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MBA教育:管理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4日 00:03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陈明 余来文

  工商管理教育发源于美国并非偶然。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水平已位居世界各国的前列,这在客观上为工商管理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美国巨富沃顿首先提出了在学院进行正规商业管理教育的设想,旨在培养能担任政府和企业重要职位的高级管理人才,出资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设立管理学院,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沃顿商学院,目前该学院已跻身世界上顶尖的商学院之列。随后,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纷纷设立类似的商学院,从而使这门学院式的商业管理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为现代工商管理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其中,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即MBA教育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商业管理教育的基本内容。

  起步较晚 逐步走上正轨

  中国MBA教育起步较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1984年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商学院合作,率先在中国引进MBA学位教育,开创了中国MBA教育的先河。后经国务院学位办于1990年正式批准设立MBA学位和MBA教育试验,首批批准了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MBA试点教育,并于1991年开始招生。

  我国改革开放、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催生了对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内MBA教育迅速驶上了快车道。据统计资料,2000年,MBA试点院校总数扩大到62所,招生规模由1991年100人左右扩大到2001年的1.2万多人,短短10年间招生人数扩大了120多倍。到2008年,全国招收MBA的院校总数达127所,在校就读人数达2万多人,初步形成了我国MBA教育的基本模式,MBA教育已成为我国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

  从总体上看,我国MBA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发展是健康、有序的,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各方面改革事业的要求,培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MBA教育已经深入到我国各个方面,在我国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但在MBA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如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课程培养等方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认为:第一,目前的MBA课程非常注重知识的传播,认为研究生当然是学知识,但在MBA培养上是不对的,因为MBA要成为管理者、领导者除了知识以外,还要有能力和品格,必须把知识、能力、品格三位一体全面培养,这对于一个职业学位来讲至关重要,但是过去在这方面不太重视,课程多是硬性管理课程,而不重视软性管理课程。第二,目前的MBA课程绝大多数是以学科来划分的,如战略管理、金融与投资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等,每一个课程都是一门学科,这种知识当然很有必要,但是不够。例如企业要上市,上市本身不仅仅是一个会计问题,还有金融、法律、战略等问题,现实的问题就要求企业要进行有效整合。第三,在学习方式上重要是从书本上学,最多有案例,但是案例也是书本上的,缺乏从实践当中学,如我要创业,创业要写商业计划书,就是针对一个项目你真的开始操作的话,就会有完全不同于案例的情景,应该从实践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第四,要获得MBA学位,按规定必须要写毕业论文,对于MBA教育,要培养管理者,将来要独当一面,做管理具体的工作,MBA学员学习知识要全面、综合、具体,所以要求写论文必须全面、可行。

  国际化历程 任重道远

  在欧美,各大商学院坚持以培养工商界明天领袖为己任的如此信念,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以期不断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拿“职业老板”的摇篮哈佛大学来说,他们培养的MBA学生已在美国社会上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表明,30%的MBA毕业生在25年后均是公司总裁、

  总经理、董事长或企业所有者,20%的MBA毕业生在美国500家最大的公司里担任要职。如今在欧美,进入商学院取代了以前热门学科如法学院、医学院等,MBA已成为通往上流社会的通行证、商界的绿卡。对那些追逐高级管理生涯的人来说,没有别的学位具有它的广泛性、代表性、发展空间,MBA是改变你人生征途很好的中转站和加油站。

  MBA人才需求的增长,也对国内的MBA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国内优秀的商学院也正在逐步适应这种需求。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之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速度明显加快,其中一些名校更是致力于将工商管理教育办好,商学院对自身的国际化,也是从师资这一教育根本的国际化开始的。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都有一定比例的海外教授,有些学院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0%甚至50%。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甚至为了吸引一位国外教授,把院长的位子空出来。这些海外教授更熟悉和认同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将一些国际工商管理教育的理念带给国内商学院。

  在教师队伍国际化的同时,国内商学院也在积极推动生源国际化,他们通过招收一定比例国外学生以及与国外商学院交换国际交流生等途径,让来自更多国家的学生在同一课堂交流沟通。有业内人士表示,过去是中国学生到外国读书,现在有这么多的外国学生到中国读书,这也反映了中国的商学院、MBA教育在迅速地往国际化发展。

  当然,对于起步较晚的中国MBA教育来说,其国际化历程在未来仍然任重而道远,正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所说:国际化不是简单的追求几项指标,而是要融入到全球商业管理的教育体系。国际合作项目,不仅是为了培养国际化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在培养我们自己的教师,他们要具备国际化的水平,能够不断去传递最先进的、具有全球视野的知识给学生,这才是商学院的核心。(14F1)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