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戴万稳:中国EMBA教育未来光明 过程漫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0日 18:24 新浪财经
2007年8月28日,中国EMBA五周年系列访谈活动走进南京大学商学院。图为南京大学商学院EMBA中心主任戴万稳教授。(资料图片) 1、戴主任您好,一直以来,南京大学商学院以“育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为社会提供一流的服务”作为办院的宗旨和目标。那么南京大学商学院在具体的学院建设中是怎样去体现这个“一流”的呢?这五年来南京大学EMBA项目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戴万稳:南京大学商学院自八八年恢复建院近二十年来,一直坚持这样的办院宗旨,“育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为社会提供一流的服务”,二十年来,我们商学院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精英,他们活跃在长三角地区、叱咤于华夏大地乃至全球每一个市场领域。南京大学商学院为了体现这个“一流”,不但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配置方面坚持全球化视野和国际战略高度,而且在教学管理中坚持国际化思维和战略导向,以服务促进管理,以管理优化服务,高标准,严要求。就南京大学EMBA教育管理而言,对学员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一个环节均有着完善的管理程序,根据班级特点对课程教授库中的教授从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教授遴选、教学管理程序到对课程和每一个参与课程的教授的教学效果评估均做到流程化作业,实现服务导向的管理,充分体现人性化和柔性化特征。五年来,南大EMBA教育不但构建起了近千人的EMBA校友网络,而且率先实现与国际一流商学院EMBA教育的强强联合,南京大学EMBA品牌不仅在全国名列前茅,而且在全球高级管理人员学位教育体系中享有盛誉。 2、南京大学商学院EMBA项目作为本土商学院项目,在5年中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在开展项目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瓶颈? 戴万稳:五年来,南京大学EMBA项目正逐渐被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EMBA品牌,在长三角地区,在全国乃至在全球构建起了千人EMBA校友网络,为中国经济的振兴和全球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南大EMBA教育也和国内大多数EMBA教育项目一样,遇到过很多发展的瓶颈,如课程设置和师资配置问题,现在对EMBA很多诟病在于EMBA的同质化倾向,许多院校因此而试图开发专业EMBA项目,如房地产业、银行业、证券业、IT业等EMBA生源相对较集中的行业,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国家规定的学位项目必修课程之外,还就班级特色而定制了一系列前沿选修课程。在师资方面,目前单一某个学校甚至某个区域的师资已经不能满足高端EMBA项目的需求,这样必然导致一些校际之间的跨国EMBA项目强强联合,这也很好的与目前西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之潮流相呼应,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需要这种具有跨国和跨文化背景的EMBA项目帮助他们培训高管,成功实现社会文化差异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获得。南京大学与美国常青藤盟校之一的康奈尔大学合作联手打造顶级EMBA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几年来,本土EMBA项目和国际合作EMBA项目形成了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3、与国内其它商学院的EMBA比较,南大除了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还有哪些其他独具特色的地方? 戴万稳:南京大学地处六朝古都南京,虎踞龙盘,钟灵毓秀。南京大学勃兴于此,融汇古都气韵,更显地灵人杰。南京大学从建校到现在,传承“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治学传统,弘扬“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学术气象与人格风范,俊彦云集,英才辈出。南京大学的百年发展史,记载了中华民族有识之士对民族高等教育和科技事业的探索与追求。南京大学商学院的EMBA项目依托于南京大学和南京,在地理位置上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苏南地区发达的民营经济力量,上海地区天然的跨国公司良港,安徽和山东地区的国有重工业基地,使得我们的EMBA项目发展环境良好。