困妇女)对接,通过个人对个人的民间借贷方式实现信贷助农扶贫、信用普惠大众。

  4、三花良治案例:《三花良治:如何持续领跑》

  2002年,前奥普浴霸CEO马悦由于看到洁身器行业的巨大发展机遇,在西安创立良治电器这一专业卫生健康电器品牌,“洗之朗”是良治电器旗下洁身器类别品牌。洁身器是安装在坐便器(马桶)上的,用于便后冷热水冲洗排便部位代替手纸完成便后清洁的一种新型健康电器产品。

  曾经成功带领奥普浴霸做大做强的经历,让马悦对洁身器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在推动《坐便洁身器》标准的工作中,三花良治当仁不让地担任了行业领先者的职责。看着公司走上预期的发展轨道,马悦充满激情,但也时刻警惕,因为随着市场的成熟,有实力的竞争者随时都可能大规模涌入。马悦始终在思考:三花良治如何保持既有的领先优势?

  5、隆力奇案例:《隆力奇的渠道变革》

  以蛇类保健品起家的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力奇” ),在市场竞争激烈,国内日化行业几乎被外资品牌全部占据的情况下,通过独特的销售渠道建设,实现了逆势成长。

  创新贯穿于隆力奇24年来发展的每个阶段,给隆力奇的发展蓄积了原动力。隆力奇的销售渠道模式从创业以来,从未停止过变革。变革历程中的任何一种渠道销售模式都来自“对标”,设定目标之后 “学习、创新、再学习”的过程。2006年,隆力奇开始借助高端护肤品进军直销领域,在美国成立护肤品研究院,在日本成立美建创新中心,借鉴倩碧、雅诗兰黛等品牌的成功技术,研发高端护肤品和日化产品,此部分产品走直销路线。那么,直销渠道推出的新的高端品牌,是否存在风险?隆力奇的直销系统是否会和原有的渠道产生冲突?如何解决这种冲突或问题?

  6、 深发展案例:《深发展供应链金融:决策与竞争》

  “深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指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处于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并为大型企业提供资金理财服务,从而解决供应链中资金分配的不平衡问题,并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企业群体竞争力。

  从1999年开始试点摸索至今,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已十余年。供应链金融业务是一项与银行传统业务有较大差异的创新型业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对供应链成员的信贷准入评估不是孤立的,银行首先评估核心企业的财务实力、行业地位以及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效率;②对供应链成员的融资严格局限在其于核心企业的交易活动;③供应链金融还强调授信还款来源的自偿性,即引导销售收入直接用于偿还授信。

  深发展供应链金融2010(第六届)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总决赛评委名单

  专家评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高  建    清华经管学院教授 院长助理

  何玉兴    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

  欧阳桃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苏文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仝允桓    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清华经管学院教授

  吴革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席酉民    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管理学家》主编

  企业家评委: (按姓氏拼音排序)

  丛寰宦    正略钧策咨询集团CEO

  胡  刚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廉奇志    AMT 集团合伙人、副总裁,北方区董事总经理

  林正刚    前思科中国区总裁

  刘大伟    宜信公司总裁助理

  刘  鑫    中。航 传 媒集团总经理

  卢广练    隆力奇首席信息官兼人力资源总监

  陆振华    河南航天金穗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文平    Vivitek丽讯中国区总经理

  马黎明     深圳发展银行贸易融资总监

  马  悦    三花良治董事、总经理

  秦  颖    亚孚投资总经理

  权顺亮    金蝶顾问学院院长

  任  立    德御坊总裁

  孙丹威    北京吴裕泰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万洪春    科瑞集团副总裁、香港科瑞基金管理公司总裁

  夏  挺    CIMA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工会中国区教育市场开发总监

  赵  龙    慧聪邓白氏CEO

  钟伟昌    瑞安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商业总经理

  媒体主编评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方家喜     新华社经济部主任、全国金融性学术研究机构秘书长

  何  力     《财经》杂志 主编

  胡明沛    《IT经理世界》副社长

  李  伟     《管理学家》副主编

  慕云五    《管理学家》执行主编

  王  东     《钱经》杂志出版人兼主编

  王正翊    《中欧商业评论》副主编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