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人大商学院院长伊志宏教授谈中国EMBA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4日 20:41 新浪财经

  

人大商学院院长伊志宏教授谈中国EMBA发展

伊志宏: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简介:

  伊志宏,女,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财务管理学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研究生院副院长。1997-1998年、2004年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作访问学者。

  伊志宏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养老金制度改革与资本市场、企业投融资策略等领域。兼职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建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南京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安泰科技股份公司独立董事;华侨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2007年8月30日,围绕人大商学院的优势和特色,EMBA项目的市场和品牌运作、师资培养、国际化、发展前景等核心话题,伊志宏教授和北京市五洲在线广告公司的殷莎莎进行了一场深入愉快的对话。以下为交流实录:

  殷莎莎:伊院长,您好!在整理您资料的时候发现一个事情,让我既惊叹,又有一些感动,就是这么多年来您都是和人大在一块,包括在教学研究还是在行政工作上。这么多年跟人大走在一块,不能只是说一个母校情节,应该说是一种鱼水情深的关系。基于您和人大的深厚感情,那么您对人大或者说人大商学院是什么样的感觉,您觉得它最具特色的地方是什么?

  伊志宏: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从学习到工作一直在人大,这样的情况应该说有利有弊。好的方面是对人大情况非常熟悉、非常了解,不好的地方就是多元化、多样化不够。当然这跟我们过去的培养体制有关系,很多的老师、教授都是这样的背景。好在中间我有几次机会,在国外的大学有相对比较长的时间学习和生活,对其他的学校有了一些了解。

  跟国内其他高校比较,人大的特点基于学校的教训:“实事求是”。我自己从做学生到做老师这么多年,感受比较深的就是人大的学风或者说校风——务实。具体到商学院,从学科的特点来看,务实的学风反映到老师的企业实践比较多,对中国的情况相当的了解,大家的兴趣点着眼于了解中国企业的实践、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方面应该是比较突出的。

  殷莎莎:可以说您也是伴随着人大的EMBA一路走来的,我们知道EMBA它是一个舶来品,是新生事物。我们都经历过成长的过程,您现在也有自己的小孩,我们都知道小孩成长的过程都是不断的跌倒,不断的爬起来,不断的总结经验,然后再站起来不断前进。那么,人大EMBA这五年它是经历了怎样坎坷的过程?

  伊志宏:EMBA项目在国内只有短短五年的时间。五年对一个教育项目来讲,是相当短的时间,所以其实对国内第一批被批准做EMBA的各个高校来说,大家都还在摸索、探索的阶段。从人民大学商学院来讲,中文综合管理方向EMBA是从02年开始,但是在那之前,在98年我们就和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合作开办EMBA项目。这在当时应该是国内最早一批得到教育部批准的合作办学的EMBA项目,在2001年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评估当中,布法罗项目评估总分第一。在那次合作办学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学到了很多东西。国内开展MBA教育的历史并不长,在10年之后,又有了EMBA项目,对于怎么样定位EMBA项目,它的教学管理、教学模式,跟普通的MBA有什么差别等等,人民大学在合作办学中还是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殷莎莎:您刚刚谈的是前面那些合作的项目,对后来人大自己EMBA的影响和作用,那么人大自己的EMBA在五年的发展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挫折呢?

  伊志宏:从国内总体上说,大致经历了从国外的引进到吸收消化,然后到以我为主的过程。应该说人民大学商学院的EMBA项目,同样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我们的这个项目跟其他学校有一点不大一样的,就是刚才我讲到的,90年代我们就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在当时的阶段主要是硬件条件的困难。在2005年搬到明德楼之前,那段时间人民大学硬件条件比较差,包括教室环境、办公条件等等,而教学方面没有遇到太大的瓶颈。

  殷莎莎:刚刚我们谈了中国EMBA、包括人大EMBA的成长过程,到现在它是处于一个品牌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时代,那么人大商学院有怎样的品牌内涵?

  伊志宏:应该说国内整个管理教育的市场刚刚开始有这种品牌的意识,或者说品牌之间的差异化特征,到目前为止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大家已经有这样的意识了。就人大商学院来讲,从2005年开始,我们对于项目的品牌建设给予了比较大的关注。一个是品牌内涵的建设,再有一个是品牌的传播。作为一个大学办教育,品牌的内涵最核心的还是它的教学科研能力。我们实际上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我想突出的优势是依托人民大学这样一个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要学科的大学的背景,在课程设置、学生活动设计上,突出我们人文的内涵。

  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的老师。刚才谈到人大的“实事求是”作风。我们的老教授,包括已经退休的教授到现在的中青年教授,非常贴近中国企业的实践,人大的传统就是把自己的研究工作跟中国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我们的老师非常了解中国企业发展管理的实践,了解中国的国情。我们实际上想在人大的EMBA项目中,把这样的东西更多的提炼出来,传递给学生,当然也传递给潜在的需求者。

  殷莎莎:刚刚谈到品牌特色,在前面的采访当中,在谈到人大商学院特色的时候,宋远方副院长和包政教授都提到人大不像有些商学院那样把EMBA当做一个项目,而是把它作为事业来做,更注重EMBA群体的需求,然后来针对这个群体做一个交流性的活动。您是怎么看人大这种定位的,这种定位又会给人大什么特色呢?