然而,我们除了这些地理上的优势之外,我觉得,在管理上的优势体现在南京大学EMBA项目能够跳出传统框架的制约,放眼国际,实现了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等一流商学院EMBA项目的强强联合的同时使本土EMBA项目实现了跳跃式的创新发展;在理念上的优势体现在不断的更新和提高,为学员和教授提供服务导向的管理,为学员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不断创新,在课程师资配置上形成有效的正向淘汰机制,我们南京大学EMBA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学员在校的两年内,通过开展EMBA大讲堂、成立EMBA联合会等方式我们成功的将EMBA教育项目与学员的职业发展实现了有机的结合,同时也使得我们的EMBA教育得以有效延伸和可持续发展。 4、如今是一个品牌时代,南京大学商学院EMBA项目的品牌是如何建立的? 戴万稳:五年来,南京大学商学院EMBA项目的品牌建设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我们不但在教学管理上对学员、对课程教授均有着严格的约束机制、完整的管理架构和规范体系,从学员报名入学开始至毕业的每一个环节均进行了仔细的考量和规范管理,从课程教授库的建立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服务,到课程结束后对课程组织及教授教学效果的评估,我们均有着严格的要求。 品牌时代呼唤着一流品牌的出现,这是一个需要行业先锋的年代,南京大学EMBA将秉承商学院“育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为社会提供一流的服务”作为办院的宗旨,基于高标准构建自己的品牌,选择一流的课程,配置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流的企业家。 5、南大EMBA项目在中国权威测评机构《世界经理人周刊》的测评中名列2006中国最具影响力排行榜的第三名,您认为这是一种实力的证明吗? 戴万稳:南大EMBA五年来在国内一直处于EMBA教育的领先梯队,这当然是我们的一种实力的证明。南京大学EMBA品牌的拓展一直得力于口碑的传播,我们所坚持的与全球一流EMBA教育相接轨的高标准,从课程设置、师资配置到对学员终身学习理念的培养,使得南京大学EMBA教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6、EMBA为学员举办了很多大型校友活动,请您谈一谈这些活动的目的。南京大学商学院EMBA的校友会情况怎样? 戴万稳:EMBA教育部门为学员举办大型的校友活动,一方面在于构建学员之间的交流平台、培养和强化学员与母校之间的情感纽带。EMBA学员作为校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其高品质、高要求的一系列特点,EMBA学员大多数均是事业上已经有所成就的社会成功人士,这一类人群在社会上是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不但经济基础雄厚,而且社会影响广泛,EMBA学员活动能够很好的构建起其与其他类型学员的沟通。另外一方面也是为学员提供终身学习服务。一般而言,校友活动内容的设计都是非常丰富和精彩的,融社交和学术目的为一体,这在一般社会活动中是很难做到的。 南京大学商学院EMBA教育中心面向所有EMBA学员开设了“南京大学EMBA大讲堂”,延请政界、商界和学术界名流,为广大EMBA学员不断提供前沿的理念和知识。南京大学EMBA教育中心还倡导成立了南京大学EMBA联合会,在各个地区建立了分会,在学员中根据爱好和兴趣也相继成立了分会,构建起了一系列EMBA学员定期和不定期的交流平台,很好的使得不同时间入学的、不同项目的学员之间能够有很多机会在一起。另外,南京大学EMBA教育中心每年还举办EMBA年度峰会,所有EMBA学员都会受邀参会,在年度峰会期间的一系列活动均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准备的,为EMBA学员提供终身学习服务。 7、在对EMBA学员的组织管理上您认为最难的是哪一块? 戴万稳:EMBA学员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前面已经提到,我想,对其组织管理的难点主要在于服务导向的把握,如果一味的服务而忽视了管理,就会导致一盘散沙,而如果单纯的管理,又很难处理和面对,但总体而言,我们所采用的是服务导向的管理,重在组织管理。 8、您认为衡量一个EMBA项目优劣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在您看来哪一点至关重要? 戴万稳:我认为,衡量一个EMBA项目优劣的基本要素我觉得主要可以从一下几点来考虑: 首先,项目特色的体现。虽然EMBA是一种专业学位教育项目,但是整体项目的设计如果没有特色,没有根据大多数学员的要求和特征进行考量,大众化的普及型的EMBA教育的市场是很快就会萎缩的。 其次,项目学员的品质提升。这里的品质不是一味的单纯的看学员掌控的资产多少,看学员级别的高低,看班级规模的大小,而是看学员在接受EMBA教育后的成长和发展状况。