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籍高管如何选择国际学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6日 04:12 第一财经日报

  黄海

  对于跨国公司驻外的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子女的教育问题总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已两次被派驻中国的克雷伯(Kleber),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自己的两个女儿Lisa和Anna能更多地融入当地的文化。

  一年学费两万美元

  克雷伯现在是凯宾斯基饭店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主管财务的副总裁,老家是德国法兰克福南边的一个小镇。当他们一家1997年首次来到中国时,大女儿Lisa刚5岁,小女儿Anna才2岁,两个小家伙被送进了北京蒙台梭利国际学校(Montessori School of Beijing)读书,主要学习英语,偶尔也学点中文。

  三年后的2000年,克雷伯被调回公司总部瑞士日内瓦,这里只有一所国际学校,而按公司的规定,Lisa和Anna只能上公立学校。在日内瓦,Lisa先要学法语,而当时她仅会讲两句,“对”和“不对”。为了跟上节拍,Lisa和妹妹上午要上语言补习班,下午才去学校上课。

  2005年,克雷伯再次被外派到中国,两姐妹的学习环境又一次发生位移,她们进入了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Dulwich College Beijing),这是拥有400年历史的Dulwich College of London在中国的联办学校,该学校成立于2004年1月,并在翌年收购了北京蒙台梭利,目前总共招收了800多名学生,生源来自40多个国家。

  这里的一切与德国老家、日内瓦截然不同,Lisa的妈妈凯琳告诉记者,“在德国,鲜有如此专业的私人学校,每个州兴办的公立学校,由于钱不多,软件、硬件的更新都较慢,而在北京,女儿可以很方便地上因特网。”

  北京德威分为四个校区,裕京校区总监马新月(Maclean)称,该学校的教育分为三个阶段:1~7岁的学生主要学蒙台梭利(Montessori);8~15岁的学生学英国本土的课程(包括IGCSE等);16~18岁的学生则学国际大学预科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从Lisa兴奋的表情可以看出,这种有着多种选择的教育非常符合她的胃口。在北京德威,她不仅可以学到国际通用的课程,还能选修中文、法语、历史、电脑等课程,如果她的梦想是长大后当医生,还能选修与医学相关的学科。

  当然,与免费的公立学校相比,北京德威这样的国际学校收费极其高昂,Lisa一年的学费约在2万美元左右,Anna的学费比姐姐稍少一点,所幸的是,克雷伯无需自行负担这笔费用,因为大多数跨国公司的驻外高管都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子女教育和住房补贴。

  教得了知识,教不了文化

  克雷伯第一次来中国时,凯宾斯基只有北京一家饭店,目前已发展到10家,该公司计划未来3~5年内,饭店数量要达到20~25家。在这一数字的背后,是他们的子女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产业。

  马新月告诉记者,像北京顺义国际学校等都是当地有名的国际学校,最初这些学校招收的主要是外交使馆人员的子女,近几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纷纷进驻中国,它们也将大门敞开,开始接纳非政府机构外派人员的子女。“有了国际学校,对吸引国外投资也大有裨益,新加坡在这方面做得较出色,在中国,北京则走在了前面。”马新月说。

  根据教育部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我国经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共有86所,北京以20所位居全国第一,上海、广州、青岛紧随其后。若以平均每所学校招收600名学生推算,全国共有逾5万名学生就读这种国际学校。

  马新月13岁的女儿和11岁的儿子也就读于北京德威,最让他们觉得难受的就是,每年都有很多同学要随着父母的工作调动而离开,有着相同感受的,还有Lisa和Anna。据马新月介绍,有时学生的流动率高达20%。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对外派人员来说,他们所看重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收入、事业发展和子女教育,“有些管理人员不愿去欠发达地区,主要就是担心语言环境、教学环境对子女的成长造成波动,破坏了教育的连续性。”

  今年在中国,后年去新加坡,说不定过几年又回

澳大利亚,父辈们经常在各个国家穿梭的经历及其他外来同学的影响,使得这些孩子身上的文化正变得错综复杂。“由于中国公民的孩子是不能就读国际学校的,我们担心孩子们与北京同伴交流的机会太少,不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马新月说。

  储朝晖表示,国际学校相对封闭,虽然满足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却很难让他们真正融入中国的文化,“因为我们的教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所以出现了国际学校;而要想从文化上解决问题,就需要提升教育的开放程度,扩大中国教育的包容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