  伊志宏:EMBA产生以来,可能在管理层面更凸显的是市场化的特点,这样导致有些学校在这方面有点过分强调市场化、商业化。我们毕竟是在办教育,EMBA这个项目应该是整个商学院管理教育其中的一部分,一个层次。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产品,就教育的过程和一般的公司运作过程两者对比来说,有些营销的方法和观念可能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动过程。我们没有把EMBA特别当做一种产品来对待,实际上就是体现了这样的想法:这样的一种教育要特别突出被教育者即学员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所以我们的EMBA特别强调教学相长,是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通过学习的过程,最终达到自我提高、自我提升的目的。我们不赞成过分商业化,假使教育领域运用很多营销的观念,也跟企业的经营是两回事。

  殷莎莎:刚刚我们谈的主要是人大EMBA的一个品牌特色,现在我们把环境放大,从人大的EMBA入手,来看整个中国EMBA市场。目前各类商学院充斥着中国的管理教育市场,其中不仅有人大、北大、清华这些本土商学院,还有长江这样的独立商学院,除此之外,香港科大-凯洛格、

复旦-奥林等中外合作项目,芝加哥大学等国外商学院也是异军突起,您是怎么看待这种多样化的格局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们各自又有什么样的优势和不足?

  伊志宏:现在看来,过去的主体主要是以大学为依托的商学院,最近几年像中欧和长江这样的独立商学院发展也比较快。而与国外院校的合作办学,我想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会很大,多数还是要依托于本土的商学院。我想主要的力量,独立的商学院和依托大学的商学院。就这两块而言,独立的商学院有利有弊,它的优势可能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是体制的优势,它是一个独立运作的主体,没有受到过多的限制,所以在人事制度、决策机制等等方面有优势;第二,它的商业化运作经验也比本土商学院更丰富一些;第三,他们背后都有一定财力的支持,所以起点还是比较高,特别是师资的国际化程度就比较高。这几方面可能是它相对比较突出的优势。同时,它也有一定的劣势。它更像一个培训机构,没有一个大学作为依托,比较欠缺大学的人文环境,这是它主要的不足。对于依托于国内大学的这些商学院,优势劣势可能正好是相反的。优势是有大的人文环境背景,另外有比较扎实的研究力量的支持,因为大学的任务还是要搞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做研究,所以除了要做面向市场的MBA、EMBA项目以外,我们更重视学院要有一支比较强的研究和教学师资的队伍。当然院校商学院也有缺点,它的缺点在于体制。在体制上有一些束缚,包括人事制度、教师的管理等。教师要能进能出,要有流动性,这样才能把优秀的教师吸引过来,并能留得住。我们现在这样的机制应该说正在完善,但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殷莎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觉得大家都在走差异化的战略,特色化的课程可以说是大家都在选择的一个途径,比如人大就有德鲁克EMBA和科特勒EMBA这样的特色课程。您觉得EMBA怎么去建设自己的特色课程呢?除了特色课程之外,您觉得商学院还应该通过什么来增强自己的吸引力?

  伊志宏:在国内EMBA大的竞争格局当中,现在是30所学校可以提供EMBA项目,也有更多的学校正在申请加入。我想未来这种竞争的差异化可能更多的要体现在分层,就是比较好的、顶级的商学院和一般的学校之间,在提供教育产品时候,在它的内涵、服务质量和教育的水平上可能会有明显的差异。现在的市场格局看起来还没有那么明显,而这个分层是将来一定会出现的。我觉得差异化首先是一个顶级商学院和一般商学院的区分。至于商学院在整体上的差异化,可以体现在它的课程、学科的特点,学员的来源、构成,组织的活动,提供的各式各样的服务等方面。

  在课程上,基于企业管理的功能性,开设了营销、财务、会计、战略、组织行为等课程。对于高层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家,他更多思考的是战略问题,哲学问题。他们来上EMBA,就要求我们能够提供这方面的课程。根据这样的需求,在基础课程上会添加一些这样的内容。从课程的角度来提高吸引力,根据需要来设计课程,提供相关的服务。