EMBA教育是不是能够带动学员的进步和提高,是不是能够有助于学员品质的提升,对于一个EMBA项目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 其三,项目的国际化程度。当今是一个全球化发展年代,任何一个企业,一个组织都很难回避这样的一种现状,没有国际化战略眼光的企业和组织在将来是很难生存的,同样,EMBA教育项目也需要国际化,这里的EMBA项目国际化,并非单纯引进一两个时髦的前沿课程,延请一两位外籍教授,而是整个项目的运作和组织管理都要具有国际化战略引导,其间的每一个细节也都不可以忽视,都要在柔性化和人性化的基础上体现标准化、流程化。 我觉得这些要素都很重要,相比较而言,项目学员的品质提升这一个要素至关重要,因为这关乎项目的生命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9、您对中国的EMBA的未来发展持一个什么样的心态? 戴万稳:中国的EMBA教育迄今已经历经五年的风风雨雨,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依然还很年轻,有着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如有些学校一味求大求规模,有些学校在利益导向下一味涨价却不去关心组织管理和服务品质这些项目内涵的提升。中国EMBA教育潜在的市场非常巨大,中国的企业家,特别是草创型企业家特别需要这种高端的培训项目,借助于这种项目,他们可以快速提升品质和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获得一流的商业平台。中国的EMBA教育尚处在发展的开端,我对其未来发展极具信心,所有的目前遇到的苦难都是暂时的。 10、您认为什么样的教授才是最适合EMBA项目教学的?什么样的教授最受EMBA这个群体欢迎? 戴万稳:因为EMBA学员本身的特殊性,EMBA教育也就成为了一种特殊的专业学位教育,EMBA教授除了要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学术素养之外,还需要有深厚的企业运作或管理咨询经验,必须对企业的管理实践非常熟悉。显然,单纯的具有理论研究能力的学究型教授是不适合EMBA教学的,只有那种兼具理论素养与企业管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才能够胜任,才能真正的受到EMBA这个群体的欢迎。 11、企业家在面对目前商学院市场上品类众多,良莠不齐的EMBA项目,要怎样去辨别真伪,找到最适合自己的EMBA项目呢? 戴万稳:企业家在寻求最适合自己的EMBA项目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对EMBA教育的期望去选择合适的EMBA项目。现在的学员中,那种单纯追求学历目的的已经很少了,大家对EMBA教育能够给自己和自己的事业带来的价值非常看重,这就要求EMBA项目能够在各方面给学员带来提升的能力、空间和机会。这也是之所以我认为在评价一个项目优劣时为什么这个要素是至关重要的原因。另外一方面,选择EMBA项目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成本效益问题,并非最贵的项目就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我觉得这是一个综合考虑的过程,同时,过去的与自身有着同样需求的学员的建议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这种消费体验是最有说服力的。 12、您觉得学员来读EMBA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如果学员毕业后还希望继续学习深造,或者他们遇到了新的问题、疑惑,学校还能给他们提供帮助吗? 戴万稳:如上一个问题,我觉得现在的学员越来越注重于EMBA项目对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帮助了。我们倡导EMBA学员的终身教育和学习理念,如果我们的学员在毕业后还希望继续学习和深造,或者在工作实践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疑惑,学校和我们中心非常愿意给他们提供帮助,一方面,我们构建的学员交流平台、学员和教授之间的交流平台将会给学员提供广泛的交流机会,另外一方面,我们不断开设一些前沿的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在前面已经毕业的学员可能还没有开设过,考虑到班级的规模和教学效果的限制,他们随时可以在申请并获得批准后跟班听课。 13、您今年参加第四届上海研究生招生咨询会时,曾就南大EMBA教育特点以及世界EMBA教育发展趋势作公开式演讲。您认为南大EMBA教育经历了五年考验,积淀了怎样独特的品质? 对于中国EMBA的发展您又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戴万稳:五年来,南京大学EMBA教育与兄弟院校的EMBA教育一起共同成长,经验和优势互补。就南大EMBA项目而言,我们在注重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成功的兼顾了本土化特色,在苦练内功提升项目品质的同时也成功的兼顾了市场和品牌的拓展。南京地处全国经济最早发展和腾飞的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大省江苏省的省会,大批的本土优秀企业家迫切需要EMBA项目的培训以有效提升自身的能力,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高管需要EMBA项目帮助他们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在打造本土项目精品的同时,与美国常青藤高校之一的名校康奈尔大学的约翰逊商学院强强联合,着手创建世界一流的EMBA项目,在全球化时代,依靠某一个国家的某一所大学,创建一流的EMBA项目是很难的,这也是我们与康奈尔大学合作的初衷。 对于中国EMBA教育的发展,我觉得外界颇为诟病的同质化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高校的重视,现在许多EMBA项目都在考虑自身的特色,考虑相互之间的相对优势。如同处一城的上海交大、复旦、上海财大、同济等院校的EMBA项目,面对同一个区域市场,就必须很好的进行细分考虑。而南京大学EMBA项目,在考虑长远和区域发展特色的时候,我们也兼顾考虑了大众需要。中国EMBA教育的发展,路还很长,我们对各个院校EMBA项目的评价,不能仅仅靠一两个指标,也不能听凭一两个机构的所谓的有限调查结果,而是要在横向比较的同时进行纵向比较,在横向比较中我们不但要与国内同行比较,而且要参与国际间的项目比较,在纵向比较中,我们不但要与过去比较,而且还要因此而看到和规划未来的发展之路。 14、南大商学院的“校友返校日”有确定的日期吗?EMBA项目有没有自己独立的“校友返校日”?在这个日子里,EMBA教育中心主要举办哪些活动呢? 戴万稳:南京大学商学院的“校友返校日”并没有固定的日期,但是我们在设定之后会结合各种途径进行有效宣传。就EMBA项目而言,每月的EMBA大讲堂和每年的年度峰会都可以说是校友返校日,我们的这些活动都是面向所有EMBA学员而开展的。在这个日子里,南京EMBA教育中心主要举办一些管理学术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沙龙、论坛、主题研讨等活动,另外,还会就如猎头、投资、金融等领域的专业话题组织相关专家教授与大家一起分享各自的心得。 15、南大EMBA教育一直注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您认为中国企业要在本土化持续发展和全球化发展中怎样保持自身特点,又怎样进行文化整合? 戴万稳:国际化是目前几乎所有组织、所有人都不可回避也是不可逆转的一个时代潮流和趋势。在这个趋势下的中国企业如果故步自封是没有出路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理念上和行动上,很多人在讨论我们当今组织的选择,是全球化、国际化,还是本土化?其实这并非是一个矛盾的概念。思维和理念全球化而行动本土化才是我们的正确选择。我是研究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跨文化背景下如何保存核心竞争力,如何发展组织学习能力,如何在社会文化差异环境下构建极具生命力的学习型组织。这对于现代企业,包括我们的本土企业在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联手打造国际EMBA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新项目很好的融合了康奈尔EMBA项目的课程设置模式、师资配置过程和组织管理理念,就师资来说,我们的师资并不限于南大和康奈尔大学,我们的选择范围是真正的全球性的。在双方就每一个班级的学员背景和学员对EMBA教育项目的需求进行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设置和选择最佳的课程体系,根据课程来选择最适合的课程教授,我们的教授选择不惟名气,不惟层级,衡量的尺度只有一个,那就是与课程的匹配程度。我觉得这就是目前我们的国际EMBA项目参与全球竞争的文化整合之举。 16、EMBA已经正式在中国市场上走过了五年春秋,它会不会像目前的硕士研究生、MBA教育一样,由于扩大招生、降低门槛而在人力资源市场上间接贬值呢?您怎么看待中国EMBA教育的未来? 戴万稳:回顾中国EMBA教育五年来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项目在许多院校,甚至是许多的一流院校,正在被普通硕士研究生项目、MBA项目所同化,许多院校在自身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一味的追求规模,追求经济效益。无疑,EMBA教育项目是目前国内所有教育中最高端的也是最有经济效益的项目,但是这个趋势是很危险的,扩招和降低门槛,没有淘汰率的招生,来者都是客,这样的模式必然会导致EMBA品牌的贬值,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鸠止渴。事实上,市场的选择是残酷的,许多院校的EMBA项目正在走向衰败。 我认为,中国EMBA教育的未来是光明的,但这个过程必然是漫长的,对于EMBA教育组织来说,现代管理理念是最重要的。因此,并非一流的高校才能办出一流的EMBA教育项目,市场的选择,学员的选择,才是最终判别谁优谁劣的最具有说服力的标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