  人大商学院非常强调本土化,我们把自己定位为“中国企业管理专家”,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特色。但是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很多的企业都需要了解国外的新思想,新模式,于是就有了国际化战略的发展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这两年我们在EMBA项目上跟德鲁克研修中心合作,同时还成立了明茨伯格研究中心。我们希望在继续加强对本土化企业研究方面的优势的同时,把国外最先进的管理思想、理念、理论引进来,使得有这方面需求的高层管理人员可以更多的开阔视野。这就是要抓住管理实践当中非常敏感的需求。

  殷莎莎:刚刚伊院长也谈到了国际化的问题,包括前面说的德鲁克和科特勒,他们也可以说是跟国外合作一个国际化的表现。最开始的时候,您也提到曾经去国外做访问学者之类的,相信对国际化这方面也有很深的体会。您觉得我们的商学院应该怎样走出国门,去国际化呢,就是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在哪一方面的国际化,去跟他们交流,才能够最大程度的获益呢?

  伊志宏:随着中国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国内院校与外面的交流越来越多。在十年、二十年前,做国际交流的难度很大。但是现在不太一样了,欧美国家的专家、学者、企业也需要了解,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怎么实现的、企业是怎么发展的等等。所以很多国外的商学院都主动找到我们。我觉得对于国内高水平的学校来讲,不缺国际交流的数量,因为平均下来每周都要接待数次前来交流、访问的国外商学院。现在需要提高的是交流的层次和深度。首先要提高交流的层次,商学院的国际化我认为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国际化的程度,包括教师的来源和教师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二是学生的国际化,包括本土的学生在学期间的海外学习经历以及我们招收的国际学生。

  另一方面,交流要有深度。除了大量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交换,老师的国际访问以外,我们希望有更深层次的交流活动,比如开展合作研究,包括基础性的研究和基于中国企业实践的一些案例性的研究。

  殷莎莎:那么通过跟国外商学院的合作交流,您觉得我们的商学院跟国际上一流的商学院相比有什么差距吗?

  伊志宏:谈到差距,我自己认为其实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首先从时间上看,过去中国有一句话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教育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过程才能看出这个学校的实力、地位、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所以真正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做管理教育的商学院,从时间来看,这么短的时间,与国际上著名的商学院相比,应该说整体上有很大的差距。

  我想,能与世界一流企业合作完成培训,就是顶级的商学院这种说法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整体差距的存在。这个差距是一个综合的,从资金的投入,从整个硬件设施,环境,包括师资队伍的水平,整个科研的实力以及管理水平上都有差距。能够意识到这种差距才能促使我们更好的学习。中国人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我们可以压缩发展的时间。

  殷莎莎:对于国际排名和认证您是怎么看的?您看中欧经常拿国际上的排名来标榜自己,清华也是经常说他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AACSB认证的商学院,您觉得商学院的发展需不需要去用这些国际上的一些标准来衡量?

  伊志宏:排名从来都是一种宣传的工具,其实大可不必特别在意这个事情。国内商学院开始纷纷做各种认证,认证本身是积极的、正面的。通过认证能够从整体上提升一个学院的管理水平,对此我们是认可的。但是拿认证来做宣传,作为一个特别的营销、促销的手段,我觉得并不是特别高明。因为在国际上来讲,既有知名大学获得认证,也有很多根本没听说过的学校通过认证。更有一些知名的大学没有获得认证的,你能说它就不是高水平的商学院吗?如果熟悉认证,知道认证是怎么回事的人,其实就不会特别在意。我们现在也在做认证,我们是希望把这个过程变为提升商学院整体管理水平的一项促进工作。

  殷莎莎:在做人大专场访谈的时候,宋院长说他最担心的是教授再生的问题。因为EMBA的教授,除了要懂理论之外,还要有实践,现在大部分的教授都是中年了,面临着像他们的意识也是不可避免的在衰退,那么培养下一代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授再生问题也是困扰很多商学院非常头疼的问题,您在这方面是怎么看的,人大在这方面有什么措施?

  伊志宏:不光是EMBA项目,包括MBA项目,因为发展得比较快,所以整体上都面临着师资不足的问题。应该说人大商学院在这方面相对要好一点,这是跟前面提到的,我们的老师对国内企业的发展、实践和研究比较多,深入企业实践比较多,有一定的关系。在国内顶尖的商学院里,人大的EMBA、MBA项目,这些年从教学、学生的满意度来讲,一直很高。过去我们苦恼的是师资作为我们的优势一直没有很好的体现,学生只有入学以后才能体会。所以这两年我们也在做一些加强品牌的宣传、传播的工作。

  即便人大在师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也还是存在问题,毕竟发展太快。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加强老师的培训。我们从去年开始提出一个理念,就是作为一个组织,不能光用老师,同时还要给老师提供发展的机会,同时老师和老师之间也要互相学习,营造大家互相学习的氛围,随着学院的发展,大家共同成长。具体的讲,到现在为止已经派出五批老师去参加哈佛商学院每年1月份和8月份的案例教学的培训项目,我自己是去年8月份参加了这个项目,当时我专门找了原来哈佛商学院前副院长现在夏威夷大学的校长来交流,他说实际上案例教学是一套完整的教学理念。而教学理念的实施,很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形成课程组。我在哈佛感受特别深,在这样一个教学组里老教授、中青年教授之间是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年轻教授在上课,那些老教授都在听课,老教授上课的时候,年轻教授也在听。之后大家再在一起讨论课程案例的教学。回来以后,我们也开始着手做这个工作。这个工作看起来挺简单,实际上在现在的高校里推动并不是那么容易。

  大概在20年前我刚开始做老师的时候,各个大学有教研室或者叫教研组,还开展课程讨论的“传、帮、带”。后来就逐渐都没有了,除了大纲以外,做研究是个人的兴趣,课教的怎么样也是个人的事情,强调个人主义,缺少一种交流的文化氛围。去年我们花了比较大的力度推动课程组,应该说效果还不错。我们先拿了企业战略和组织行为做实验,这两门课都是MBA、EMBA的核心课程,师资力量也相对比较强。经过一个学期的试点,发现效果非常好。大家看起来平时都很封闭,但老师之间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进行交流,都感到有所收获。我想这可能在相当程度上会逐渐解决师资的问题,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有经验的老师能够把他们教学的一些经验和体会逐渐的传递给青年老师并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除了参加哈佛的项目,加大教师的培训,组建课程组,我们现在还特别鼓励老师的研究要深入企业实践。学院拿出专门的科研基金,鼓励这个事情。我想这样的一些举措,对于缓解师资的不足,应该都会有一些积极的作用。

  殷莎莎:刚刚您也说了一个关于品牌宣传的问题,给我的感觉近几年来,人大不再像以前那样那么低调,反而在传统的务实理念下有一个品牌的突围,这也算是人大商学院的一个改革。您怎么看待这种改革的行为?

  伊志宏:过去大家的重点都放在做学科,做学术研究,那些东西是不需要做太多宣传的。但是现在我们上了很多的项目,像EMBA、MBA,还有短期培训等等,这些项目跟一般的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和原来商学院其他的教学研究活动不大一样。所以商学院也必须适应这样的要求,在重视学科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市场。

  殷莎莎:由于国情的限制,我国的教育一向是生存在中央计划体制之下的。而EMBA的合法出现第一次使得培养单位在招生和培养等方面享有了充分的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把教育交给了市场来运作,行政的力量虽然并未完全,但已经开始逐渐退出这个领域。北大国际MBA的中方院长胡大源教授说:“EMBA的出现和合法化,体现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进步”。您认同他的说法吗?您怎么看待EMBA的出现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冲击?

  伊志宏:我基本上认同这个观点。我前面也谈到体制问题,中国教育的管理体制总的来说还是管的比较多。其他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了,但是教育这个比较特殊的领域需要国家加强宏观管理。所以我们感受很深,各式各样的要求、评估,条条框框的束缚比较多。而EMBA项目在管理,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方面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从这个意义上讲确实是一个改革。其实对于市场经济下的任何一个主体和组织来说,获得权力的同时,也意味着一定要承担责任。所以各个办学单位拥有一定自主性的同时,也一定要加强自律性。在管理学教育方面所做的突破,实际上也是对我们的压力。办学的同时也要对学校的声誉负责,对你的教育对象负责,对社会负责。

  殷莎莎:EMBA虽然在中国才短短的几年,可是两极分化已经非常严重了,有的学校招生名额很满,而有的学校招生情况并不理想,另外还有非常多的包括国内的、国外的院校,也在觊觎中国这样一个大市场,想来这里开办EMBA,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呢?您觉得中国EMBA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呢?

  伊志宏:首先这几年EMBA项目的发展过程,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叫“退却浮华,返璞归真”。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这么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对管理教育有巨大的需求。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这么多的学校都开办这个项目,国外也来抢占这个市场,都很正常,我觉得这是巨大的需求使然。从这个角度来说,尽管现在市场竞争很激烈,我个人认为还是有市场需求。关键是EMBA项目将来要跟MBA有一个定位的区分。MBA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学员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多数学员在管理岗位上的经验很缺乏。所以MBA项目其实将会承担大众化的商业教育的普及,而EMBA教育则是定位于大量的中级,特别是中高级的管理人员。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教育是一个终生教育。因为企业在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在变化,不断有新的课题、新的需求,所以中高层管理人员接受管理教育的需求还是巨大的。因此我认为EMBA是有前景的,只不过要从原来戴着很多光环的情形归位到正常的在管理教育体系中应有的真实面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